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
余达淮,陈文婕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 中国道路是一条始终贯穿着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道路,它包括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文化自信是既具历史性又具现实性的时代命题,从文化自信视阈下研究中国道路,是寻求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从何而来、如何发展以及由何支撑的关键问题。只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坚定地选择中国道路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从而夯实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自信的重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文化自信的支撑,并拓展文化自信的认同理路,以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深耕出一条既包含中华民族特色同时又具世界意义的中国道路,助推中国道路行稳致远。
关键词: 文化自信;中国道路;文化底气;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349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大问题”,“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2],是关乎中国道路的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的精神文化支撑。中国道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3]27。进入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必须在文化自信的视阈下进一步夯实,必须明确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根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魂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文化自信的重建,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支撑,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强化逻辑依赖于拓展新时代文化自信认同理路,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持续厚植必须开辟新时代文化自信新路径。我们要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为发展中国道路提供坚定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文化滋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4]恩格斯曾经指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5]3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数千年之精华,是我国文化自信产生的根本来源,内蕴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理念、道德教化内容和人生伦理智慧,其基本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道路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嬗变之中,持续巩固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349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根本来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理念”的自信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理性和智慧的道德伦理型文化,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合理念”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之体现。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在其著作《中国:过去和现在》中写道:“和谐是中国文明的关键词:一个人与他周围的人、与自然和谐,那么这样的人是有教养的人,这是智慧的哲学,富于和平和自我控制。”[6]2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化解各民族间的积怨和矛盾,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民族格局和各民族间和睦统一的相处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见诸众多古代传世经典之作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与人和者,谓人之乐;与天和者,谓天之乐。”(《庄子·天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以其自身力量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融合与和谐友爱,对外也同样如此。我国没有向外侵略和扩张的历史,我国与外界的交往都是友好的文化或商业交往,无论是张骞通西域、郑和七下西洋还是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都是寻求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友谊之路。不断发展着的中国道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理念”的自信力量中提炼出和谐文化的思想精髓,使得我国在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为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关系、反对国强必霸和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自信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的文化延续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自信力量是其历经五千多年变迁依旧葆有生命力的重要缘由,表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自信力量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持久性、不间断性和积累性的发展特质,它并不会因为时代变迁、社会形态更迭而丧失价值、中断积累、无人继承。“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商君书》)当代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世界文化交流之中,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荡的舞台上站稳脚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注入与时代内容相符的新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1]34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自信力量赋予中国道路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为夯实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提供最根本的文化创新条件,推动发展着的中国道路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想”的自信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求大同”“大同世界”“天下一家”来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邓小平同志以建设“小康社会”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大同世界”还是“小康社会”都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想”的自信力量。众多古代先哲们都曾畅想过美好的“大同理想”世界。《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中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太平天国时期《天朝田亩制度》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大同书》中“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等美好愿景,都深刻体现出先人们对幸福安逸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想”的自信力量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对理想社会的孜孜以求。中国道路的伟大奋斗目标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想”的自信力量,这为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提供了最根本的文化理想来源。
二、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自信的重建: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魂
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自信的重建既是给予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重拾文化自信的勇气,也是清洗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某些国人内心之中残存的民族文化自卑情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且深厚的积累基础上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征程,创立了富有革命精神的革命文化和具有改革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自信的重建,是推动中国道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的精神文化支撑,是夯实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灵魂。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西马”三种文化形态而生成的新型现代化之路,它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更具深厚性和民族性,也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而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是理解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如何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是重建我国文化自信的坚实中流砥柱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同时又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深植栽树,“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涵,使之充满实践活力”[14],同时又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是重建我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1]33进入新时代,夯实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魂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发展目标,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工程。