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发展论文

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粮食的供需平衡:难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粮食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经济全面快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近年来全社会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呈持续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粮食由于单产徘徊,总产增长并不乐观;供需之间出现品种结构、区域余缺的新矛盾和变化。本文拟对令人担扰的中国粮食问题,从供需平衡的分析上做出判断,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的回顾与判断

在1978年以前近30年时间里,虽然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分别在1949-1958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各自用9年和20年的时间上了两个台阶,即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264亿斤增至4000亿斤,第二台阶粮食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但总量的增长并没有对人均粮食占有水平有多少改变。1958-1979年间,全国按人口平均的粮食占有量只增加22斤,平均每年仅增长1斤;从执行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滞留在人均粮食250-300公斤的基础上长达25年之久。这期间虽然有过十几个年份农业大丰收(主要粮食),但都因过快的人口增长而抵耗殆尽。

1978-1984年,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强有力推动下,粮食生产总量实现高速增长,由6095亿斤增至8146亿斤,6年时间总产增加2051亿斤,年均增长率达到3.6%,超过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人均占有量显著提高到接近400公斤。对此应当看到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人均粮食占有不足(或接近)400公斤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才算过关,而且只将谷物类算作粮食。而我国将大豆、薯类都加在一起尚不足人均4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650公斤的水平。

这种低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作为过去长期供给不足的结果,却在80年代初供给出现较大增长的形势下从经济上逐步暴露出其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在深层次上使得供给丧失其增长的有效需求基础。这也就是当粮食生产在1984年首次突破8000亿斤大关时,我国空前地积聚出现“卖粮难”问题的根本的决定力量。对于1984年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来说,虽然受到有效需求落后性制约,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渐入佳境。因为考虑到1984年粮食供过于求还有着1979-1984年粮食总净进口8070万吨(大体相当同期国内粮食增产总量)的因素,以及有效需求随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趋增长的潜力,那么用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对于1984年“低水平剩余”状况下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也是没有理由盲目乐观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改革的巨大历史功绩。我国粮食生产1979-1984年6年间上了一个台阶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以前每增加2000亿斤分别用了20年和9年;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到历史最高点,形成初级农产品供给扩张带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农民收入与消费成为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积极力量,有力地支持着消费工业为主体的整个经济增长。

进入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一直呈低速增长趋势,年递增率只有0.4%,且粮食总产在各年份间有增减波动,总体上基本稳定在43000-45000万吨上下。而与此相应的是粮食社会消费量的逐年稳步增加。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自1989年开始基本处于略有结余的紧平衡状况。

对于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关系的未来变动趋势,我们强调指出的是,供给相对不足仍将是其长期的基本特征。这是由我国人口与经济双重需求增长的基本发展态势及供给能力提高的有限性所决定的。1994年粮食的社会消费比1991年增加267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890万吨;而同期的生产量仅增加97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324万吨。这种不相称的增长趋势在今后较长时期里,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特别是粮食社会消费量将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递增,不会有大的改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年纲要,到2000年粮食产量计划达到5亿吨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实际上也仅仅是对2000年13亿人口人均400公斤的温饱需求水平的基本满足。由此可见,中国的粮食问题本质上是如何适应经济全面增长需求的问题。

中国农业要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前叶分别满足近14亿达到“小康”水平以及16亿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任务极其艰巨。首先是要在2000年实现再增加年产1000亿斤粮食等生产能力;其次还要为下世纪前叶农业生产再一次突破性大发展准备好科技和人力素质基础。按1978-1994年中国耕地年均减少430万亩的速度,到2030年耕地将再减少1.55亿亩,人均耕地将降至0.8亩。要保持人均400公斤粮食,2030年粮食单产要增加80%以上。这一速度高于前45年平均水平,低于1979-1994平均速度,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二、粮食增产的潜力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增产的资源与技术潜力

