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冯利娜,李超,薛玉玲,单莉莉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的72名接受现场抢救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实施心肺复苏,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结果:在研究组患者心康复效果评分方面,研究组评分是86.5分,对照组是72.3分,研究组具有优势。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满意度是95%,对照组是7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77-02

心肺复苏技术是一种针对心脏和呼吸停止患者,帮助他们快速恢复心跳和呼吸所采取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的抢救措施的总称,该项技术是目前对落水者、触电者、昏迷不醒患者进行抢救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具体的内容涉及到基础的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这三个部分,是临床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基本功,同时也是每一个医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础的技术。目前有相关的研究发现,呼吸和心搏骤停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场所和任何时间当中,因此尽早和尽快的进行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急诊护理干预对于心肺复苏患者的康复效果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患者的及时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的72名接受现场抢救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都符合心搏骤停诊断的相关标准,突然出现意识方面的丧失,并且经过心电图证实存在心室纤颤、无脉搏性电活动和心搏骤停等,伴随有呼吸停止的临床症状。按照心肺复苏的手法,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6名,患者的一般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经过判断都确定为呼吸心搏骤停,在这种情况得到确定之后,立即对他们进行心电监护,同时打开患者的静脉通路进行输液。按照国际当中所颁布的相关复苏指南和标准,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电情况和具体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应的体征对患者进行复苏药物的使用,一直到患者能够恢复到自主的心搏状态。在复苏的早期当中,会对患者体内的酸碱代谢平衡进行纠正,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在复苏之后的各种心律失常状况,判定患者的血压状况,以及全身的脏器功能等等。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普通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使用急诊护理干预。

在急诊护理路径当中,由专门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和记录,在患者入院之后由主管理医师和护士进行实时的评估工作,结合临床路径的指示,和患者及其家属展开沟通,结合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实时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评价,在护理中注重人性化护理和舒适护理的实施,重点在急诊时间上进行时间的争取,对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且提升整体效果和满意度。在急诊护理路径当中,首先会设立一个急诊小组,由他们来负责相关管理工作的指导,并且在这个小组当中会有相关的专家在现场担任亲自的指导工作,而护理的时间也会有传统的8个小时增加到24小时的全天候监督当中。除此之外,还会加速患者在护理方面的护理流程,确保患者在入院之后的30秒钟就能够对他们的基本完成评估和记录工作。在急救的过程当中要做到五秒内就要患者得到氧气的吸入,同时完成血压血氧的测定工作,然后在5秒之内必须建立静脉通道,通过了10秒钟完成患者血液样本的采集,并且也完成他们的心率检测工作。

2.结果

在研究组患者心康复效果评分方面,研究组评分是86.5分,对照组是72.3分,研究组具有优势。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满意度是95%,对照组是75%。

3.讨论

心脏骤停是一种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终止的一种新状态,容易导致全身的细胞组织出现严重的缺陷,易出现缺氧和代谢障碍情况的存在,如果抢救不够及时,患者会即刻失去生命。和其他的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相比,心脏骤停的差别性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能够及时的采取一些有效并且正确的复苏措施,患者有可能可以挽回自己的生命。反过来,如果心脏骤停一旦发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抢救和复苏,那么在4到6分钟之内,就容易导致患者和其他人体器官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使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时间,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在及时救护之下度过难关,并且在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到提升。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渐加重,各种类型的疾病也在出现逐年的增加。在这些疾病当中,对于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来说,在抢救的时间方面是比较紧迫,急救人员需要充分的对有限的时间进行利用,并且完成急救治疗所需要的各项准备工作,能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急救护理路径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够把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了患者的生命抢救提供有效的基础,同时也能在患者成功抢救之后的护理质量提升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急诊护理干预能够使得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的效果得到优化,促进患者的及时康复。总的来说,心肺复苏在患者的拯救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效果,急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理想,使得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的恢复效果更加理想,得到及时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慧琼.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6):122-124.

[2]黄燕红.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3):17-18.

[3]王小利.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3).

[4]尼玛扎西.心肺复苏后接受急诊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究[J].心理医生,2017,23(35).

[5]邢惠萍,富霞,梁艳,等.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9).

论文作者:冯利娜,李超,薛玉玲,单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冯利娜,李超,薛玉玲,单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