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世纪论文,与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内外图书馆界经过信息热和电子化浪头冲击之后,开始面对现实,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作冷静的客观的理智的思考,并在新的层面上努力作出更深入的探索,图书馆“衰落论”、“消亡论”、“后印刷时代”的论调逐步减少,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的“混合体论”逐渐多起来了。这种变化并不奇怪,说明人们的思想更接近现实,考虑分析问题更实际了。
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图书馆既未显示出衰落、消亡的迹象,而且仍充满活力,向前发展;虚拟图书馆虽然出现较晚,但一出现就得到社会重视,充满希望与潜力。我们认为,21世纪的图书馆既不是虚拟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当然也不可能是传统图书馆的一统天下,而是两种图书馆共存互补,共创21世纪图书馆的新时代。
“共存互补”、“有机结合”是21世纪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21世纪的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互结合的混合体。这种模式还包括电子图书与印刷型图书、缩微型图书、视听资料的共存互补,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技术的共存互补。
为什么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不是取代传统图书馆,而是两者共存互补,有机结合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与环境的原因,正如英籍作家韩素音所说:“你看待一个问题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环境,其历史渊源,以及最深层的植根之处。”传统图书馆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革,把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吸收融化于己。20世纪90年代,当代的高科技——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应用于图书馆,又很快被它吸收,诞生了新一代图书馆——虚拟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是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仍是传统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二是由于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其构成因素、特征、功能、作用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各有自身的脆弱性与局限性,两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性。这样,就决定二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共存互补,相互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混合体。这不仅是自身发展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与需求。
以上两个方面,我们不想一一加以论述,因为第一个方面即关于历史与环境的原因已论述较多,且人们比较容易理解。本文着重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进行阐述。我们想通过对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含义、结构、特征、功能、作用、局限性与脆弱性的分析,使人们对“共存互补”、“有机结合”的必然性有一正确认识。这样便于人们树立正确观念,克服某些惊恐心理和不知所措的表现,从而为规划未来,为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打下基础。
1. 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多媒体、CD-ROM、INTERNET的迅速发展,给虚拟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技术条件。虚拟图书馆是继20世纪50-80年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实现图书馆自动化后,又一高新技术在图书馆迅速应用的新创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图书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不断进行变革,不断更新换代,不断向前发展,它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有机体。
1.1 虚拟图书馆的含义与结构