首先,资源拥有巨大潜力。目前,全国尚有37亿亩可利用草原,南方7亿亩草山草坡、2亿亩宜农荒地、0.5亿亩沿海滩涂及0.3亿亩内陆水面有待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国土资源,保守估计,可生产660亿公斤粮食及饲料粮;我国拥有9亿亩中低产田,根据已有的经验,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平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25公斤,改造中低产田的粮食增产潜力在1000亿公斤以上;我国复种指数目前为155%,理论值可达198%,还有43%的潜力可挖,复种指数提高15%,可增加播种面积2亿亩,可生产578-825亿公斤的粮食。总之,我国资源拥有6-7亿吨粮食的潜力,完全可以满足16亿人口人均400公斤的需求。

其次,我国农业技术潜力巨大。我国科技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份额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已达60-80%,我国大体是35%的水平)已表明其技术潜力的存在。在粮食单产方面,我国粮食作物单产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水稻平均每亩低60-80公斤,小麦低100-200公斤,玉米低200-300公斤。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我国化肥利用率仅30-40%,灌溉水利用率仅40%左右。对此,我们认为科技攻关挖潜增产的前景广阔。第一,杂种优势和优良品种选育。第二,各种物质投入的增产潜力也仍然很大。化肥施用水平的提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高效低毒农药投入量的增加以及生物技术的采用,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总之,综合各种增产技术因素,研究认为我国单产提高0.8-1倍,在技术上是可以达到的。

为满足16亿人口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只要从现在做起,通过政策和投入,把现有资源和技术的潜力挖掘和开发出来,粮食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现实的难题是,供给能力的提高正面临着一系列限制农业发展的障碍问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未来变动趋势,有令人担忧的一面。

(二)增加粮食供给能力面临的主要障碍问题

1.人地比例失调

动态地审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人地比例失调的矛盾会继续加剧。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突破13亿,而耕地数量即使停留在目前耕地水平上,人均占有耕地必然是减少的趋势。事实上,在工业化进程中耕地数量仍然部分地流向非农产业而总量有所减少,由此给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造成巨大压力,成为改善粮食供求状况的重要限制因素。

2.耕地质量退化

相对于耕地面积,耕地质量退化是另一种潜在的耕地危机,它是影响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耕地质量退化表现在水土流失、污染和盐碱化、沙化、土壤养分的失调及物理性状的恶化方面。此外,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酸雨等,也已开始对粮食产量增长构成威胁。

3.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弱化

从粮食生产的投入方面看,几乎整个80年代,国家、集体和农村个人对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是全方位下降趋势。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从70年代占财政支出的13%下降到80年代的10%以上,致使农业基本建设进展不大。由于不适当地对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断粮断奶”,农技推广费仅占农业总产值0.2%,20%的农业推广机构完全与财政脱钩,致使农技推广人才流失,后备力量严重缺乏。作为农业生产年度投资主体的农民,由于收入水平低,在物价上涨面前导致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困难。目前农民投入的增长速度已由快转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具体测算,农民生产性投资的实际增长量(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阶段呈现出依次递减的结果:1980-1984年人均投入增加115元,年增长率为35.6%;1985-1989年人均投入增加105元,年增长率为4%;1990-1993年人均投入增加106元,年增长率仅为3.1%。农民对农业投资增长趋缓,又与农业比较利益相对偏低直接相关。

从农业比较利益过于偏低情况看,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调查,1993年农户家庭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投入与产出比分别为:一产业1∶1.88,二产业1∶2.94,三产业1∶3.94。第一产业的单位投资效益只相当于第二产业的64%和第三产业的一半。二、三产业的高效益,吸引了大量应投向第一产业的农村资金,使农村资金大量从农业转出流入城市和其它非农产业,甚至农产品收购资金也被挤占挪用,严重地挫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从宏观角度分析,农业的比较效益过于偏低,与全国的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瓶颈”产业发展滞后,带来原材料紧缺与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农资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又带来农机、化肥等的价格上涨。另外,农资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手段不力;流通环节过多过滥,这些都从外部环境上导致或加重农业成本的提高和农业比较效益的过于偏低。

