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出版社运营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运营管理论文,出版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1)01-0071-02
在知识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中,出版产业作为重要构成,有机地参与其中。其出版物,有些是作为知识、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有些实际上已经成为经济过程中的一种资源,进入其他经济过程。
一、出版产业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理念
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前进的两大要素,也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条件。科学技术创新是出版产业生存的源泉,而管理技术创新则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出路。
我国的出版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面对当前及未来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在微观管理方式上,首先必须形成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的、新的管理理念。
1.管理对象要人才化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形式上看,一个出版社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员管理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甚差异,其对象都是人。但是,必须注意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却是一种知识型的管理,它更注重于员工知识内涵的释放,并且运用集体的知识潜力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理念下,每位员工无论能力大小、职位高低,都被视为有思想、有价值的人,而并非列为一种劳动力或是一种活性资产,在工作运程中,每位员工的意见和需要都能得到尊重并加以整合,进而成为管理的主体。
与此同时,还必须注重调整个人结构,特别是在作者队伍、编辑队伍和营销人员中,要形成知识互补、能力互补,甚至气质互补。
2.管理水准要智能化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交换为主要交往手段的信息经济,必须具有完备的知识创新体系,而出版产业则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对于出版社来讲,参与这种经济活动的条件,就是知识资本。
出版社的知识资本是指能够为其带来利润的、有价值的智力资源,它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资产。这种知识资本的价值能否被市场确认,取决于它的创新程度。因此,能够对文化市场的纷繁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优秀出版物,已成为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出版社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员工素质和创造力、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能动地适应各种变化。出版社的管理者要将这种能动程度,作为衡量机构职能、员工素质及其工作活力的准绳。
3.管理模式要现代化
出版社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在出版社工作运营的各环节中,如策划、编辑、编务、出版、发行等环节,采用先进的手段进行管理,使其达到专业化、系统化和智能化。先进的手段包括管理设施、管理程序,还包括管理模式。它们的综合作用才能形成出版社的先进管理,达到准确、高效的现代化效果。
管理设施即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组成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属硬件范畴;管理程序即计算机工作运行程序、相关数据等,属软件范畴;它们是管理的物质条件。除此之外,更应强调的是管理模式,它属管理过程中的非物质条件,对管理效果有重要影响。管理模式涉及到很多关系的处理,如感性管理与理性管理、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局部管理与系统管理,等等。对此,都要进行认真研究,使其达到现代化水准。否则,耗资购入的一些设备只能形同虚设,甚至束之高阁。
4.管理职能要多元化
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一直注重体现个人的责权分明,上级管理下级,领导约束群众,因而是一种直线式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使得人们在接受信息和学习知识等方面有着同等的机会,人们中普遍存在主动参与管理的能力和愿望。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作环节之间,人力资源边界是可以渗透的,职能也是可以相互跨越的。这种“渗透”和“跨越”可以形成横向组织间的协作,也可以形成纵向人员间联合,以共同完成规定计划。
如今出版社各环节的工作职能及其管理,更符合于上述特征。编辑工作从策划开始可延伸到出版印刷环节,甚至可延伸到图书发行的全过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书稿作者大多都处在“受审”的被动地位,而今可成为出版信息的提供者,或选题价值的评判者,甚至一些项目的决策者;“项目负责人制”的施行,也使得传统职能的纵、横向关系形成新的界定。
5.管理程序要简单化
在出版社内部,传统管理概念下形成的组织定式为“层叠”式结构,如今它的弊端已甚为明显。由于其机构臃肿、层次过多、协调不畅,往往对信息的有效传递形成阴碍,所造成的事故和损失不胜枚举。而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版产业,及时获得信息、科学地运用信息已成为获得效益的重要条件。出版工作应减少管理层,而增加目标明晰的组织者。