“虚拟图书馆”这个词,尽管已为图书馆界人们所接受,并不断在图书馆学学术论文中出现,然而至今仍未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描述。较早提出虚拟图书馆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卡耶(Gapen D.Kaye),他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把虚拟图书馆定义为“利用电子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手段”。我们认为这一定义还不够全面完整。为此,我们想试探着给它下一个定义: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物理概念,也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是一个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空间、信息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它是以数字化方式将信息资源存贮于一定的载体,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信息资源快速传统给分散在各地需要利用的用户,凡个人与单位只要拥有计算机并与网络连接,本人不必到图书馆,就能在任何地方(包括远距离)、任何时候充分自由地查询、搜索、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并不受期限、数量与馆际界限的限制,是实现信息资源真正共享的“大公共图书馆”或“环球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结构:虚拟图书馆虽然不是一个物理概念,不是固定的处所,也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一个信息空间、信息系统。但仍需要一些基本的物质条件、技术方法与非物质因素才能构成。主要因素有7个: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载体;信息技术;计算机;通讯网络或信息通道;连接网络的用户;数字化信息与网络管理。虚拟图书馆仍然由信息输入、信息存贮与传递、信息接收等环节构成。缺少一个环节,虚拟图书馆都无法运行。
1.2 正在试验与兴起的虚拟图书馆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图书馆,这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得传统图书馆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80年代,一些国家的传统图书馆比较系统地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在此基础上,一种崭新的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又在90年代中期出现,通过广泛实验已取得相当进展,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并肩前进。
虚拟图书馆,又名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无围墙图书馆,起步较晚,从美国开始,逐步发展到一些国家,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正如美国国会图书馆部门负责人苏珊娜·托伦指出的:“我们地区的图书馆无一逃脱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命运。”
虚拟图书馆起源于1993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国家宇航局(NASA)、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联合提出“数字图书馆倡议”。1994年美国出现众多的有关数字图书馆专家小组、小组会及正式的会议。1994年6月19日—21日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次国际会议”。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宇航局、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正式决定投资2400万美元给伊里诺斯厄巴纳——尚别恩分校、密西根大学安阿伯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拉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6所大学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分项研究。1994年10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它将迈向数字化时代,到公元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200周年时,将完成该馆最重要的图书资料的数字转化(当时已有20多万项图书资料实现了数字化)。1995年5月1日,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保护及存取委员会、哥伦比亚大学、卡纳尔大学、埃莫里大学、哈佛大学、国家档案及记录管理委员会、纽约公共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西根大学、南加州大学、田纳西大学、耶鲁大学等在哈佛大学共同签订了“全国数字化图书馆联合协议”。这些机构原则上同意把国内外的数字化材料集中管理,便于用户在任何地方利用它们。对有独特收藏的小图书馆,由于没有财力开展数字化工程,亦不排除在全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之外,它们亦可加入。按照计划,美国国会图书馆牵头协调所有数字化图书馆在技术和政策方面的行动,以便把它们连接到同一计算机网络上。1995年春,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14所较大的专门图书馆开展了拟建国家级虚拟图书馆的工作,第一步是打算10年内,向公众提供500万份数字化的文献资料,并使他们通过INTERNET和CD-ROM进行查检。美国法律和自然科学读物的出版商们正拼命使他们的出版物以电子方式直接传递给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人文科学家们也在敦促建立一个容量为1000万卷册的数字图书馆。法国耗资17亿美元新建法国国家图书馆,并于1996年12月开馆,其视听阅览室有137台计算机,可以在几秒钟内查到有关从兀鹫到秘鲁出租汽车司机等问题的信息。视听资料室主任安妮·马里耶·德洛尼说:“在法国,人们第一次只要一按鼠标就可以这样迅速地存取这样多的文件。”该馆正计划采用数字化目录库、数字化图书、数字化图像等。该馆还将图书呈缴工作交付计算机来完成。具有500年历史的梵蒂冈图书馆也打算朝数字化、电子化方向迈进。日本也在积极拟建虚拟图书馆。