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文化自信的重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建立奠定了根本的文化基因,而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科学的理论内容,这两者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文化自信的内涵,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与我国国情、世情相适应的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是重建我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旗帜问题,是道路问题。列宁在为创立苏联共产党进行思想理论准备时明确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10]94马克思主义是重建我国文化自信的内在灵魂与核心指导思想,是批判和严防全盘西化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失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华文化便失去自信重建的丰富内涵,我们党和国家便失去固守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在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我国近代历史上众多革命者中显现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基础上,创立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在荡气回肠、富有家国情怀的诗歌与书信中,在满怀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的烈士们身上,无一不体现出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洋为中用”“全盘西化”文化解放路径的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作出了全新的文化价值选择,从根本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创造了革命文化的价值信仰,从而推动了“国魂”“军魂”的再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坚持战斗,砥砺前行,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8]25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革命文化的倡导者、示范者和践行者,将革命文化创造成为中华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环顾了一下,发现整个病房只有我一个病人,床头是一台彩电,正在播放一周要闻。我的头不能动,只能听到声音。在床外侧还有一只茶几,两只小沙发。如果不是打着点滴,我以为我正躺在旅馆里。小白看出了我眼里的疑问,笑道,这可是干部病房,县长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二)马克思主义是重建我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指导思想
(5)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监管方式要与时俱进,对工程项目采取信息化手段开展监控式管理,实行远程监督。逐步推动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实时监控系统、卫星遥感遥测监控系统[5]、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与水利部、各省水利工程质量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按政务公开相关规定发布质量信息。同时与已建成的“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联网,将检查出的质量问题纳入各生产经营单位信用信息系统,由质量监督机构参与信用体系评价和管理,为长江流域质量监督提供信息化科技保障。
伴随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多样化的世界民族文化以多种融通中外的传播方式来展现本国文化魅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在世界文化交流舞台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这实质上是以“西方文化中心论”为核心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当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并且对公众的生活世界予以再现和引领时,必然要以文化话语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内涵。”[18]因此,我国要积极扭转文化话语权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相对弱势的地位,不能因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消解社会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力和认同度。我国要通过提升文化话语权,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话语霸权,以特定话语的表达方式,向世界传播象征着和平友好的中华文化,打牢坚定文化自信的话语根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36中国共产党在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创建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辟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纯学理问题,而是一个事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前途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大问题。”[7]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文化自信的重建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洗刷西方列强给一些国人带来的殖民地文化心态,才能使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华文化得以复兴,重启中华文化自信之门,不断增强发展着的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文化自信的支撑:中国道路文化底气之基
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与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文化自信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休戚与共,国家灭亡、民族分裂,文化自信便成为无所依靠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见证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表征了我国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之路,为增强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提供了广泛深厚的物质基础,且日益积淀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国道路的文化认同。
(一)我国文化自信的历史审视
自秦汉时期到清朝前中期,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总量庞大、资源物产丰富、国家统一强盛的国家。中华文化在发达的农业、手工业以及逐步完善成熟的政治制度的依托下,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从不缺乏自信力量。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11]622汉代雄风、盛唐气象、两宋文化之高度,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但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我国国门开始,处于封建专制鼎盛时期的中国社会逐渐走向解体和衰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昔日辉煌无比的东方大国变成了动荡不安、朝不保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文化自信也在这一时期处于低谷和自卑状态。这是文化的悲哀,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腐朽的政治统治敲响了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丧钟,同时也唤醒了尚存民族文化自信力的国人。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15]608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遭受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既摧毁了封建统治者和盲目自大的国人心中的愚昧无知,也唤醒了富有民族情怀的国人重振旗鼓,开启救亡图存的革命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挽救中国的历史使命,重新建立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之路,助推中华文化在战火中浴火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1]351坚定文化自信,洗刷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而产生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情结,是反对当下西方“普世价值论”的时代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洗列强侵略压迫的屈辱,建立起与中华民族特性相符的先进文化制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走上中华文化复兴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建,离不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夯实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强有力支持。
根据上文所描述系统充电过程,可将其简化为如图4所示的充电过程中各环节的转移图,分别是BC(广播)、SCAN(扫描)、Fai(l充电失败)、Succ(充电成功)。
(二)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现实根基
