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中国实证数据的实证分析_产业集聚论文

产业集聚、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区域经济论文,差距论文,区域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2-0071-08

自克鲁格曼提出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CP模型)以来,很多文献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和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设不同,“中心—外围”模型在垄断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正的运输成本假设的基础上将制造业产出份额与工人的流动份额内生化,得出了产业集聚水平、运输成本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当运输成本很高(市场一体化水平很低)时,较小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较低的制造业份额不利于产业的地理集聚,制造业部门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区位进行生产,产业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不存在区域经济差距。当运输成本逐步下降(市场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时,由于存在较强的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越大,该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也越大,商品价格指数也就越低,工人的实际工资越高,从而能够吸引更多工人流入本地区,这将促使该地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变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就会迁入该地区,制造业从两地区均匀分布演变成一种“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水平提高。中心区制造业集聚水平上升,成为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地,实际工资上升,经济增长加速;而外围地区缺乏制造业,主要从事农业等初级产品生产,实际工资较低,经济增长缓慢,从而导致中心与外围区域的发展差距扩大。当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时,中心地区产业集聚导致土地、房屋等各类非贸易品价格和工资水平上升,外围地区较低的要素成本抵消了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的好处,产业就可能重新出现分散化的趋势。一部分制造业从中心区向外围地区扩散,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水平下降,外围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加速,与中心区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①。

在“中心—外围”模型思想的基础上,新经济地理文献不断改进模型的假设条件,演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后果,以揭示地区增长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伴生关系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的理论共识②。由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扩张作用,因而不同的产业空间分布模式具有不同的福利效果。市场的扩张和产业的集聚会导致某些中心地区的经济繁荣,但这些中心地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外围地区的落后为代价的。特定地理区位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在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分工的同时,也会带来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扩大;而产业集聚水平的下降(产业扩散)一方面导致区域之间产业分工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快外围地区的发展速度,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集聚、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差距之间存在着以下长期互动演化关系:(1)当市场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时,如果某一地区获得了偶然的制造业初步优势,由于收益递增的作用,这一地区将不断吸收外部要素资源而扩大制造业在本地的集聚规模,并导致产业分布的“中心—外围”格局出现,区域间产业分工水平上升。中心地区演变为制造业基地,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而外围地区逐渐边缘化,成为农业和初级产品基地,与中心地区的收入差距扩大。(2)当地区间市场一体化向更高水平推进时,原制造业中心将出现产业向外扩散的现象,产业集聚和区域间产业分工水平下降。外围地区通过承接产业扩散,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收入水平上升,与原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差距开始缩小③。那么,上述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推断能否得到现实的印证呢?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正处于哪个阶段呢?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利用我国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聚、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差距的互动演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产业空间集聚水平的演变

图1显示了全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工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介乎0.5-0.6之间;并且,1998-2009年间,我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变化趋势,变化的拐点发生在2004年。1998-2004年间,我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值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从1998年的0.519上升为2004年的0.55,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地理集聚水平在提高,工业产出持续向少数地区集中。但自2004年以来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值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到2009年下降为0.528,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空间集聚水平有所下降,产业从中心区向外扩散的现象逐渐增多。

图1 全国工业的空间基尼系数

下表1计算了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工业总产出的份额,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工业产出在空间分布的变化。首先,我国绝大部分工业产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占全国工业总产出的份额平均为70%,中部为18.3%,西部为11.7%。在东部地区内部,工业产出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它们占全国工业产出份额的均值分别为13.7%、12.6%、11.1%、7.9%和6.7%,五地合计占全国工业产出份额为52%,占了全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其次,从动态趋势来看,各地工业份额的相对变化与空间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998-2004年间,东部沿海地区所占工业份额增加了4.4个百分点,从68.8%上升到73.2%,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建的工业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份额有所下降,中部从19.1%下降到16.3%,西部从12.1%下降到10.5%。这表明在1998-2004年间,全国工业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相反,在2004-2009年间,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上海、天津、北京和福建的工业份额均有所下降,导致东部整体所占工业份额从73.2%下降到67.9%。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份额均有所增加,中部从16.3%上升到19.6%,西部从10.5%上升到11.7%。这表明2004-2009年间我国工业逐步从东部沿海集聚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有所下降,出现了产业分散化趋势。