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与开发,一些国家正在拟建或已建立一些试验性的虚拟图书馆,尽管还不完善,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为虚拟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开辟了道路。
目前已建立的试验性虚拟图书馆,较有影响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电子图书馆。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所藏的书本不是以纸张为载体。它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已完全计算机化并对外开放的信息资源中心。1995年平均每天要接待45000名读者,同时由于业务繁忙,每天还有60000名读者的查询得不到答复。所有这些用户没有一个踏入华盛顿大学的圣路易斯校区一步,而是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通过因特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该馆所有的信息资源都贮存在一台计算机内。在这里,国际联网和自动化数据库代替了传统的书库。一些专家指出:“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或许是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工作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华盛顿大学建立的这座贮量为60GB的图书馆,就成了一个朝电子化、虚拟化图书馆时代迈进的试验性举措。此外,美国纽约的“科学、工业、商业图书馆”,耗资1亿美元,拥有250台上网的电脑工作站,于1996年5月2日正式开放。
日本《读卖新闻》1997年1月9日报道:日本电气公司(NEC)首次在世界上开发出可以检索和游览书籍的“电子图书馆”系统。这种系统通过计算机画面,给人以亲临图书馆现场的感觉。迄今为止,世界上虽然曾经有过同样的系统,但只限于用“关键词”检索。如果没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就不能运用自如。针对这个问题,新系统采用了鼠标和声音操作等简单的使用方式。因此,人们能够以在图书馆内漫步一般的感觉来搜索图书情报资料。“电子图书馆”利用三维图像来表现假想的图书馆。据说,这种图书馆能够收集1万册以上的图书情报资料。一旦选择了书架上想看的书籍,画面上那本书就会被打开,即可翻页阅读。此外,这种“电子图书馆”还有这种功能,如果用声音将希望寻找的图书种类告知利用计算机制图绘制的“图书馆员”,图像就会活动起来,并引导你漫游图书馆,为你在书架中作向导。通过与这种通信网络联网,“即使在家和办公室也可以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检索和利用所需的书籍。”
中国也在为拟建虚拟图书馆创造条件。自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正式进入因特网开始,国内已陆续建成多条信息国际出口,已把我国与国际信息社会连为一体。1997年,中国经国家授权经营的因特网络有4个:电子工业部管理的CHINAGBN、邮电部管理的CHINANET、国家教委管理的CERNET、中国科学院管理的CSTNET。据美国《财富》双周刊1997年8月18日发表的《亚洲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一文称:中国在2000年前将投入620亿美元铺设30万公里长的光缆,并将电话线路扩充一倍。在2000年以前,中国将拥有200多万因特网用户。这为我国研究、试验、发展虚拟图书馆提供了条件。目前,中国正在计划构建一个国家数字式图书馆原型,集中各图书馆中有一定特色或典型性示范性的馆藏资源,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讯网,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示范性中国国家数字式图书馆服务。1997年,上海已有8%-10%的家庭拥有计算机,北京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已建有虚拟阅览室。
1.3 虚拟图书馆的特征、功能及优越性
前面已经说过,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物理概念,也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是一个信息空间。从它的结构来说,既有硬件,又有软件。因此,它与传统图书馆比较,其特征、功能、作用、优越性不会完全一样。