进入新时代,我国跨入了更加强盛的历史新时期,世界多样性的文化交流与借鉴为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历史大机遇,但我们从不讳言,未来发展着的中国道路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价值观冲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和土壤,证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助推发展着的中国道路越来越为世人所承认和接受,从而将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终结论”推下神坛。中国道路从来都不是固定模式,它包括弯路和曲折,甚至还有岔路,中国道路不是定型的,始终是未完成的。未来发展着的中国道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基础上,在民族文化自信力不断得到有力支撑的前提下,持续总结经验、日趋完善,绝不能割断与中华文化精髓的联系,要始终贯穿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实事求是、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如若丧失文化自信力,就会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心灵上种下民族危机的文化毒瘤,重蹈苏共“红旗落地”的覆辙。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华文化自信力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将具备更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全方位的社会支撑。
四、拓展新时代文化自信认同理路: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强化逻辑
认同是自信的前提,没有文化认同,也就没有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强化逻辑必须努力拓展我国文化自信的认同理路,从而使得这种自信力量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华人民高度认同的文化力量,持续强化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出具有新的导向和新的内涵的新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得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力又一次焕发生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文化,是旨在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文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以更加科学、理性和成熟的心态,持续不断地坚定文化自信,向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重建我国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是增强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中流砥柱。“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乾》)在未来发展着的中国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之心,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忘初心,从严治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9]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349文化自信问题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只有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促使全体中国人民真正产生对中华文化深层次的、广泛的认同。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持续厚植,必须开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要通过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以及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助推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既深且厚。
一方面,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认同理论空间。文化作为一种群体的共有记忆和个体的特有记忆,总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但是,文化是能够被“教化”的,处在一定时代和社会的文化总是内蕴着价值倾向性。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6]603文化是“一个价值概念,经验对我们来说就是文化”[17]27。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作为一种文化的因素,如果将其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关联起来,就使得这一“经验文化”的意义得到升华,从而转化为社会成员知识、理念或思想的组成部分,以此提升社会成员对某一“经验文化”的认同理论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然充分证明,中国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但是,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强化夯实仍旧需要依靠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的软约束,以此增强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坚实程度。文化认同是社会成员在体悟文化的实践过程中,集理性认知、价值倾向、问题意识、情感喜好为一体的特殊社会意识,因此,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认同理论空间,可以更好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与文化情感,在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对文化的传统与实践、理念与经验的分析,提升社会成员对当前现有文化的自信,形成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良好认同,以此支撑中国道路的文化信仰和文化底气。
另一方面,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政治实践力。政治实践力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而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必然要依托政治实践力所建构的平台,文化若失去政治实践力的保障,便无法释放出其内蕴的现实力量。通过政治实践力,以往陈旧的传统制度将逐步瓦解,或者在其基础上重新解构并重组,最终使得具备先进性的文化质素被组合到新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之中。因此,要使得社会成员对客观现实存在的文化的一般认识和评价上升到对这一文化的自觉自信,离不开社会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形成和发挥,必须依赖于社会成员现实的政治实践以及在政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文化的主体性的理解与改造,或者说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价值所涉的社会意识。正是在这种社会意识下,客观现实的文化与文化认同才能连接起来,从而催生了文化自信。因此,任何一种文化认同,都需要具体有形的实践要素的整体激活。文化认同一旦产生,这就使得现有的文化与社会成员的道德信仰产生共鸣,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成员的生产实践活动,从而形塑社会成员的行为活动框架与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呈现出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升。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政治实践力,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基因真正渗透到中国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去,着力解决其在现实生活中难觅踪迹的尴尬局面,并以此作为增强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重要前提,助推中国道路文化底气持续强化夯实。
五、开辟新时代文化自信新路径: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持续厚植
东部某县农委主任认为,国家之所以鼓励成立农业合作社,初衷是解决传统农业原子化、分散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谋求抱团发展的合力,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在,一些地方合作社办理门槛很低,只要到工商部门登记即可。很多地方随便拉几个人就可成立合作社,有的村民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入社了。
(一)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中提升中国道路国际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5]265我们要站在社会形态更迭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协调传统与当代之间的种种矛盾,通过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化作用,以此提升社会成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理想,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命力,突出中华文化的自信力量。毛泽东同志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11]533进入新时代,伴随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极其活跃,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在激活文化自信中所发挥的统领作用,否则便无法以正确的历史观来看待文化自信的历史及本质,甚至会造成国人的文化真空或催生文化认同的鸿沟”[12]。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才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思想资源、哲学智慧和人生启发,以此实现对我国文化自信的重建,从而“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3]162。
处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只有不断交流,才能不断扩大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3]162坚定我国文化自信,必须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感应时代脉搏、顺应我国民族特征的文化话语体系,坚决反对充当西方理论和文化话语的搬运工,让中国话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9]10,这是持续厚植中国道路文化底气的应有之义。
法理与道德究竟孰重孰轻?这里“我”做了深刻的思考——“我知道作家是靠感情亲近世界,而法官确实靠准绳去衡量世界,二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我却想:一个好端端的人一辈子活活摽在一个丧失理智的疯子身上,这就符合道德、符合人性吗?”
