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手段以及设备被广泛引入,出现了设备数量增加的情况,随之也出现了管理、维修与保养上的种种问题,对机械设备的作用造成直接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经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1、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并不十分重视,这就导致了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说明:
1.1我国由于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大部分还是沿用老的管理规范及管理制度,这些管理规范以及管理制度有的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完全无法跟上现在的机械设备的发展水平,与现实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工作。
1.2企业将生产经营和生产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因而,对于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工作,则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很多企业对于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工作非常不重视,造成“拼设备、设备带病运转”等不正常现象,也导致产品产、质量不高,生产、管理和销售成本剧增的后果。
1.3由于现在机械设备技术升级、更新换代很快,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机械设备中,使很多维修人员以前积累的经验难以适用。而新维修人员又由于没有实际经验造成维修无法进行等,这些都会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造成不利的后果。
2、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逐步弱化
国内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有逐步弱化的趋势。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最后,有些企业中虽然有这方面的管理人才,但是企业的福利待遇不能够留住这些人才,导致大量人才流失,跳槽到外资、合资等企业。
2.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缺乏技能知识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工厂不断的盲目扩张,使得一些企业缺乏技术型操作人才。而机械设备的操作并非我们日常开车那样简单,它要求操作人员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如果一旦在操作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带来的安全后果将是无法估计的,同时在许多企业工厂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没有相关的操作许可证,而自己也对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很模糊,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出现不规范操作,极易导致机械设备的损坏甚至报废。而就当机械设备损坏以后,也缺乏相关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修。
2.3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机械设备和维修保养不规范,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业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2.4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增加了难度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也就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委托给设备制造厂家或专业代理公司,导致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彻底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5机械设备维修基本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机械设备要采取周期性维修,周期性维修分为大、中修、小修,是一种预防维修的方式。周期性维修在过去采用的比较多,但是在企业的正常运行时,大多受制于固定的条条框框规定,没有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磨损情况作出正确调整。如果设备没有到达正常使用周期损坏,这种特殊情况下不能够再按照原定周期维护计划进行了,如果坚持实行就会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周期性维修方式只适用于那些已掌握磨损规律的设备。其次就是机械设备的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设备发生故障后或者设备的精度、性能降低,这种维修方式能保证机械设备的技术提高到技术水平以下,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被动的维修方式,适用于一些发生事故的设备对正常生产影响小、能及时提供备件、并且修理技术不复杂、利用率不高的设备。
2.6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规范和培训不到位
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不到位、不完善,没有结合设备安装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工作经验制定详细地操作、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特种设备;另外,培训考核不到位,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步骤、维修保养程序,以及故障分析和处理措施,导致不会操作、不会维修和不会处理故障的现象,从而不能保障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3.1合理配置设备资源
配置的原则是要即能完成生产任务,还要注意保证经济效益;一般设备的配置是能满足企业的设计生产需求即可。还应该根据企业的自身要求,并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合理的配置;合理谨慎的做好项目的设备配置计划、选配设备规格型号、数量、性能技术状况及计划进场日期、安装调试、试生产、量产、达标达产等。
3.2建立和健全设备的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依、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至始至终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到公平公正、实行定机定人、由具有操作经验、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员工来掌控关键设备。
3.3完善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维修管理团队
为了提高企业工厂机械的维修质量及效率,降低使用维修成本,企业应逐步完善专业化和集中化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维修管理团队,可设置维修负责人、技术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维修技师等职能岗位,各级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培养储备专业的技术维修管理人员,培养其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并全方位创造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和技能的机会。建立并逐步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各级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把握好奖惩尺度,激发员工的潜力,发挥创新思维,提高企业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
3.4按照机械设备使用注意事项使用
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其具体的使用注意事项(例如使用步骤、适合的条件等)对其进行使用,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才可以充分保障企业生产运作处于安全状态。另一方面,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相关工作者的操作技能决定着使用质量和效率。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者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要求进行使用,严格避免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同时,充分保证其处于均匀工作状态之中。另一方面,还需要切实强化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意识。此外,企业还应当严格奖惩制度,使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不断提升。
3.5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比如行车、吊车、电梯、叉车和安全阀等。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必须定期进行校验和校准,并在设备上张贴相关标识,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设备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
3.6机械设备的维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就是减少和防止故障的一种有效措施。采取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结介的维修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维修工作。计划维修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使用中,根据机械损坏和零件磨损规律,按照工作时间,定期对设备实施强制保修项目;预防性维修坚持“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它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计划状况,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避免了强制维修造成的浪费,同时通过定期检查,避免了漏拆漏检导致的失保失修。
参考文献
[1]陈金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湖南农机,2013,05:145-146+148.
[2]赵大富.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108.
[3]陈欣.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07:39.
[4]丁坤涛.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民营科技,2012,10:23.
论文作者:徐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企业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维护保养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