1.3.1 虚拟图书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收藏数字化。虚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要将文字、图像等转化成数字,存贮于一定的载体上;(2)操作计算机化。虚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存取、检索、咨询、浏览、复制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3)传递网络化。虚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要通过因特网、互联网络、联机网络传递,凡个人或单位拥有的计算机,只要与网络连接,就不受时间、空间、数量、图书馆界限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存取、检索、查询、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4)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凡与网络连接的用户,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自由存取,不受时间、条件、数量限制;(5)信息资源共享化。凡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只要与网络连接的用户,就不分国家、区域、单位,可共同利用,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6)结构连接化。数字信息拥有者与信息利用者之间,主要通过信息通道与相关设备连接实现。
1.3.2 虚拟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虚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主要是3个方面,即信息存贮、信息传递、信息服务。现分述如下:(1)信息存贮,且存贮能力特强。如CD-ROM只读数字激光盘是新型电子版图书,它不仅集数字、文字、图像和影像于一体,而且有着惊人的存
11
贮能力。目前光盘有5-和3-,以及更小尺寸的,每片存贮量已超过1000MB。若每个汉
42
字以2个字节计算,每本书以50万字计,则1个MB可贮存一本书,每片光盘可存贮1000本书。500万册藏书量的图书馆按目前技术水准,只需要5000片光盘就可存贮。估计21世纪的100年里,光盘的存贮量还可提高100倍,那么500万册藏书量的图书馆仅需要50片光盘即可贮存。(2)信息传递,且传递速度特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今日的因特网到21世纪将出现更高的传递速度。据美国《金融时报》1997年7月9日发表的题为《信息快车道》一文称:因特网2(INTERNET2),它是由美国100多家大学组成的合作群体智慧的产物;计划以比今天的因特网快100至1000倍的速度传递信息。这一新网络旨在提供一系列宽带网络应用,包括联机合作性研究、远距离教学和电视会议,它将以每秒600兆比特以上的速度将入网电脑联系起来,这种速度足以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传输一部百科全书。计划在今后两年的发展中,将使因特网2的传送速度达到每秒2.4吉比特,而目前最快的调制解调器传送速度只有每秒56千比特。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研究网集团最近推出了一个叫作TEN-34的新网络,由欧洲联盟资助。TEN-34最初的速度为每秒34兆比特,往后将达到155兆比特。因特网2的合作伙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负责因特网技术的副总裁约翰·帕特里克说:“在网络上为了使高质量的图像不发生畸变,必须能够对信息包进行区分。这样,你就能将同——比如说——一次电视会——有关的信息包调进快车道,加快其通过网络的速度,而将电子函件(前译“电子邮件”)放进慢车道。”这样说,未来的因特网将分快慢车道。(3)信息服务,且服务面特广。虚拟图书馆服务面广泛,不受地区、时间、信息数量的限制,只要个人或单位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就可随时随地自由地存取、检索、查询、浏览、复制网络上的信息。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图书馆平均每天要为45000名用户提供服务。因特网1995年为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万用户服务,1996年为全世界5000万用户服务。据美国《财富》双周刊1997年8月18日发表的《亚洲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一文称:在2000年以前,大约将有2850万亚洲家庭将联机上网。这是任何传统图书馆难以达到的。
1.3.3 虚拟图书馆的优越性。虚拟图书馆的优越性是与传统图书馆相对而言的。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1)数字化信息的存贮载体存贮信息量大,体积小,节约空间;(2)数字化方式能为图书、文献、音像资料提供比较精确完美的拷贝,图书馆工作人员因而可将馆内形形色色、多种语言文字的收藏品用数字化方式转换为同一种形式,如CD-ROM。据美国《卫报》1997年7月22日报道:目前全世界依然有1万种语言在使用,使用人数最多的有11种。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数字化方式转换成一种形式,这对用户是大有好处的;(3)价格便宜。一页文本扫描的代价是2美元至6美元,以致一些人期望将来有一天它会代替今日的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而成为21世纪保存文献资料的重要形式之一;(4)虚拟图书馆利用方便自由。凡个人或单位拥有的计算机,只要与虚拟图书馆相关的网络连接,就不必亲临图书馆,可在任何时间、地区自由地存取、检索、查询、浏览网上已有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数量、时间限制,也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5)虚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泛,所产生的影响大于传统图书馆,社会效益高于传统图书馆;(6)虚拟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为用户服务,无需通过图书馆员的中介作用,从而消除因馆员服务态度不好等人为因素影响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兴趣与积极性和影响图书馆的形象等。