三、我国区域产业分工水平的演变

区域产业分工有两层含义:一是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产业分工的状况,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越大,区域之间产业分工的水平越高;二是各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它与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越大,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也越高。为此,我们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区域产业分工水平:

其次,一个地区的专业化可以通过其工业产出在各行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来衡量,如果一个地区工业产出的绝大部分份额为少数几个行业所占有,我们就可以认为该地区在这少数几个行业上形成了专业化;反之,如果一个地区的工业产出份额在行业之间的分布很平均,我们就可以认为该地区没有明显的优势产业,专业化水平较低。鉴于此,我们对工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公式进行适当的转化计算各省区的工业基尼系数,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专业化水平,

如果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占工业总产出的份额都相等,g的取值为0;如果一个地区工业总产出完全集中在一个行业上时,则g的取值为1。可见,g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其值越大意味着某地区工业产出越集中在少数行业上,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表示某地区工业产出的行业分布越平均,专业化程度较低。

1.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

下表2计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同构系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具有如下特点:(1)我国省区之间产业趋同程度较高,产业同构系数值较大。1998年我国只有黑龙江、云南、西藏和新疆4个省区的产业同构系数在0.5以下,其余省区的产业同构系数均在0.5以上;中部的安徽省产业同构系数最大,达到了0.716,西部的云南省产业同构系数最小,仅为0.348。2009年我国绝大部分省区产业同构系数也均在0.5以上,只有广东、海南、山西、重庆、西藏和新疆6个省区的产业同构系数在0.5以下;安徽省产业同构系数仍然最大,达到了0.701,西藏的产业同构系数最小,仅为0.322。此外,在全部31个省级地区中,只有广东、山西、吉林、黑龙江、云南、西藏、青海和新疆8个省区的产业同构系数的平均值小于0.5。(2)从三大区域的角度来看,中部省区的产业同构系数最高,东部省区次之,西部省区最低。这表明中部省区与全国其他省区产业结构的相似度最大,与其他区域的产业分工程度不高;西部省区与全国其他省区产业结构的相似度最小,与其他区域实现了明显的产业分工;而东部地区则处于两者之间。(3)在各大区域内部,不同省区的产业同构系数差异也较大。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省的产业同构系数平均值最低,仅为0.483,而山东的产业同构系数平均值最高,达到了0.655。在中部地区,山西、吉林和黑龙江的产业同构系数较低,分别为0.478、0.477和0.406;而安徽、湖南和河南的产业同构系数较高,分别为0.693、0.683和0.665。在西部地区,西藏、新疆和云南的产业同构系数较低,分别为0.324、0.366和0.423;而四川、广西和陕西的产业同构系数较高,分别为0.685、0.628和0.615。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虽然历年产业同构系数有所波动,但我国区域间产业同构系数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同构系数呈U型变化的特征最为明显。这说明,与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相类似,我国区域间产业分工水平在1998-2009年间也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注:平均2的含义与上表同,反映了我国总体上产业同构系数的情况。