管理程序的简化,管理幅度则相应增大,这是出版产业进入知识经济环境中的大趋势。其一,随着管理手段的改进,管理幅度增大已非难事;其二,图书市场的变化频率增大,需要出版社做出快速反应,而小幅度的管理效力很难适应;其三,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机构精简,使每个员工的责任范围扩大了。总之,管理程序简单化是出版社发展的追切需要。
二、遵循知识经济法则,改进出版社运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1999年统计,年出书量已达14万种。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出版产业暴露出来的相应缺陷也日趋明显。问题当然有几种类型,而针对知识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来讲,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和人才特别是管理型人才重视不够,相互竞争仍然是粗放式的,无明确的、科学的用人标准;在管理设施方面虽然耗资配置了大量硬件设备,但软件跟不上,而管理模式依然是传统的;信息意识薄弱,知识资本未在机制上成为决定性投入要素,决策中经验因素、感觉因素,甚至感情因素渗入较多。为此,应当做以下改进。
1.培养和吸收管理型人才
出版社的效益靠品牌获得,而品牌则靠人才去树立。这点已在整个出版产业中得到共识。为了出版社的建设和发展,各社不同程序地组织了一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者群体,培养了一支精通出版业务、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编辑队伍,造就了一批具有经营意识和开拓能力的营销人员。但是,按着时代的要求,这些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出版业务,既懂管理知识,又能分析研究市场,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出版管理人才,即所谓“复合型”人才。在人才战略上,应该将“人才管理”的具体内容变成“管理人才”的最终结果。
在改进措施上,具体包括:(1)建立基金,加强培训,积极为员工营造知识创新和知识重组的机会,以提高整体知识资本的价值;(2)采取人本管理方法,将个体知识创新同群体知识重组相结合,将自我人生价值体现与整体功能提高相结合,以提高知识管理意识;(3)构建创新激励机制,变“按劳分配”为“按知分配”,变“被动学习”为“能动创新”,以建立知识管理氛围;(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立本出版社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以及工作作风方面的相关规范,以提高知识管理品位。
2.建立开放式管理体系
出版社开放式管理体系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型管理而言的。采取这种管理形式,社内各岗位间、各职能部门间在工作中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非封闭状态下的相互独立、相互脱离,甚至相互排斥。
这种管理的内涵,并非组织形式上的开放,更不是职责不清、管理权限不明,而是指在管理内容上要全方位涉及,在管理程序上要全过程兼容,在管理对象上要全员性接触,最终使管理结果达到全面一致。其明显特征是管理幅度加大了,既要瞻前,还要顾后;程序明晰,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互沟通;最终达到结果公开,效力一致。
这种管理方式已经被一些出版社采用。譬如,在纵向上,编辑进行全过程策划,一本书被全面“跟踪”,从而可以充分实现选题计划目标。再如,在横向上,项目责任制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接力式出版,使一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全方位“伺服”。此外,在作者群体、营销队伍中,也可建立这种管理体系。
3.开发兼容型信息系统
信息化建设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各出版社对此已经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从目前效果看,数据不兼容、网络不疏通等现象较为突出。为此,应着手设计一套既符合知识经济运作规律,又符合出版社自身发展特点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并且在社内各部门联网,同时与相关单位和系统联网,甚至与国际联网,最终形成兼容性的出版信息系统。
建立上述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现有的出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此,要制定符合版规律的规划和可行步骤,对出版资源进行信息化整理、加工,并且输入计算机,形成一套编务管理、选题管理、版权管理、编辑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发行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处理系统。
4.形成科学化的决策机制
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的同时,要逐步实现决策科学化。以选题策划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先摊派任务,后收敛汇总、出书”的作坊式策划模式。这种经验决策、行政决策的方式,其结果产生不了什么好选题,甚至根本谈不上策划。真正的选题策划,是既要进行策划,又要达到优化。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看,决策者首先要具备一个掌握高度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头脑。所谓知识管理,也就是知识在决策者头脑中运用的过程。对此,决策者应该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否则,不能胜任决策者。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还要善于调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进入决策的一系列工作中。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集中员工的智慧,反复进行鉴别比较、分析论证,优秀选题就会不断涌现。
科学的决策机制同样应该在出版社各环节工作中形成。
收稿日期:200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