1.4 虚拟图书馆的局限性与脆弱性
尽管虚拟图书馆是一件新生事物,充满活力,有诸多优越性,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优越性,必有局限性与脆弱性。通过近几年的试验,虚拟图书馆的不足已显露出来。集中起来,大多为数字化信息载体保存时间、安全问题、内容失真、内容还原和版权等问题。
1.4.1 数字化信息存贮载体寿命有限:它依赖于其物理存贮载体的寿命。机读磁带、唱片、硬盘驱动器的寿命十至几十年,其中磁带寿命约为15-20年,而最耐用的是CD-ROM,但它的寿命也不过是30年左右。只有不断地重新复制,才能保持已存贮信息的稳定性。美国兰德公司的计算机专家杰夫·罗斯伯格和另一位信息存贮方面的专家艾娃·米特森在《美国档案管理》杂志上撰文,无可奈何地指出如下事实:“目前人们最爱用的信息贮存载体——磁带啦光盘啦之类,其实际寿命远不及经过特殊防腐处理的纸张和缩微胶卷。这么看来多少有点滑稽,因为人们原本指望这些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息能够永存的。”罗斯伯格还认为,计算机专家习惯于考虑的问题是怎样使电脑的记忆更丰富,运算更快,“他们几乎想不到长期保存的问题。”
1.4.2 数字化存贮方式还带来一些新的、不安全的因素:举例来说,一份原始档案资料或图书的文本载体可以经过多次改变而其内容仍可辨识出来:泥版书、纸莎草书、羊皮书、抄写本、雕版印刷书、机器印刷书等等,尽管所用文字可能如古埃及象形字那样古拙难懂,但其内容仍可辨识。而一旦一份文件或图书被转成数字化方式存贮起来,它的含义与内容就淹没在"0"、"1"这样单调的数字当中了,也就是说,一份文件或一册图书只有靠制造它的特别的软件工具才能弄懂。数字化文献的字节代表的可能是字母表中的一个字母、图像中的一个小点、一个音符、一个数字等等,除非你用特定的软件、硬件,否则是没有办法对它进行检索的,甚至没法确定它存在与否。杰夫·罗斯伯格这样说:“这已经不再是一件文件或图书了……这只是一堆没有什么意义的数字的堆砌,除非你用软件把它还原并呈现在你的面前。”
1.4.3 数字化方式存贮下来的软件,今后难以找到与它相匹配的合适的计算机:就算图书馆彻底实现了数字化,软件保存下来了,可若干年之后,再去找与它相匹配的合适的计算机可能会是件麻烦的事情。因为仅仅过了20多年,小型计算机代替了大型计算机,并为个人电脑的联网提供了方便。卡片目录则被机读目录磁带、各种软盘、硬盘所代替。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学会的电子信息存贮方面专家朱迪·蒙琳那说:“离开了特定的计算机设备,那些机器记录还有什么用处呢?计算机更新换代这样快,很快就被淘汰掉,软件也会很快过时,若干年内我们就得想办法以还原这些文献记录。”目前美国国家档案馆已不得不开始应付这些电子出版物了。1994年他们已开始接纳以CD-ROM形式保存的政府文件,其中仅调查署就负责管理4万至5万份计算机磁带。199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在将其馆藏电子化的进程中采取了比较明智的作法:不把其原件图书、手稿、音像资料销毁,而是继续保存。因此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部负责人说:“我很高兴我们现在有多种典藏方式可供选择。”
一份文件或一本图书转换成数字化形式后,其内容总有些失真,没法保持原样原味:美国国家档案馆电子出版中心负责人费奈特·艾顿指出:“最大的困扰是在你开始阅读机读磁带前你没法确定其中是否有错误。”美国罗斯伯格说:“一旦你将一份文件或一本图书转换成另一种形式,那么或多或少总有些失真。”想想产生于2400年前的描绘特洛伊战争的史诗《伊里亚特》吧,在其从古希腊语到现代英语的转换过程中,有多少原意被歪曲的地方呢?罗斯伯格还认为:“有些东西一旦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后就没法保持原样了,譬如原创者的独特文笔、风格。”特别是有时失去的恰恰是你最感兴趣的东西,而且很可能你永远也意识不到这一点。
1.4.5 数字化方式存贮起来的信息,往往是不能直接阅读的,必须借助于机器,必须有电源:数字化信息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装置才能阅读。为此,到1995年为止,美国用于制造这种还原机器已花费1600万美元,而研制将一份文件精确拷贝下来的机器的花费也不过是150万美元,就是有了这种特殊装置,一般人都不喜欢使用它去阅读一本书或一堆文件。有了这种还原机器,还必须在有电源的地方才能使用,而传统的印刷品图书,可随时随地任意使用,只要有光源就可用。
1.4.6 数字化方式存贮的信息,极易受到外力的干扰和破坏:计算机病毒、磁场、电磁脉冲对数字化信息和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程度,并不亚于一把火把传统图书馆化为灰烬。计算机病毒,1996年全世界发现已有4000多种,而且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一旦数字化信息受计算机病毒侵蚀就可能化为乌有。磁场对电子图书破坏更严重,仅凭一点零星的磁场就能令电子图书不复存在。电磁脉冲能破坏计算机系统。还有人为的失误,以及火灾、水灾、地震、停电都可能对数字化信息载体、信息设备和备份系统造成破坏。美国国家档案馆负责永久保存有价值的政府文件的彼得·黑特尔(他是负责电子化方面工作的)说出了一些人的心里话:“我们不太放心那些电子媒体,尤其在长期保存方面,它们存在着许多问题。”
