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茴香的栽培_茴香论文

小茴香的优质高产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茴香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茴香别名小茴、谷茴、香丝菜等,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t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之功能,用于胃寒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疝痛、食少呕吐等症。

1 植物学特征

株高0.6~2m,全株无毛,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具柄,卵圆形至广三角形,3~4回羽状分裂,深绿色,茎下部叶柄基部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无总苞或小总苞;花黄色有梗,花瓣5,倒卵形,先端内折,子房下位;双悬果卵状长圆形。

2 生物学特性

小茴香原产欧洲,属1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仅150天左右。我国南北方均可种植。在我国南方可宿根越冬,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潮湿、凉爽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有耐瘠薄、耐盐碱、耐连作、抗旱等特点,适宜种植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沙壤和轻沙壤土上。

南方栽培茴香可分秋播和春播,播种后10~15天出苗。秋播9~10月,花期1~2月,果期3~4月;春播3~4月,花期6~7月,果期8~9月。

3 栽培

3.1 选地整地

选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细耙,精细整地,使土壤细碎、平整,并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做成宽1.5m的长厢(畦),两边开沟以利排水。

3.2 繁殖

以种子繁殖为主要繁殖方法,亦可分株繁殖,但分株繁殖植株易老化,产量低、质量差,故一般不采用。播种前用磷酸二氢钾8000倍液浸种10小时左右,穴播、条播均可。穴播按株、行距30×30cm开沟,穴深约6cm,每穴播种子10~15粒,播后用细土将种子盖住即可,并盖稻草保湿、防风等,以利于小茴香出苗整齐。条播按行距30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覆细土并盖草。亩用种量穴播为0.7~0.8kg,条播为1.2~1.5kg。

3.3 田间管理

3.3.1 间苗 秋播由于气温渐低,播后需8~12天出苗;春播需5~8天出苗。穴播,当苗高5~6cm时进行第1次间苗;苗高10~12cm时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苗高20~25cm时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条播,每隔10cm左右定苗1株。如有缺苗,可带土移栽,以补齐苗。

3.3.2 中耕除草 小茴香在整个生育期中都可能受杂草为害,因此,除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从幼苗到果实收获整个过程,视田间杂草情况及时拔除。中耕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小茴香的生长。幼苗期茎嫩而细弱,松土时宜浅,以后各阶段可稍深些。

3.3.3 肥水管理 小茴香较耐旱,对水分比较敏感,大水漫灌易导致小茴香根系变黑而烂根死苗,故水分管理亦是小茴香整个生长发育期重要的一环。苗期要少浇水,表土见干时再浇水;营养生长期要适量浇水;生殖生长后期则要勤浇,同时要注意防涝。小茴香全生育期为150天左右,因此,做好各生育阶段的施肥是保证小茴香优质高产的关键。施肥要掌握前期控、后期促的原则,即蹲小苗、促大苗、形成壮苗。生长前期以长叶为主,要追施氮肥壮苗,以满足后期生殖生长需要;中后期,小茴香处于生殖生长阶段,要增施磷钾肥,每亩(667,下同)追施磷酸二铵20kg或三元复合肥30kg;开花现蕾期间可用2%过磷酸钙根外追肥2~3次,以提高果实产量。

3.3.4 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主要有金龟子、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可用毒饵诱杀或喷雾氯氰菊酯或敌杀死2500~3000倍液防治。黄凤蝶为害茎叶,在害虫幼龄期喷施B.T.乳剂3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杀除,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开花前期,主要有蚜虫为害,可用扫蚜清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1次。黄翅茴香螟为害果实,可用7216微生物杀虫剂粉喷撤防治。病害主要有灰斑病和霜霉病。灰斑病危害植株茎叶,除播种前可将种子在50℃水中浸种3~5小时再晾干播种外,可在发病初期喷施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1:1:120倍式波尔多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防治。霜霉病易在多雨年份发生,可喷施粉锈宁或百菌清1次,每亩用药量约25mL。

3.4 采收

小茴香以果实入药,商品用小茴香以淡绿色为上等。当果皮由绿变为黄绿色且呈淡黑色纵线时便可收割,除留种地块外收获不能过迟,一般要在完熟前7~10天收获。小茴香花果期长,边开花、边结果、边成熟,故最好分批采收。秋播一般在次年2~3月、春播则在同年9~10月即可采收,过早或过迟采收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时遇雨易使茴香发霉变色,所以最好选择晴好的天气收获,以利于收回的小茴香及时风干。

联系电话:0432-6513069

标签:;  ;  ;  

优质高产茴香的栽培_茴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