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黑热病临床及其流行病学论文_郭晓莉,薛小萍

郭晓莉 薛小萍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内3科 陕西 韩城 715400)

【摘要】 目的:探讨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住院患者做个案分析并对相关人群做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黑黑热病散发病例,符合韩城地区发病规律。结论:及时确诊及早治疗,对黑热病病人是关键,从而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黑热病;相关人群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052-02

2013年1月我科确诊黑热病一例,我科展开一起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如下

1.病例情况

患者孙某某,男性,34岁,农民,系王峰乡,杨湾村农民。以“发热、咳嗽1周”之主诉于2013年1月16日就诊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39℃,发热无规律可循,伴有轻度咳嗽,咳少许白痰,汗出较多,肢体乏困无力,食纳减少。查体:T39℃ P 92次/分 R 22次/分 BP 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无皮疹、出血点,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心肺(-)。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既往体健,13年前曾有养羊史1年,无外地居住史,平素在家务农,农闲季节在龙门镇工业园区打工。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3.7×109/L N 67.4%L 24.8% RBC 3.42×1012/L HB 110g/L PLT 114×109/L;肝功AST 48 u/L ALT 56u/L TP 66g/L ALB 32g/L GLO 34g/L A/G 0.94 TBIL 40.3umol/L DBIL 20.8umol/L IBIL 19.5umol/L ALP 77 u/L CHE 1295u/L;肾功电解质:BNU 4.68mmol/L CREA 69mmol/L K 4.28mmol/L NA 136mmol/L CL 94mmol/L CA 2.45mmol/L ;血沉;99mm/h 感染四项(-)抗O 类风湿因子(-) 肝胆脾B超:脾厚5.1cm,长13.1cm,脾内径1.2cm 胸部CT:双肺纹理增粗 中上腹部CT:脾大 约占10个肋单元。行血培养(需氧和厌氧):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 ,药敏: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 克林霉素敏感,入院后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查虎红试验(-)试管凝集试验(-)PPD试验(+),根据血培养结果加用抗生素氨苄西林舒巴坦3.0g/次,1次/12小时,给予常规静滴vc、炎琥宁等对症补液、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体温仍反复升高,汗出较多,于1月19日将患者血清带至甘肃省疾病控制中心,后回报:黑热病胶体金免疫分析试条监测阳性;rk39层试条监测阳性,诊断:黑热病成立,于成都市疾病控制中心带回葡萄糖锑钠治疗,于当日开始注射该药,100mg/kg,均分6次,每日一次,静脉点滴,用药后第2日体温降至正常,汗出减少,第3日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共计用药6次,复查血常规血沉正常,患者出院。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一次,共计半年,无复发症状。

2.流行病学调查

2.1 密切接触者情况

与患者进行密切接触者共计23人,有一弟媳于1年前出现类似“发热、出汗、脾大”症状在西京医院就诊未果,后在甘肃省疾病控制中心被确诊为“黑热病”,治愈。其弟媳与患者同村居住,平素在下峪口村打工,否认外地居住史。其余22人均健康,随访5月无发热等任何不适症状。

2.2 居住地周边情况

该村位于韩城北部山区,距县城约46公里,植被较多,种植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全村共计人口43户258人,外出打工人员呈动态变化,冬季春外出务工人员约34人,夏季外出务工人员较少,约12~13人,绝大多数在我市区打工,除患者外无其他发热病人。村内共养牛、羊、鸡、狗、猫共5种动物,动物均健康,调查158人员均未见过白蛉。患者家建在村中部,家中父母、妻儿均体健。周围邻居健康。夏季防蚊主要采用烧蚊香驱蚊,未用蚊帐。

3.近5年韩城地区黑热病流行情况如下

韩城位于陕西中部,东隔黄河与山西比邻,西北为山区,占总面积的70%,县城南以农业为主,城北为新兴的工业园区。2010年~2015年韩城地区共计报告黑热病例7例,发病的7例患者均系韩城北部农村人口,发病地址以龙门镇为主,占100%,发病时间集中在2012年,以青壮年、幼儿为主。韩城市防疫站流行病学调查时曾发现西塬村有2处藏獒养殖场,周边狗身上曾有人发现白蛉。

4.分析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氏曼原虫,经由白蛉传播,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其预后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取决于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可达95%以上[1]。20世纪50年代曾是威胁我国人民的五大传染病之一,曾流行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0余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卫生工作者的努力,1958年宣布基本消灭该病[2]。但是近年来1990~1999年甘肃、四川、新疆、陕西、山西6省内43县出现本病,呈散发态势,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在250~300例左右,其中新疆、甘肃、四川三省新发病例占全国的90%以上[3]。犬是我国山区疫区黑热病的主要传染源,近来随着流行区域养犬数量的增加,发病呈上升和扩散趋势,非流行区域各年发病数与流行区域基本一致。韩城属于山区,系陕西黑热病的流行区域,2012年发病人数占全国黑热病发病人数的1/50~1/70。分析原因与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人口流动性大,卫生条件差,当地群众喜好养藏獒,未采取有效防“蚊虫”有关等有一定关系。该患者有发热、出汗、脾大等典型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与当地黑热病流行有密切相关性。对于病史长,疗效不佳,诊断不清的发热病例,除考虑常见传染病外,尚应考虑当地流行的少见传染病,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该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能够早期发现,并针对该病因应用特效药葡萄糖酸锑钠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绍基 任红 主编.传染病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12月.

[2]王兆俊 吴征鉴. 1960年来我国黑热病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1:65-73.

[3]陈建平等.四川省动物学会第9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论文作者:郭晓莉,薛小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1例黑热病临床及其流行病学论文_郭晓莉,薛小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