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 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循证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都比较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推广力度。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循证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075-02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acute appendicit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for acute appendicitis surgery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averag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evidence-based nursing,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and recovery.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 rate, hospitalization time, ambulation time, anal exhaust time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dg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mbulation time, anal exhaust time, to increase efforts to promote in the clinical work.
【Keywords】Acute appendicitis;Evidence-based nursing; Complication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中一种易见的急腹症,高发人群为20到35岁左右的青壮年,发热和右下腹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急性阑尾炎如果可以得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患者的康复会很快、死亡率很低,然而最佳治疗时间一旦被耽误,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也会大幅度上升。手术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在各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1]。急性阑尾炎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但减缓痊愈速度,还伤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本次临床研究将循证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对象的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53:47,平均年龄为41.21±3.62岁;平均病程为23.68±2.76h,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分别为7例、9例、14例、7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56:44,平均年龄为41.27±3.60岁;平均病程为23.65±2.79h,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分别为8例、10例、13例、69例。经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有术前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术后抗感染护理、手术禁食、疾病教育等。
1.2.2观察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护理之上结合循证护理,具体的方法为:(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2)提出循证问题。让护理人员结合以前的护理经验,总结患者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和需求。(3)制定循证依据。依据患者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和需求,查阅文献、书籍以及我院的相关资料,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4)将循证护理措施落实[2]。护理措施如下:
①切口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切口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切口出现红肿,则护理人员需要将切口中的化脓物质进行引流以及清除缝线,假若患者炎性渗出物很少,可以给患者采用一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药物,加快切口的愈合速度,使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
②黏连性肠梗阻
为避免患者发生黏连性肠梗阻,手术后应该鼓励患者多翻身,并尽早下床进行运动,未正常排气前不能够食用不消化和易造成肠道胀气的食物;如果患者排气不顺,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为半卧位,并实施胃肠减压和手法按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3]。
③术后出血护理
嘱咐患者不进行用力过猛的运动,否则会使腹内压增大,导致切口破裂。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的征兆,立即采取补液补血的处理措施,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出血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手术处理。
④排尿困难
因为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且受到机体功能、心理素质、伤口疼痛多方面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和排尿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术前应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其进行排尿训练,排尿过程中可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挤压,降低伤口疼痛,还可以采取热敷和膀胱区按摩等。
⑤下肢静脉血栓护理
需要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有四头肌收缩运动和足背屈伸,避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4]。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所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很多,且由于不良心理的影响和患者机体功能差,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5]。循证护理是以护理研究结论作为科学依据,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和护理人员的从业经验所开展的一种护理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患者术后,结合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可知,采用循证护理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缩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术后的措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护理,2016,01:172-173.
[2]唐玉湘.对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对预防其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2-13.
[3]佐品,李雪,高媛.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2016,07:156-158.
[4]郭秋红.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数育,2016,08(18):220-221.
[5]邓小丹.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实施循证护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38-239.
论文作者:蒋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时间论文; 切口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