儿童人格的最早表现——气质(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气质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正确看待气质
气质作为儿童个性心理特征中最早出现且对儿童发展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作为个体早期主要照顾者和教育者的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
1、气质是否有好坏之分?
虽然存在不同类型的气质,但是这些气质类型绝无好坏、高下之分,任何类型的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胆汁质的孩子,热情好动、生气勃勃,但容易发脾气、缺少忍耐;多血质的孩子活泼、亲切、主动,但可能轻率、冲动、兴趣过于广泛;粘液质的孩子表现恬静、稳重,但可能迟钝、被动;抑郁质的孩子,感情深刻而稳定,但表现得孤僻、羞怯。因此,每一种气质都存在某些积极或消极行为的趋势。因此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孩子将来的成就高低。追溯历史文献发现,李白具有较明显的胆汁气质,杜甫却具有较明显的抑郁质特征,而二者皆为中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
此外必须注意的是,婴儿期的三种气质类型看似有好坏之分,但实际上它只是从是否易于抚养的角度出发进行划分的。从婴儿发展的方向来看,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通过适宜的抚养都能健康成长。并且我们在具体对待婴儿抚养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婴儿具体的九种行为表现特点出发,具体分析具体对待,采取适宜的抚养方法。
2、气质是否可变?
气质是个体从出生后即显露的、带有明显先天性的特征。总体而言,比较稳定而不容易发生变化,但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
格塞尔对同卵双生子T和D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T和D的气质发展几乎表现出完全前后一致的个体差异。如T敏捷直率,D慢吞吞且悠闲自在;T注意力集中,D则注意范围过于广泛,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这些差异在T和D发展的14年间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此外,科勒尔等观察和评估了新生儿的活动性和在哭上的个别差异,结果发现婴儿在这些方面表现的稳定性日益增长,爱哭的孩子始终都比较易激惹且难于安抚,而不爱哭的孩子一直保持比较温和的情绪反应。
但是气质不是完全稳定的,事实上,不可忽视社会环境对婴儿气质发展变化的重大影响。有研究发现,刚出生时比较急躁的婴儿,在第二三年里比不急躁的婴儿更容易转变为抑郁质儿童。此外,严格而言,虽然每个孩子可能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气质特征,但只具有某种典型气质特征的孩子是没有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基本上以某种气质为主,同时又兼具其他气质类型的某些特点。
对气质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认识为人们指出了教育培养儿童的正确之道。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先天特性的改变不仅需要长期耐心坚持,其关键还在于适合的方法,即如何使教育方法、父母态度等环境影响适合于个体的原有气质特征,在个体可接受的基础上施予影响。这一策略思想称作“良好适合度”。如果环境要求与孩子状况相适合,孩子就相对比较容易适应,并能充分发挥本身气质特点的优势。如果环境要求与孩子状况不相适合,即使原来是容易抚养的孩子也会成为抚养困难的孩子。因此在实践中,家长在判断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时,不要把孩子硬划到某种类型里去,而是应该通过观察和测定去发现孩子具有哪些气质特点,然后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扬长避短,充分引导儿童气质的积极方面发挥作用,而抑制其消极方面。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教养
气质是条线索,让我们可以看清孩子的特点,知道其行为的原因。根据孩子的气质,用适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我们了解儿童气质的真正目的。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婴儿期、幼儿期),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父母在教养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1、婴儿气质与教养
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的教养方式都比较容易适应,但同时也存在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容易型的婴儿非常容易接受父母管教,因此非常容易失去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因而容易造成过于依赖或者过于听话的不足,建议父母有更多让儿童自己选择的机会。其次,这类婴儿的活动性水平一般较高,父母由于担心婴儿的安全问题,往往可能提出过多且不现实的限制性要求。当孩子达不到上述要求时,父母就会因为他们“故意不听话”而责怪、惩罚他们。久而久之,这些高活动性的婴儿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取悦父母,只好逃避或者拒绝父母及其要求了。这样一来,可能真正变成不听话的孩子了。因此建议父母不必过多限制宝宝,只要在日常看护中多注意安全即可。
困难型婴儿的父母可能必须面对更多的教养问题,因此要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地对待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困难型婴儿的父母应该较详细地观察和了解困难型婴儿在九个行为特点上的表现,理解他们,理性地克制自己。对他们的行为保持心平气和、情绪镇定的态度,不要因婴儿难对付而焦躁不安,要格外关心和爱护。其次针对婴儿在九个方面表现的特点,要耐心地训练婴儿养成规则的行为: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及其它刺激;让婴儿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有节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音乐、游戏等活动来缓解他们的冲动性行为等。
迟缓型婴儿一般很少需要特殊的照管,但是有时他的慢性活动确实会干扰父母的生活规律。父母容易不耐烦、不高兴,甚至觉得孩子不聪明,而加以忽视。因此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父母应该宽容而耐心地等待他们积极适应。比如,对一个迟缓型的婴儿,不可能要求他马上适应一种新辅食的味道。如果这类婴儿的家长或老师给他施加压力,以促使他们尽快地适应环境,这只会强化他的自然反应倾向——逃避,并且使亲子关系恶化。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机会和鼓励去尝试新经验、适应新环境。鼓励对这一类婴儿更为重要,他们需要尝试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与帮助。另外还有一些父母替这种迟缓型婴儿的行为担心,相应地采取过度的保护措施,企图不让他们去面对新环境、新刺激,这样也会妨碍儿童的发展。
2、幼儿气质与教养
胆汁质幼儿的中心特点是“急”。对父母而言,首先要针对儿童气质中积极主动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进取、大胆创新的意识。其次针对其自制力差的不足,教育他们遇事沉着、做事持之以恒,培养坚韧的毅力和自制性,学会自我约束和调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批评孩子,一定注意态度不能简单粗暴,要耐心说明道理,避免简单指责而造成矛盾激化。
粘液质幼儿的中心特点是“慢和细”,因此需要这类孩子的父母理智、热情而又耐心地引导和帮助。首先针对他们心思缜密、行为规范的特点,培养他们做事严谨、认真负责的品质。其次针对其不足,在教育他们和提出要求时,要给予充分考虑的时间,让他们慢慢认识到问题所在。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新问题,诱导他们生动活泼、有创意地完成任务,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固执己见等不良习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掌握好火候,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以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为标准,以后逐渐提高要求。
抑郁质幼儿的中心特点是“敏感”,因此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怀。首先根据其气质的优势所在,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发挥爱思考、努力创新的精神。其次针对其气质特点的不足,鼓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见解,多给予关怀和帮助;积极为孩子创造与外界交往接触的机会和环境,如邻里之间的走访、带孩子外出做客等。让他们扩大交往,使其在交往中培养勇敢精神,树立自信心,消除胆怯和害羞的心理,防止疑虑、孤独等消极品质的产生。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和指责他们,损害其自尊心。
多血质幼儿的中心特点是“活”。对父母而言,首先要针对儿童气质特点中积极的一面,发扬他们热情活泼、机敏灵活的优势,要求他们做事要专心致志和敢于面对困难,培养开朗、自信的品质等。其次要针对儿童气质中情绪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等消极特点,注意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做事有计划、有目标、并努力落实的习惯,保持稳定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