(二)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中增强中国道路文化支撑力
坚定文化自信不仅仅是针对文化界人士、知识分子而言,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说的,只有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普遍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才能培育全体人民的民族文化情感,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与此同时,坚定文化自信不是存在于空喊口号之中,要实现文化自信的真正养成,必须要使中华文化具备吸引力和说服力,要置于全体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如此,文化自信才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根发芽、枝繁叶茂,厚植中国道路强大的文化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20]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要以当代人的观点重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理论的支持,得出合乎逻辑、有理有据的理论论证,而不是停留在经典文献和艺术珍品之中。所以总书记说:“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3]16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规约将通过多种大众化方式,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当代中国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社会成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极具中华民族特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深深熏陶的中国人。由此观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才能形成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永不枯竭断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使得我国文化自信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确保中国道路鲜亮的文化底色永不褪去。
(三)在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巩固中国道路文化发展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3]155当今世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彰显中华文化自身价值与自信力量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解放与发展我国文化生产力、丰富我国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的重要战略任务。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创造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优质丰硕的文化产品,才能推动我国文化自信更加实体化、更具现实感知度,让社会成员切身体悟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使得不断发展着的中国道路更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色和中华文化发展特色,为夯实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提供有利文化条件。
1967年我路过北京去大东北,只在崇文门火车站的水泥地睡了一夜,早上醒来脚背冻得肿出了鞋面。北京对于我几乎是陌生的。这一次,我踽踽独行到天亮,不记得是否遇见过行人。我静听脚步在空谷般的幽暗的胡同里踏出的响声,一点也不觉得孤单。我在这座城市有了许多师长,他们让我人生的前景充满了全新的色彩。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文化活动”[9]44,要使得社会成员自觉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实现平等的公共文化参与力度,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助推文化小康顺利实现并不断巩固。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公共文化服务浸润到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落后的边远山区和农村基层地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9]48,下大气力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时并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19]15,在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提升社会成员的文化素养,从而建立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夯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根基。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9]44。既要使文化产品具有喜闻乐见的吸引力,又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绝不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宣传工具,以伤害国格人格的方式迎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认可。要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让世人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自信力量。与此同时,我国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性地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新媒体技术,不断提供新的文化创意,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助推社会成员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自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盐铁论·忧边》)相信未来我国会有越来越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化工作者,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能够推动我国文化自信迈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向世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社会成员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提供有利文化发展条件。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以下学习目标:知道急救电话沟通的注意事项知道并能判断出血的类型;说出止血的方法;知道人工急救的方法;学会止血包扎;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中央文献研究室,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何兆武,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下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陈先达.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党建,2017(5).
[8]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项久雨.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J].中国社会科学,2018(6).
[1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中央文献研究室,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J].理论探讨,2017(2).
[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8]梅景辉.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5).
[19]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0]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18-08/22/c_1123311030.htm.
Study o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YU Da-huai,CHEN Wen-jie
(School of Marxism,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road is a road that runs through the basic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all the time.It includes the whole process of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reform.Cultural confidence is a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proposition of the times.Studying the Chinese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he key issue to seek the source,development and support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road.Only maintaining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can provide stro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upporte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nation to firmly choose the Chinese road,thus consolidate the cultural underpinnings of the Chinese road.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i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Marxism,the support of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cultural confidence,and to open up a new path of cultural confidence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so as to cultivate a Chinese road with bo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 significance,which guarantees the success of Chinese road.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Chinese road;cultural background;cultur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 D61;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359(2019)05-0007-09
收稿日期: 2019-02-21
作者简介: 余达淮(1962-),男,安徽歙县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研究员;陈文婕(1990-),女,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能力研究”(18X06)
责任编校 顾金春
标签:文化自信论文; 中国道路论文; 文化底气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