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脐带夹+气门芯在新生儿断脐中的应用论文_李爱萍 王之皓

李爱萍 王之皓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 云南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特殊脐带夹和气门芯应用在新生儿断脐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 月-2015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39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36例)、B组(120例)、C组(142例),A组新生儿给予单纯用气门芯断脐,B组给予单纯用特殊脐带夹,C组给予特殊脐带夹+气门芯断脐。对比观察脱脐时间、出血、感染机率等指标。结果:A组1-5天脐带脱落时间的例数为13例(9.55%)、B组14例(11.66%),C组126例(88.73%),可见C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B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殊脐带夹+气门芯给新生儿断脐,可以明显的缩短新生儿的脱脐时间,减少出血几率、脐带感染率,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特殊脐带夹 ;气门芯;快速脱脐

目前国内新生儿脐带结扎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棉线和气门芯两种方法。特殊脐带夹是一种新型断脐工具,目前省市级医院均在使用。我们用特殊脐带夹+气门芯两种方法一起用于新生儿的断脐,以观察其对新生儿脱脐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 月-2015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39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36例)、B组(120例)、C组(142例),A组新生儿给予单纯用气门芯断脐,B组给予单纯用特殊脐带夹,C组给予特殊脐带夹+气门芯断脐。398例新生儿,210例为男孩,188例为女孩;体质量为2.7-4.5kg,平均体质量为(3.3±0.6)kg;245例为剖宫产,153为自然分娩;胎龄在37-41周的范围,平均胎龄为(39.2±2.3)周;1min Apgar平均为(8.9±1.2)分,5min Apgar平均为(9.4±1.6)分。经对比,三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等资料上十分接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气门芯结扎:先将75%的酒精消毒脐带和脐带周围后,将2个气门芯套在止血钳上,在距脐轮1cm左右处夹住脐带,用剪刀在止血钳上0.2cm处剪断脐带,牵拉气门芯上的线,将气门芯套在脐轮上方,切勿套在皮肤上,挤去残脐内余血,用3%碘酒消毒脐带断面,最后用开叉纱布包裹残脐并用绷带卷缠绕腹部包扎固定。特殊脐带夹:将脐带夹放入V型凹槽,白色夹距离婴儿脐轮处0.5cm,切勿夹到婴儿皮肤,拇指按压婴儿夹和母亲夹使其完全闭合,推动夹子,切断脐带,脐带过粗,脐带胶质多脐带发育不良者,不易此操作。

B组:特殊脐带夹: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端脐根部附近,在脐轮0.5-1.0cm处离断胎儿的脐带,对夹断面进行消毒,最后利用脐绷带工具对伤口包扎,1-2天后可将脐带夹取下。

C组:特殊脐带夹+气门芯:在距离根部大约5-8cm处,采用2把血管钳将其夹住,先利用气门芯套上靠近脐根部的一把,然后可在两把血管钳间将脐带剪断,使得脐带逐渐靠近平脐轮,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根部附近,脐带夹夹住离脐轮0.5-1.0cm处,对夹断面进行消毒,最后利用脐绷带工具对伤口包扎,1后可将脐带夹取下。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三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三组脐带脱落时间

由表1可知,A组1-5天脐带脱落时间的例数为13例(9.55%)、B组14例(11.66%),C组126例(88.73%),可见C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B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

3.结论

3.1气门芯结扎

操作起来较为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但脐带脱落的时间较长,一般均需10天左右,甚至有20天都未脱落者。

3.2特殊脐带夹

特殊脐带夹是一种新型断脐工具,目前省市级医院均在使用。它不仅能缩短脐带脱落时间(7天内脱落),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等并发症优于气门芯,而且操作更简单,更能防止断脐时的血液飞溅,保护医务工作者,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夹子距离脐带0.5cm,离胎儿腹部皮肤较近,夹子活动度不大,易摩擦新生儿皮肤,造成过敏。脐带过粗,脐带胶质多脐带发育不良者,特殊脐带夹不易夹稳,如用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不易松脱,可以避免了。气门芯可以不断的收缩夹紧脐带,特殊脐带夹夹住脐带,加速了脐带的脱水干燥,缺血坏死,并且有一定的重力作用牵拉脐带,所以加速了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5天以内,并且利于脐带的护理工作,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等并发症,夹子距离脐带1.5cm,离胎儿腹部皮肤较远,夹子活动度稍大,不易摩擦新生儿皮肤,减少了并发症。本次研究中,A组1-5天脐带脱落时间的例数为13例(9.55%)、B组14例(11.66%),C组126例(88.73%),可见C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B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目前为了方便脐带护理,减少脐带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都希望新生儿脐带能够尽快脱落,特殊脐带夹+气门芯两种方法结合是目前比较优宜的断脐方法。

综上所述,特殊脐带夹+气门芯可缩短脐带脱落时间,有效减少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春怡,张铮.脐带剪断器SCC23应用于新生儿断脐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35-37.

[2]李雅岑,叶彩眉,张庆喜,等.应用脐带夹与气门芯套扎断脐的效果比较[J].护理与康复,2012,11(9):845-846.

[3]王芳,潘名娥,童宝琴,等.特殊脐带夹和气门芯用于脐带结扎的效果比较[J].护理与康复,2013,12(2):137-138.

[4]刘春利,贺艳丽,杨荣.自制脐带帽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523-3525.

作者简介:

李爱萍(1976年11月-),汉族,呈贡,主管护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护理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李爱萍 王之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特殊脐带夹+气门芯在新生儿断脐中的应用论文_李爱萍 王之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