1.4.7 由于人们对于虚拟图书馆的过于信赖,也会使人类几千年来好不容易获得和积累的知识变得更易失去,而技术手段的过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计算机设备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以致于对下一代的人们来说,再去研究人们今天制作的电子化记录、文件、数据库等是不大可能的。计算机使得信息更易于存贮、分类和检索,而同时计算机又使得信息本身更趋脆弱。经过一些时日的实践比较,一些人已感到只要不是将其印刷品逐页销毁,否则一般的纸张载体还是比较经久耐用的。
1.4.8 经过长期实践,图书馆对以纸张为载体的图书资料的保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方法、技术,而对于产生自计算机本身的信息,除了对其进行检索和存盘以外,就没法再作其他的选择了:在展望怎样保存那些带有声音、图像的电子出版物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管理人员都觉得很棘手。美国国家档案馆电子出版物中心负责人费奈特·艾顿说:“我们根本不接纳图像型的文档资料,因为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容性问题、技术性问题、版权问题等等。”
1.4.9 版权问题:在虚拟图书馆,文字、图像等作品通常在转换成数字化形式后,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利用,这不仅使各类作品之间界线模糊,相互渗透,而且使得作品复制的容易程度和速度、复制品的质量、处理和修改作品的能力、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速度都会大为改观,给侵权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一方面有版权的作品以数字化形式存贮后,就难以甚至不可能对侵权行为加以控制,这样版权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数字化作品通过网络在国际间传递,使版权问题更加复杂。目前,国际版权组织正式成立了一些小组来寻求对数字化作品侵权进行控制和赔偿的办法。英国出版商协会也提出各种控制方案,包括推行合同办法来允许和控制数字化作品复制问题。世界普遍看法是需要进一步合理地拓宽“复制(或复制品)”概念。各国版权法都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1995年9月,美国政府公布了《知识产权和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最后报告》(白皮书),针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修改版权法的建议。该文件确认了图书馆在信息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享受“合理使用”待遇的必要性。
1.4.10 数字化信息自身的局限性: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前专业委员会成员南希·约翰指出,三个基本问题制约了数字化信息的获取与发展:一是有多少已有的印刷型信息已经或将被转化为数字化形式;二是有多少新的信息资料仅仅以数字化形式出版;三是能否从网络上真正获取个人需要的数字化信息。
南希·约翰讲的三点是很有道理的。从第一个问题看,现有的图书文献资料转化成数字化,看来是一种趋势,但实际做起来很难,投入的人力、经费很大,很需时间。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1995年已有馆藏1.07亿册(件),每年以50万册(件)以上的速度递增,而1994年10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向数字化时代迈进时,只有20万册(件)实现了数字化,计划10年里再完成500万册(件)图书文献的数字化,这与已有馆藏的1.07亿册(件)相比较,是一个小小的数字,只占馆藏图书的二十一分之一,实际只是抵销每年的新进书量。从市场情况看,人们对已有图书资料转化成数字化需求,通常归咎于信息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由于图书资料已用印刷型形式出版,如果再要转换成数字化形式发行,这就取决于图书资料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附加值。然而就目前图书馆中所收藏的印刷型图书内容而言,这种附加值是难以明确的。因此,寄希望于出版商把图书馆已有印刷型图书资料转化成数字化形式也是不太现实的。如果虚拟图书馆不能将人类已经积累的、而至今有用的印刷型图书资料的大多数转化成数字化形式,那么虚拟图书馆传递的信息知识是有限的、不系统的、不全面的、不能全面满足社会需求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有多少新的信息资料仅仅以数字化形式出版。这个问题更复杂,出版商考虑的问题很现实、多种多样,如发行机制、定价、发行数量、盈利等等。如一种新的数字化信息资料,需要量少,利润低,就难以出版。到目前为止,电子出版市场远远不如印刷品出版市场那样旺盛发达。电子出版物还主要限于手册、工具书、百科全书、年鉴、词典、期刊和一些大部头的书。
第三个问题,能否从网络上真正获取个人需要的数字化信息。这取决于虚拟图书馆存贮的数字化信息是否内容丰富,全面系统。从目前来看,公共信息与一般信息多,学术性信息少。要想在INTERNET上找出任何一单篇文献、报告或其文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最多的就是百科全书、年鉴、地图、美国国会报告、统计资料、专利、公共存取目录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