4.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

从自然风险的影响来说,粮食生产既利用自然又受制于自然,自然灾害对其具有强烈影响。据推算,旱灾发生率每增加1%,粮食每公顷产量将减少9公斤,水灾每增加1%,粮食每公顷产量将减少15公斤。我国气候南北跨度大,南方水灾,北方旱灾的发生机率高,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水旱灾损失的粮食都在1000万吨以上。

再就粮食供给的市场风险来说,受粮食政策和市场供需价格变化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已开始在粮食生产中发生明显作用。比较明显的例子是,1985年全国上下有意识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粮食减产也最多。但就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而言,我国粮价波动对粮食供给的影响程度较小,据专家实证分析,80年代以来的粮价变化所引起的生产量变化率为总产量的3-5%的幅度。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126个国家谷物产量不稳定指标计算,中国为4,是唯一低于5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比较低,粮食经济自给半自给相对稳定,因而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反应的供给能力就十分有限,相对于每个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户来说,其市场反应能力更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由此不难理解我国粮食供给面对市场风险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性。

5.资源及生产技术的制约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资源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在人多地少资金稀缺的约束下,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势必有其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在近中期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现实障碍。然而10年前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在发展中又遇到了低收入问题,对现代高效率的农业规模经营所需要的(也是构成其内容的)规模经营、内部生产要素(资金、化肥、农药、农具、技术、种苗、专项设备等)以及外部结构条件即发达的社会交往因素(信息获取、信贷支持、运输及仓储加工便利、社会保险、有偿服务等)和经营能力(市场眼光、预测技能、筹划能力、决策能力等)较少需求或无能力需求,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6.粮食供给的结构矛盾

在目前粮食供需保持基本平衡的状况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日趋严重的地区间不平衡。根据一般的划分,我国的余粮区,主要有东北、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3个地区;西北为粮食自给区;而东南沿海、华南、西南、华北则为缺粮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余粮省区逐渐减少,缺粮省区逐年增多,余粮省已由50年代的21个减少到目前的8个。中国历史上长期“南粮北调”的局面已被“北粮南调”所代替。粮食减少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去年12个沿海地区有9个地区粮食减产,占全国粮食减产总量的60%。由于沿海地区是我国水稻种植的重要地区,减产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场大米供应量的减少,从而又形成了品种结构的不平衡。去年以来,正是因大米价格的迅速攀升,从而牵动其他粮食价格上扬。可见,对于中国粮食区域性余缺和品种结构问题应作适应性调整。

三、提高粮食供需平衡能力的对策

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是由粮食供给影响因素、需求影响因素、粮食政策、贸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我国粮食供需平衡能力需围绕这些因素在矛盾突出的主要方面有所作为,出路在于:

1.增加供给:技术进步是关键

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根本和有效方式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良策是改进农业生产条件、资源条件与技术结构水平,通过改进农业投资结构水平而实现,并转移出那些已超过农业生产扩张足以能充分经济地利用其生产能力的劳动力。同时,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素质。由于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回旋余地有限,而农业技术潜力巨大,依靠科技进步完全可以在有限的资源环境空间下,创造出持续的农业发展业绩。

做到资源虽有限,创造却无量。但是,要使潜在的资源技术潜力转变为经济现实,必须加强政府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和投入。

2.供需平衡:结构调整是重点

我国居民对粮食需求量的增长是以需求结构的变化为基础的。1993年全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已由1986年的人均253公斤迅速下降到232公斤,平均每年减少3公斤,这是由于增加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糖、水果、蔬菜起到了替代粮食的作用。而面对直接消费减少,间接消费增加的需求结构变化趋势,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以适应粮食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总量基本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结构短缺同样会使粮食供求出现矛盾,影响粮食供应的市场稳定性。

