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抹灰基层处理指在抹灰施工之前对墙体基层采取一些施工措施进行处理,以便于抹灰层与基层的结合,避免出现空鼓、开裂等质量缺陷。在基层处理时,对于光滑的基层面进行拉毛处理则为最为关键的工序,目前采用的基层拉毛处理主要有机器喷浆、人工甩浆两大类。而人工甩浆因工具的不同又划分为板拍式、扫帚式、网拍式等不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机械喷浆与网拍式人工甩浆之间的利与弊。以利于在不同工程中进行选用。
关键词:人工甩浆;机器喷浆;利与弊
抹灰工程是总承包工程中的重要分项工程。工程项目中,抹灰是进行后期装饰装修的基础,能否做好抹灰分项工程管理,将直接关系到装饰装修的效果,以及后期的装修返工等额外费用支出。甚者影响项目成本及收益,影响项目进度及质量。
1.研究意义
对抹灰基层处理中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在甩浆效果、进度、费用等几方面进行系统比较。能够直观的体现出各种甩浆方法的利与弊。利于企业对其进行选用。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选用相适应的甩浆方法,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与效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2.施工方法
2.1机械喷浆
2.1.1施工工艺
机械喷浆是利用机械(砂浆泵、搅拌机、空压机、输浆管、喷枪等)、将砂浆在压力作用下喷射在墙面上。其具体工艺如下:
对栏杆等成品进行覆盖保护 → 基层清理、修补 → 机械就位 → 砂浆制作、运输 → 砂浆泵送、喷涂 → 养护 → 现场工完场清
2.1.1.1工艺要点
1)抹灰基层一定要清理干净,把表面的松动层及粉尘清理干净。
2)浆液制作:搅拌要充分均匀,用搅拌器搅拌时,搅拌时间在2分钟左右。搅拌成浆后搅拌器上的点滴有黄豆粒大小,粘接拉线长度要求在1cm及以上。搅拌好的浆体宜在三小时内用完。
3)喷浆:形成0.5—3mm厚的凹凸不平的麻面,要均匀布满抹灰基层。
4)养护:一般在甩浆后第二天开始喷水养护,当天气干燥时宜在甩浆5小时后养护。养护不少于3天,每天2~3次。
2.1.2利与弊
机械喷浆工艺的优点:所需人工少,对于较高楼层无需搭设操作平台,顶板均能自由喷涂,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一台多功能喷涂机每小时可轻松拉毛喷浆可做到1000平米。
主要缺点是砂浆和墙体的粘结度及砂浆的喷涂密度不均匀,对机器操作熟练要求高,对砂浆的制备要求较高,砂浆的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易堵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喷涂过程中需进行往返喷涂,易对相同部位重复喷涂,造成局部过厚、毛刺度不足或局部毛刺过于稀疏,不利于一次喷涂完成。喷涂范围不易掌握,易对不需喷涂部位造成污染。
使用此方法一次性投入机械费用较高,但施工机械可周转使用。
2.1.3适用范围
主要使用于工期较紧,施工速度快,楼层较高且需对天棚进行抹灰的项目。以及分标段、分批次陆续开工项目,有助于机器的持续周转使用。
2.2人工甩浆(网拍式)
2.2.1施工工艺
人工甩浆是用钢丝网拍代替高压气泵和建筑涂料喷枪配套工具,用钢丝网拍蘸取浆体,人力重拍快拉,形成底粗上尖的刺状毛面,达到比喷浆更佳的效果,其具体工艺如下:
对栏杆等成品进行覆盖保护 → 基层清理、修补 → 砂浆制作、运输 → 人工甩浆 → 养护 → 现场工完场清
2.2.1.1工艺要点
1)抹灰基层一定要清理干净,把表面的松动层及粉尘清理干净。
2)操作方法:用钢丝网拍蘸取浆体,人力重拍快拉,形成底粗上尖的刺状毛面。甩浆也要均匀布满抹灰基层。
3)甩浆:形成0.5—3mm厚的凹凸不平的麻面,要均匀布满抹灰基层
4)养护:一般在甩浆后第二天开始喷水养护,当天气干燥时宜在甩浆5小时后养护。养护不少于3天,每天2~3次。
5)钢丝网拍制作:尺寸:200×300mm,用8层丝径0.72mm的铁丝网叠合绑制而成,总厚度约5mm,铁丝网孔径10×10mm,拍子手柄长度:1800mm。
2.2.2利与弊
人工甩浆(网拍式)的优点:砂浆和墙体的粘结度及砂浆的甩浆密度均匀,毛刺效果更佳,对砂浆的和易性要求不高。一次甩浆完成,甩浆范围易于掌握,对不需甩浆部位造成污染少。
主要缺点是所需人工较多,对于楼层较高且顶棚需甩浆项目需搭设操作平台,相比较于机械喷浆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劳动强度高。
2.2.3适用范围
主要使用于工期较宽裕,施工速度相对较慢,对抹灰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适合在创优项目中使用。
3.结语
科技在不断的创新,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不管是建筑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传统落后的施工办法将逐渐被淘汰。新的工艺、新的方法不断出现,人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施工方法,工程项目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应该在创新中努力前行,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的进步。不管是机械甩浆工艺还是人工甩浆工艺,只要根据其特点进行适当的选择,都有助于项目的降本增效。
论文作者:农运宝,陈沉,刘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砂浆论文; 基层论文; 较高论文; 项目论文; 机械论文; 工艺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