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确控制论文_陈洪斌

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确控制论文_陈洪斌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权属界线、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本文浅析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地籍测量;测绘新技术;精度控制

引言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地籍测量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保证地基测量精确,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进而发挥城市建设应用的功能,为保障人类日常生存提供支持。地籍测量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所以要充分引入现代测绘新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才能更好地建立现代地籍测量体系,从而促进整体测量水平的提升。现代测绘新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在精度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针对性解决。

1地籍测量对精度的要求

地籍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地籍测量质量的根本保障,地籍测量精度的降低将影响不动产登记的准确性,甚至会造成土地权属纠纷。地籍测量需要遵循基本规则,将局部测量和整体测量合理协调,根据分级情况,确定分级测量控制网。地籍测量主要有控制测量和碎部界址点测量两部分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测量方法主要有GNSS+全站仪、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方法。在进行精度控制时,地籍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城镇地籍测量通常比例尺会选择1∶500,当精度要求较高时,比例尺基于1∶500甚至更大。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地籍测量技术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地籍精度指标对地籍测量技术设计选择有较大影响,同时精度作为网设计的核心指标,是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方式,这也是地籍测绘工作的标准。在地籍测量中,界址点是测量界址标志的平面位置,一般需要通过实测获得坐标,同时为以后恢复界址点实地定位时提供数学基础。界址点坐标精度的影响因素众多,落后的测量技术会对界址点精确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地籍测量时,既要保障测绘人员的素质,也要采取有效的技术保障测量精度。

2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

地籍测量工作比较复杂,技术性强,对地籍调查人员、测量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操作人员对地籍测量区域充分熟悉,同时测量任务量比较大,工作人员要每天处理大量测量数据,需要进行输入编辑数字化制图,影响测量精确度的因素众多。在地籍测量时,因为我国测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要注意对新技术的引进,同时要不断提高测绘操作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在外业控制测量完成后,要对后期内业工作进行细分整理,测量人员要对控制点进行全面整理和内业计算,保证计算质量,在设计精度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降低误差和提高精度,及时保存测量数据,以便后期数据检核和提交。

3测绘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3.1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

遥感技术(即RS),在地籍测量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确保地籍测量作业顺利进行,促进现代测量技术发展,应重视RS技术的应用。在RS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地籍测量作业要求,获取大量的测量数据,确保地籍测量成果可靠。同时,RS技术将通过采用特征融合技术及贝叶斯技术,提高地籍测量数据实时处理效率,促使其测量作业不受影响,确保地籍测量图像质量可靠。

3.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分析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即3DLST),又被人们称作实景复制技术。这一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数据采样率高,不与测量对象直接进性接触,受到的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比较低,并且还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该技术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所测对象地形的三维信息和数据,具体应用方式:首先通过3D激光扫描仪对已经设置好的测区站点进行扫描测量,每一个测区站点的扫描测量时间大概在为4~6min;在对各个测区各类地物进行完测量之后,要及时得在显示屏上查看测量的云数据,如果测量获取的云数据并不理想,那么工作人员可以将3D激光扫描仪进行调整,并对各测量测区站点进行重新扫描;最后通过云数据拼接、坐标系转换、CASS成图等操作处理通过各测区站点所得到的数据。

3.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即GPS),其能够通过卫星的作用对地籍测量区域进行导航、定位。当前GPS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为地籍测量作业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能够在卫星信号的作用下配合使用数字化技术,获取三维空间内的立体坐标图形。在地籍测量作业中,注重GPS技术应用,有利于提高测量作业效率,确保测量作业中所生成图像的精确性,满足土地权属测算的实际要求。同时,能够实现地籍测量中的图形打印,促使其测量作业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是一种能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具备成图和分析现象与事件的能力。地籍测量所需要的精确数据离不开这一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地籍测量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能够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更为精准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这就使测量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籍数据信息化和自动化。举例来说,如果将GIS技术和GPS技术二者结合来对某一城市的土地类型、面积、以及该范围内的标志性建筑等进行测量,为该城市建立起相应的城市地理信息体系,那么就能够为今后的土地规划建设提供准确可靠依据。其次,遥感技术、GPS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种类繁多的地形特征的测量结果,并在充分发挥GIS技术作用的基础上,明确地理坐标位置。

3.5RTK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为GIS应用中的重要测量方法,RTK技术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并为全球定位系统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可靠保障。在RTK技术的支持下,野外测量作业中的定位精度能够保持在厘米级,且时效性显著。RTK技术应用中依赖于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测量法,能够满足地籍测量、工程放样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利于保持野外测量作业高效性。同时,通过对测站载波相位的使用,能够使RTK技术在地籍测量应用中实现实时测量,并确保测量精度良好。

3.6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摄影测量技术在当前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地籍测量中的绘图质量,工作效率快、精度高,且能够实现对数字化地籍测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自动绘图。地籍测量中引入摄影测量技术,能够为野外测量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且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同时,其能够提供大比例尺的土地信息,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4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

在测量作业,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仪器。对于特殊的仪器,要有专人保管,运输中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专人押运,避免仪器受到碰撞和倒置,软盘驱动器运输时,要插入相应的保护片或者废磁盘。选点人员要对测区情况充分了解,经过分析后确定操作程序,特别要重视交通、通讯、供电、气象等因素。

结语

地籍测量是城市开发和不动产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地籍测量质量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客观公正的土地信息。测绘工作者要充分了解不同地籍测绘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了解现有设备,测量过程中要重视对精度的控制。地籍测量过程中,要重视测量技术革新,及时引进新技术,根据当地环境,选择合适的测绘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勃.地籍测量中的静态动态及CORS等控制测量方法比较[J].工程技术研究,2017,(7):60-61.

[2]叶维琳.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73+79.

论文作者:陈洪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确控制论文_陈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