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对于环境检测实验室来说,要围绕检测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向客户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和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检测;实验室;全过程
引言:
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对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环保产业发展也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广阔发展前景。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实验室通过质量管理来预见检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使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就成为了很多实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还需要进行宣传贯彻,以使实验室每个人都掌握管理体系的内容,严格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工作,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为了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做到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质量方针,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增强人员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质量控制就是其中一种方法,在检验检测通过进行质量控制来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只有进行有效质量管理才能发现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出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各种因素,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解决问题。只有正确理解质量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作用。
2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实验室要重视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根据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有针对地制定培训计划,对检测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与考核,培训后必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来验证培训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培训的目的,提高人员素质。
3设备设施管理
根据检测方法要求,配备满足检测要求的设备设施是环境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的必备条件。实验室应配备进行检测(包括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要求的所有设备设施,并使这些设备设施及软件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其功能、量值范围和准确度均应满足申请检验检测能力的要求,同时符合相应检测标准、检测规范的相应要求。实验室设施要有利于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按要求设置能源、照明(采光)、采暖、制冷、通风等设施,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还应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的安全、检验检测人员安全以及公共安全。实验室应建立一系列程序性文件,对设备设施进行科学的管理。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期间核查和定期检定是设备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设备要制定检定计划按期进行检定,保证设备符合检测标准要求。设备的维护,期间核查要按照规程严格进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于精密的仪器设备操作要进行人员授权,未经授权人员严禁随意操作,以防设备出现故障和数据丢失或外泄。
4检测环境管理
实验环境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实验室需要配备相应的环境控制设施设备保障实验环境能达到实验标准的要求,要配备环境监控设备对实验环境进行有效监控,质量管理的重点就是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要求,对环境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准确记录环境条件,保证实验环境在整个的检测过程中始终能满足要求。
5样品管理
对于不同的样品,应根据样品自身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使样品在有效期内的自身特性不发生改变,样品保存除需要配备相应的环境控制和监控设备以保持样品的特性外,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防止样品混淆。
6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制定质控计划、实施质量控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质量改进。在这个质量管理过程中,质控计划、质量控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质量改进都是为制定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当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后,应重新进行质控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1做好质量控制计划
实验室要根据本身的检验检测能力、人员、设备等情况,制定出能提高检验检测质量的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人员培训考核、质量监督、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人员比对、能力验证等计划。质量制工作对检验检测的准确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检测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实验室要保证检验检测质量就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全面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并进行有效实施,这是顺利完成检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质量控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要及时地进行监督,保证计划的顺利有效实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
6.2质量控制措施
实验室针对不同的检测工作可以采用不同的质控措施,选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应与所进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相适应。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平行样分析:指同一样品的子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步分析,能反映出检测的精密度。2)加标回收分析:加标回收指在检测样品时,在相同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加标样品要和样品进行相同的前处理和检测,最后将加标样品的测定结果减去样品的测定结果,计算出加标回收率。3)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可以是明码,也可以是密码样,可以检查分析检测的准确度。4)人员比对: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之间的相互检查和比对分析。5)方法比对:对同一个样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6)仪器比对:对同一个样品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7)留样再测:对保留样品进行再测定,检查样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8)外部质控:参加外部能力验证组织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的比对。
6.3质量控制评价
对实施的质量控制结果数据进行有效性评价,可以找出检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当发现质量控制活动评价结果为不合格时,执行不符合工作程序,并追溯对相关检测工作的影响。
6.4质量控制工作改进
质量控制计划完成后,要组织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确定质量控制方法的适用性,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质量控制方法不合适,要查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调整、修改,改进并完善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计划实施方案,提高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7环境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
7.1监测仪器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目前现有的监测仪器中,便携式检测仪器已经得到了一定应用,但大多数只是简单的现场监测,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仍需要操作人员现场监督,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现实工作中,环境监测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监测设备的发展和发挥。如在现实监测工作中,不仅需要检测质量高,更要求环境监测速度快,应对突发状况及时。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未来检测设备朝向更高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实现在线全自动化环境监测,智能化设计监测方案和内容,提高监测效率,提升监测精度,节约人力,克服各种突发状况。
7.2检测技术多元化和综合化
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由传统的物理化学检测技术逐渐发展遥感监测和生物监测等新型检测技术。而不同地区环境问题并不相同,同一地区也有多种多样的环境问题,而针对不同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环境检测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综合运用多个监测技术手段可显著提高监测水平。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发展新技术、新手段进行环境监测是必然选择。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原有技术水平会不断提高,新技术也会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多个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注定趋向多元化以及综合化。
结语
环境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应该对检测的全过程从“人、机、料、法、环、测”几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选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严格执行检测相关的操作流程;应控制影响检测过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要控制其中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70.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223-229.
[3]唐春晖.对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比对采样方法的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41+143.
[4]齐文启.水和废水中无机污染物新的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15:1.
论文作者:圣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样品论文; 实验室论文; 环境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