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_教育论文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中国论文,竞争力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国家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的竞争力研究已经进入了领域竞争力研究的阶段并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竞争力研究,如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教育竞争力等。教育竞争力、特别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竞争力或区域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各种国家竞争力研究理论和指标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作为对国家竞争力研究的延伸而逐渐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体系。

一、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研究的进展

教育竞争力在提升一国综合国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谈松华认为,教育竞争力是教育发展研究的新视角,应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的角度、从本区域与相关区域相比较的角度来研究;应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把教育竞争力放在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大框架下来设计,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把握,从实力和潜力两个方面来评价;在区域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要考虑教育发展环境指数、教育投入指数、教育成就指数、教育发展速度指数、教育效率效益指数等,同时还要考虑政府管理能力、政策环境、制度因素等。在世界经济论坛对80多个国家竞争力的各项指标排序中,我国各项经济指标排在三十多位,而与教育相关的包括科技教育、公民素质等各项指标中大概排在五六十位。这说明,我国的教育竞争力相对薄弱,影响了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①

2001年,孙敬水曾经从教育投入、教育成本、教育产出、教育消费等几个方面对教育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的国际比较和分析,把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竞争力分成五类:第一类是教育强国——美国;第二类为教育大国;第三类为中等教育大国;第四类为教育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第五类为教育弱国。尽管分类指标比较粗劣、统计分析的方式比较简单,但仍然会让人对教育竞争力在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足够的认识。②

2004年,薛海平、胡咏梅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采用“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和“教育产出”四个综合指标,对国际教育竞争力进行过比较和分类研究,指标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如果把50个国家的教育竞争力分成五类,那么教育竞争力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的教育竞争力水平尽管聚在第四类,但仍然比较偏低,50个国家中排在46位,亟待提高。③

吴玉鸣率先对国内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他把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教育产出等六个方面的25项指标组成了衡量区域教育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使用因素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其研究结论认为,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差距较大,区域间的非均衡性非常明显,呈东、中、西阶梯分布的特征。④2004年,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证明了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81,并认为区域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先导因子,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通过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来实现的。⑤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技术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科技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从整体上影响着国家或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本研究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把高等教育竞争力作为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进行评价的。在指标体系构建上,本研究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特征,强调指标与目标的一致性,从资源和效率的角度把指标概括为教育规模、经费投入、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等四方面,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指标设计结合我国国情,在教育规模方面重视重点院校的数量、学生规模等优质教育资源对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贡献,在经费投入方面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及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力和努力程度,把教育财政预算内经费占区域GDP或区域财政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强化了高等教育的地方属性和经费责任。

二、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在某个方面的规定,是具体的、可测的、行为化和操作化了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原则,采用某种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功能和作用的系统。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所需要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省级高等教育竞争力强弱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对教育资源使用的效率两个方面。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是指大学所拥有的、可以用来增强竞争力的资产,可以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它包括高校内部资源和高校外部资源两个方面:内部资源,如师资力量、学科整体水平、教学和科研设施、财政投入、校园文化、学校声誉、历史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等;外部资源,如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科技、政治地位、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科技与教育中介组织、合作企业等。由于外部资源难以量化,因此在本文的指标体系设计中没有纳入进来。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包括人才培养效率和科研产出效率。在高等教育资源和效率两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标分解为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等6个二级指标。其中,前四个二级指标描述的是高等教育的资源情况,后两个二级指标描述的是高等教育的效率。再把每个二级指标分解为若干个三级指标,具体如表1。

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评估

1、竞争力得分。

根据上述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评价方法,来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各省区域指标数据部分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部分来源于教育部统计的数据资料。数据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

因子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各个原始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样才能将较多的变量综合成为较少的、几个能够反映某些变量共同特征的公共因子。通过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在+0.6以上(一般情况下大于0.3即可)。据此认为,各变量间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通过了相关性检验,可以从中提取出公共因子。

为此,本研究从31个变量中提取到5个公共因子(见表2)。从表2可知,这5个公共因子已经囊括了总体方差的87.84%,已把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包括在内。另外,各个变量在初始情况下的共同度均为1,提取之后各个变量的共同度基本大于0.8(具体数值略)。所以,提取过程中的信息损失很小,提取的效果较为理想。

在表2中,第三列是对因子载荷矩阵经过旋转变换后得到的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旋转变换使得公共因子的意义更加明确、更有实际意义、更便于解释。旋转变换后所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个变量分别在5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其大小表明公共因子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原始变量。

参照旋转后因子载荷的大小(以≥0.6为标准),对5个公共因子所包含的主要指标分别进行筛选和归纳(见表3中每列的阴影部分),并根据构成每个公因子的主要指标的类型和性质进行命名。由于本项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囊括了31项指标、涉及多个方面,因此给公共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表2、表3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前两个公共因子,它们解释了全部指标的68.06%之多,对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分别为41.46%和26.60%;而其他3个公共因子对于综合指标的贡献仅为9.76%、5.64%、4.39%。所以,第一公共因子主要指标体现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效应,可将其命名为教育资源因子,它包含区域高校资源、师生资源、教育经费资源;第二公共因子主要为科研经费投入(师均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产出(师均科研成果)的效率指标,可以将其命名为科研效率因子;第三、第四、第五公共因子能够筛选出来的指标太少,难以归纳且贡献率低,在此不再讨论。

