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梧州 543000)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药品费用从230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8076亿元人民币。我国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也是目前大多数医药政策学者的研究侧重点。
【关键词】 药品降价;政策;药费;控制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90-02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看病难,吃药贵”的不合理现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制定并出台各种相应的政策限制药品价格的过快增长——控制以及降低部分零售药品的价格就是其中的主要政策之一。理论上,药品零售价格的控制应该可以有效地降低零售药品价格,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引导市场上那些成本低、药效好的药品处于合理的使用和价格的范围内。但是制定的降价政策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起到预想的作用,医药价格的控制政策是否对药品费用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这还需要相关的研究进行佐证。
1.药品价格降低政策的实施
我国从20世纪末期到目前为止的20多年时间里,国家发改委进行了多次的药品价格调整,其中最主要以降低药品价格为主,降价范围几乎涉及到全部药品。相关研究表明[1],每次国家发改委对国内药品价格调整的政策,药品的降价幅度为20%左右,某些药品多年来价格降低幅度高达60%左右。
2.药品价格降低的控制政策的效果分析
2.1 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持续增长。1990年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总额仅为267.01亿元,到2012年个人卫生支出总额已达9,564.6亿元,较1990年增长了30多倍。同时有研究表明[2],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控制,从供方市场促使药品价格降低,但病人的负担反而会上升。
3.讨论
全世界每天的药品费用超过数十亿美元,同时这一数字还以每年300多亿美元的的速度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药品费用仅仅占卫生费用总支出的7%到20%左右,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高达24%到66%,而我国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
在我国药品费用占卫生支出总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治疗疾病的效果越来越好,其逐渐成为疾病治疗与预防的主要措施,在基础卫生保健以及个人身体水平的改善方面作用越来越重要,减少了病人对医生和医院的依赖;第二,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社会各个方面还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建设,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比例相对较少,使得我国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医院床位不足,医生不足,导致很多病人不能入院进行治疗,只有通过药品进行治疗,加之我国医药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大大增大了药品占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
近几年来,我国医药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医药价格控制的主体,我国政府出台了以降低药品价格为主体的医药价格控制政策,以期达到控制药品价格增长,引导药品市场合理发展的目的。但是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政府和社会卫生投入费用以及居民个人医药费用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说明单纯通过降价政策控制药品价格这一举措很难降低药品的费用。“看病难,药价虚高”已经是我国居民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药品费用决定因素不仅仅在于对药品价格的控制上,药品质量、数量以及品种区别都是影响药品费用的影响因素。药品价格降低要有选择,比如某些药效好、价格低廉的药品被降价后,生产企业得不到利润,就会停止此类药物的生产,导致临床上无药可用,使得医生不得不开一些药效相对较差的别的药品替代,反而导致药品的费用上升,而又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单一的降低医药价格的政策去控制药品费用效果有限,药品费用的控制应该多管齐下,既要从药物本身的价格出发,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药物的数量、结构以及医疗机构和患者的用药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的费用。
【参考文献】
[1] 王延辉,刘燕刚.现行降低医药价格政策对控制药品费用的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2010,31(5):220-222.
[2] 刘佐仁,何观炎.药品降价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药业,2006,15(13):51-52.
论文作者:吴毅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药品论文; 费用论文; 药品价格论文; 我国论文; 政策论文; 医药论文; 亿元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