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 丽水市 323000
摘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建筑本身呈现出的地方性,以多元性理念对建筑造型的整体呈现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成功的建筑工程,在设计上必定与其他建筑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设计是建筑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1世纪提出的生态理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逐渐加深,人们也开始要求建筑中加入生态设计理念。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发展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而建筑行业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行业,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显得至关重要,建筑设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工作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生态环保的理念。
1 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各种压力的出现,“城市病”逐渐成为社会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生态建筑经过利用原生自然的形态,如绿色植被种植,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
1.2满足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首先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规律,并且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性也较强,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背离自然,代替自然。
1.3生态建筑观给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在生态建筑观的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在社会上生存在未来更舒适的空间,提高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促进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建筑行业,建筑产业的发展在未来有更好的保护。
2 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建筑学在美国得到开展,同时也就标志着现代建筑学的诞生,这也是生态理念最初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在欧美地区也形成了一个综合体,发展到八十年代初期,国际普遍开始认识到生态理念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相关单位和企业也认识到了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巨大潜力,开始进行为了经济利润的相关开发,目的提升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其竞争力。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日本以及亚洲地区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对于国民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建筑设计方面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人类居住质量的改善。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就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目的,同时也开始走向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向着长期、健康和可持续的角度进行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的生态科技理念的进步,目的是将自然环境和整体的建筑设计以及社会发展统一协调于建筑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推进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推进建筑与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调整,将生活与生态两者融合于建筑设计的实践当中,一方面保护生态的平衡,另一方面实现人类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过程中污染问题
建筑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为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果这些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集中的处理与设计,就很容易对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压力。许多建筑污染物甚至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建筑的设计者在建筑工程开始建造之前,没有将绿色理念进行提前的考虑,忽略了污染的治理与提前防控环节。因此,就会加重周围生态环境的负担。建筑周围也生活着很多居民,一旦这些建筑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也会对周围生活的居民带来很严重的生命健康隐患。
3.2建筑质量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师应该在建筑工程开展之前,就将评估与考虑等步骤进行相关的设计规划。这是为了让建筑工人在建造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的标准。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很容易将质量问题给忽略了,这样的做法不仅会给以后建筑的维护带来很多繁杂的修补步骤,还可能在二次维修中给环境带来更多污染,这样的做法也会加大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4 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居住建筑设计而言,由于居住建筑设计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言至关重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生态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对于生态理念和优化原则的落实和严谨应用;其次,进行以人为本原则的落实对于居住建筑设计而言也显得至关重要;再次,需要进行和谐共生和因地制宜的居住建筑设计;最后,对于新能源和新建材进行积极性的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就能够将生态和建筑设计实现良好地结合,构筑完整的生态建筑系统。在生态理念的背景指导下,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导向,谋求环境、建筑物以及人类三者之间的综合性平衡,实现自然和人工条件的和谐统一,为人类构筑出一个和谐、可持续、生态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最终实现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落实,打造和谐的生态文明。
4.2在工作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应当认识到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还应当认识到工作建筑设计中落实生态理念的重要意义,办公建筑主要以写字楼为代表,是城市建筑物中资源能源的消耗主力,因此,需要在生态文明的理念背景下进行工作建筑的设计应用。通常而言,工作建筑设计往往都是较为开放的系统化进程,强调与整体周边环境的综合性交互作用,能够为办公建筑设计领域提供更多设计的灵感和机会,推动工作建筑在生态资源领域的相关知识指导下,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的发展。办公区域,利用自然通风、提高围护结构的能源利用和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办公建筑的生态理念,令自然生态能力更好地展现于建筑设计当中。与此同时,在建筑设计的实践当中,生态理念能够推动建筑设计更好地实现利弊的权衡和资源整合,减少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整体系统的良性循环,构筑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4.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而言,与居住建筑和工作建筑有所不同,应当对于园林建筑进行生态理念的应用,园林景观的要点在于其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推动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和可行性推进,保障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能提升,由此同时,推动生态的理念落实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从技术、文化以及景观三个角度进行生态理念的应用,三者相结合,推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当代园林生态设计的和谐统一,推动自然和经济社会两者的延续性结合。
4.4建筑形态的设计
建筑形态设计是指建筑外观。其实,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并不是考虑建筑的外观,而是建筑内部。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对人们的居住环境影响不大,但建筑的外部形态对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当建筑外部形态难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时,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相反,建筑物的形状与周围环境可以融为一体,它会给人以全新的享受感,给人以更深刻的影响。这样既能实现生态建筑的理念,又能促进建筑业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包含本文中提到的居住建筑、工作建筑以及园林景观建筑,还包含公用化设施和商务性服务等等,推进建筑设计的深入发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
参考文献
[1]郝赤彪,杨凯.基于生态伦理的湿地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探究[J].工业建筑,2016(1):197~200.
[2]李琮.城市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6(22):37.
[3]张明辉,叶紫.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6).
论文作者:史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然论文; 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