图2 我国区域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态势

2.我国省区专业化水平

上表3计算了我国各省区工业基尼系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特征:(1)我国省区工业基尼系数值整体上不大,区域专业化水平相对不高。1998年我国只有山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10个中西部省区的工业基尼系数在0.65以上,其余省区的工业基尼系数均在0.65以下;青海省的工业基尼系数最大,达到了0.785,山东的工业基尼系数最小,仅为0.495。2009年我国区域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有17个省区的工业基尼系数在0.65以上,14个省区的工业基尼系数在0.65以下;西藏的工业基尼系数最大,达到了0.815,福建的工业基尼系数最小,仅为0.496。此外,在全部31个省级地区中,有14个省区工业基尼系数的历年平均值大于0.65,17个省区工业基尼系数的历年平均值小于0.65。(2)三大区域之间省区专业化水平的差异较大,西部省区历年工业基尼系数最大,中部省区次之,东部省区最低。这表明西部省区的工业产出在部门之间的分布较为集中,产业的专业化特征较为显著;东部省区的工业产出在部门之间的分布较为平均,产业的专业化特征不强,多样化特征较强;而中部地区则处于两者之间。(3)在各大区域内部,不同省区的专业化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直辖市,以及河北、辽宁和海南三省的工业基尼系数值较大,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特征明显,区域优势产业较为集中;而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五省区的工业基尼系数值均在0.6以下,工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区域优势产业较为分散。其次,在中部地区,山西、吉林和黑龙江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特征显著,工业基尼系数均值分别达到了0.787、0.736和0.736;而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它们的工业基尼系数值都在0.6以下。此外,在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区工业发展的专业化倾向明显,工业基尼系数值都大于0.65,只有四川和陕西工业发展的多样化水平相对较高,工业基尼系数值较低,分别为0.57和0.623。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虽然各地区历年工业基尼系数有所波动,但我国三大区域和总体工业基尼系数基本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这与上文区域间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这说明,1998-2009年间,我国各区域和总体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注:平均2的含义与表3同,反映了我国总体区域工业基尼系数的情况。

图3 我国区域工业基尼系数的变化态势

四、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

根据下图4显示的计算结果,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征:(1)人均GDP基尼系数值明显大于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表明以人均GDP衡量的区域经济差距明显大于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衡量的区域差距。由于人均收入包含了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要素收入的转移,因此,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的跨区流动在缓解区域经济差距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在1988-2009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趋势。其中,人均GDP基尼系数倒U型变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在1988-2003年间,虽然人均GDP基尼系数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88年的0.285上升到2003年的0.341;但在2003以后,人均GDP基尼系数稳定地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0.341下降到2009年0.29。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倒U型变化的趋势则不甚明显,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变化不大,但自2006年以来基本上处于下降状态。

图4 1988-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

五、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商品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高度集聚所导致的拥挤成本开始显现,土地、房屋等非贸易品,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压力形成了推动产业向外围地区扩散的离心力。在这种情况下,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制造业开始向要素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新一轮产业分工正在形成。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产业高效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长期以来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第一,提高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降低产品和要素的区际流动成本。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是产业在空间上高效集聚和扩散的先决条件,而目前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现象,阻碍了我国产业空间结构的转换进程。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限制外地企业的商品销售来限制本地市场竞争,从而达到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目的。二是对企业投入方面进行干预,限制生产要素的流动。因此,要努力消除各种类型的地方保护行为,拆除各种人为的市场壁垒,提高市场运行规则的统一性,加快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今后特别是要加大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内的改革,使得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降低劳动力要素区际迁移的成本。

第二,要加强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其经济吸引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一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援助力度,扩大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地方公共物品投资:在融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为欠发达地区企业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积极扶持本地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二要将产业政策的实施重点放在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上,着力改进政府服务质量,提高市场运行的法制化程度,强化本地区产业和技术能力形成的内生机制。三要加强城镇化建设,做到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工业化进程通常需要有相应的城镇化进程作为支撑,因此,要以城镇化的理念来推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尤其是要推进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促进产业的本地化集聚。四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资本存量水平,为承接产业转移储备必要的劳动力资源。

第三,中央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部门,加大垂直协调的力度。我国目前的区域管理机构设置基本采用分立的职能部门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区域政策的实施分散于中央政府的许多部门,各部门不仅有权管理本部门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事务,而且还单独实施区域政策项目。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关部门参与区域开发的积极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今后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区域管理机构设置模式,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专门的区域管理协调机构,将目前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区域管理事务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加大垂直协调的力度,提高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果。

①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pp.483-499.

②P.Martin,and C.A.Rogers,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39,pp.335-351.

③赵祥:《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页。

④王珺等:《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89页。

标签:;  ;  ;  ;  ;  ;  ;  ;  

产业集聚、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中国实证数据的实证分析_产业集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