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实施“三元结构”工程,据计算,到2000年1万亿斤粮食目标产量中,直接消费需求只占55%左右,将有30-33%的粮食作为饲料粮,即有近3300亿斤粮食用作饲料。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作法,不分人畜粮食品种,生产饲料用粮食,不仅畜牧业综合效益低,而且可能会形成更大的供需结构不平衡。为此需要从生产结构调整上实现由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相结合,农牧渔业相互促进的新型的三元结构转变。同时,也应逐步改变畜牧业生产结构,我国畜牧业结构长期以来以养猪为主,1978-1993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量80-90%之间。但养猪的经济效益低于其它饲养业,猪的饲料报酬率为1∶5,明显低于禽蛋1∶3的饲料报酬率;饲草家畜如牛、羊的饲料报酬率也高于猪。这种畜牧业结构状况有待改变。

3.区域平衡:市场机制是基础

今年三月中旬国务院作出粮食购销实行“米袋子”省长、县长负责制,分级负责,调拨包干,保量放价,自求平衡的粮食区域平衡政策。定购任务按国家和地方需要,由省确定分解到县(市);购销价格由产销双方直接协商,也可由省统筹,以逐步形成省内粮食大市场调剂余缺,自求平衡。这与去年由中央政府通过国有粮食部门统一掌握粮源的做法相比,要加强调了粮食等农产品供求的市场机制,即强调各省市可以通过利用省内市场、省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来掌握各自食品和工业原料供求的平衡。要使区域平衡政策收到良好的政策预期,重要的是在落实省长负责制的过程中,还应尽快制定一些相应的补充措施来预防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是要防止各地方不是通过市场机制,而是采用行政手段,层层下压收购任务来达到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二是要防止各地方为了本地的供求平衡而封锁区际贸易。三是要防止地方搞自给自足,自我封闭,以经济效益的损失为代价来扩增粮食产量。解决这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办法就是:(1)在生产领域国家实行明确的农业资源区际配置政策,在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上发挥区域优势和提高农业效益。在市场经济下,强行扩大粮食自给或限制产量均是不明智的选择,也难以得到生产者的积极响应。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结构升级阶段,而农业生产受区位的影响较大,农业高级化进程需要分地区分阶段逐年推进,也就是说,区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是无法改变的,也是合理的。安徽省多年来一直认为种粮不合算,但粮食仍连年增产,种植面积始终维持在9000万亩上下,不管是粮食卖难还是紧缺均大体如此;而山东省近年来农业产业升级变化较大,沿海地区一些省要求扩大自给也未能实现目标。(2)在流通领域坚持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加快国有粮食和食品经营部门的改革,培育各种联系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形成多渠道的竞争性经营,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并在省际间建立起良好的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如粮食储备在产销区的分比例存放;对粮食的区际调拨按合同进行;尽快确定省际间粮食交换数量与价格升降原则等。(3)完善国家和省级粮食储备体系,为实施有效的间接调控提供政策工具,使之真正起到稳定粮食市场供需平衡的作用。

4.参与国际贸易,扩展供求平衡能力

在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中,每年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是其重要的补充手段,这不仅是近中期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环境下所能做到的,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保证所允许的。今后,随着国内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的提高和比较经济效益的相对下降,增加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势必降低。由于国际贸易中比较利益的存在,对于我国来说进口部分粮食以调剂余缺或赢得比较效益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凭借我国农业劳动力低成本的独特优势和我国靠近日本和其它迅速发展的亚洲市场,生产价值高、种类多以及收入弹性高的土特产品,赚取外汇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贸易之应有内容。总之,参与国际贸易,利用比较优势提高供需平衡能力是满足未来需求格局的值得借助的一条途径。为此,需要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增加进口的主要障碍是港口贮存和分配基础的限制;在国际市场上要成功地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需要具有十分发达的辅助服务设施,这包括科研和推广,市场基础设施及市场开发,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现在的关键是,我们的决策层应有这种思想意识和行动准备。

标签:;  ;  ;  ;  ;  ;  ;  ;  

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