然后,采用回归法计算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如表3所示)。根据公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建立计算公共因子得分的模型:

最后,根据表2中得到的各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利用计算式:F=F1×41.46%+F2×26.60%+F3×9.76%+F4×5.64%+F5×4.39%,把每个样本(省级区域)中公共因子的得分与其方差贡献率的积相加,就得到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见表4中的“综合结果”)。31个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各公共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全国各区域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北京、上海和天津以较高的优势遥遥领先;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如湖北、陕西)的高等教育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属于实力较弱的群体。同时,从表4也可以看出,竞争力强的主要是拥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其教育资源因子的得分远远高出其他区域,而科研效率因子的得分却较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竞争力分类。

为了规避实证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找出组群之间的差异,通过分类的方式将31个省区进行归类分析,以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得分作为聚类分析变量,根据同类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把我国31个区域划分为5类(见表5所示)。

第一层次为北京,是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其总得分和教育资源因子得分分别为53.65和171.88,均为第一且遥遥领先;但其科研效率因子得分低。

第二层次是上海,其高等教育竞争力次于北京,总得分和教育资源因子得分均为第二,分别为34.45和67.54;但其科研效率因子得分也很低。

第三层次是天津、江苏、湖北、陕西、山东、辽宁、黑龙江。这7个省市也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比较强的区域,除天津、陕西教育资源得分较高外,其他各省在科研效率因子方面也有较突出的表现。这些省区能在各项指标上比较平衡地发展,总体的竞争力较强。

第四层次是河北、吉林、湖南、四川、广东、浙江、重庆、安徽。这8个省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一般,处于全国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是,各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优势。比如,吉林教育资源因子得分为第7,广东、河北的科研效率得分分别为第4和第5位,其余区域的科研效率因子得分也相对较高,所以这些区域的高等教育竞争潜力大。如果各项指标能平衡发展,其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第五层次是福建、河南、江西、山西、甘肃、新疆、云南、内蒙、广西、海南、宁夏、贵州、西藏、青海,共14个省区。这些省区大多是中、西部省份,除了少数省区各类指标都处在较低的水平外,其余省市的各项指标发展不平衡。如,云南的教育资源因子排第30位,而科研效率因子排第6位,总体竞争力弱。但是,这些地区并不是每项指标都薄弱,有的因子得分居然高过综合实力最强的北京。以河南、云南为例,这两个省区除了教育资源因子得分较低之外,效率因子得分都不低,甚至位居前十。

四、结论与建议

上面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呈现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区域分布格局。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只有北京和上海,且大大超出其他省市的综合得分。前三类共九个省市,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是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九大中心。而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一般的有8个省区,竞争力弱的有14个省区,包括东部的福建、广东和浙江以及19个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竞争力强的区域面很窄、落后面太宽,总体水平不高。因此,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使一些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省份能尽快发展起来,努力实现我国总体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逐步提升。

从公共因子得分来看,影响综合得分的主要是教育资源因子,其贡献率最大。综合得分前三名的北京、上海、天津,其教育资源因子得分同时也居前三位。影响力位居其次的是科研效率因子,某些省区的科研效率因子得分很高,但教育资源因子得分低,所以总得分较低。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依然是粗放式的,占有教育资源越多的竞争力强。北京、上海是很典型的例子。由此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差异大,国家要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绩效进行评估,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5 省级区域竞争力聚类结果

等级地区

第一类 北京

第二类 上海

第三类 天津、江苏、湖北、陕西、山东、辽宁、黑龙江

第四类 河北、吉林、湖南、四川、广东、浙江、重庆、安徽

第五类 福建、河南、江西、山西、甘肃、新疆、云南、内蒙、广

西、海南、宁夏、贵州、西藏、青海

从区域经济格局来看,高等教育竞争力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既相关又不全一致。浙江、福建、广东是经济强省,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越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表明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作用还未完全体现,经济增长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较低,还处在粗放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他地区,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吉林除外)、北部沿海地区(河北除外)和东部沿海地区(共7省2市)经济发展较好,高等教育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也居于前列;而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除陕西)和长江中游(除湖北)共9个省份,大部分经济发展较慢,高等教育实力也相应地较为薄弱。大西北地区(共5省3区)一直是经济和教育发展薄弱的地区。因此,省级政府要重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步或超前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注释:

①谈松华.教育竞争力与区域教育发展的报告[Z].北京: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教育发展国际论坛,2004.

②孙敬水.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教育与经济,2001(2).

③薛海平、胡咏梅.国际教育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5(3).

④吴玉鸣.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2(3).

⑤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兼复胡咏梅教授等[J].教育与经济,2004(1).

标签:;  ;  ;  ;  ;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