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服务业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文化产业论文,服务业论文,对策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5;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9)02-0134-04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大量事实证明:许多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产业、银行卡产业、生物工程产业、光电一体化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等,都是抓住了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以新的理念制定了发展战略而一举崛起。跨入21世纪以来,信息服务业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信息产业规模达到42 457亿美元,同比增长9.10%。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产业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36.4%下降到了35.7%,而以数字内容产业和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服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得益于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和无线网络的逐步成熟,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明显加快。2006年全球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达到4 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0%,大大高于整个信息产业的平均增幅。
全球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地研究这种重大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背景,制定新的战略思路和发展举措,是中国文化产业乘势而上的重要条件。
一、要利用信息服务业的平台,打破传统文化产业门类之间的界限,促进文化内容的流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以生产文化价值为核心的经济门类,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产业,而且许多产业之间有比较严格的划分,譬如说纸质传媒业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电子传媒业包括广播、电视等,户外传媒业则有路牌广告、灯箱广告等。各大媒体产业部门分别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其特定的流通渠道与流转环节形成各自不同的价值链。如出版物大都限于纸张实物分销的形式,通过发行部门进入批发和零售店,电视则利用了单独的信号传输网络。各大媒体产业部门之间是一种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有各自分割的市场领地,处于非竞争关系之中,如报刊邮递和零售网络与电视广播网络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竞争只是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在传统媒体产业分立的情况下,各产业部门中也曾有过一些大公司从传统经营角度追求不同业务的融合,但这些业务融合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技术融合的基础。在没有相应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所实行的纵向一体化业务融合是强行拼凑的,被称为无生命的拼凑。
但是,由于信息服务业的崛起,使得传统产业的界限迅速地被打破,现在的绝大部分文化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声音、音乐、表演等,都可以被转化为0和1的表现形式,而且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之间,快速地转移。比如说网络上的内容,可以迅速地转化为广播的内容、电视的内容、报刊的内容,也可以转化为街头广告和移动广告的内容。这就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的生产力,使得过去那种条块分割、纵向阻断的产业运作形式,以及产业链的构成,变成一种网络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中心,而是以若干个网络结点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内容的创造和延伸的形态,从而极大地便利了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所以,今天许多娱乐和媒体文化产业的跨国公司,譬如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都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多个领域的传媒和娱乐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全球看,恰恰是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和市场容量迅速地增长。这是中国文化产业推动体制创新,解放生产力的重要契机。2007年全国第一个融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的集团——成都传媒集团率先成立。它充分发挥了信息服务业平台上跨媒体合作的优势,实施成都商报、33频道、环球资讯频率、全搜索网站四种媒体形态的合作,四种媒体形态在品牌、渠道、信息、广告等之间进行互动,集团内部形成数字化内容开发的“大厨房”和“总调度”制度,共享市场营销的网络,覆盖了省内外的广阔市场,大大提高数字化内容的使用率和收益率。
这样的跨媒体集团,可以利用资本和人员的优势,开发影视剧大制作项目。成都传媒集团把原来的电视台的一个部门电视剧制作中心改造为成都传媒集团先锋影视公司,集团作为投资方和出品方之一,联合中影集团、英皇集团和紫禁城影业共同拍摄电影大片《赤壁》,引起观众热烈反响,在国内外的影视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效益。《赤壁》(上)上映仅仅第二周,在中国内地票房达到2.077亿元,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也打破了2007年暑期档进口大片《变形金刚》14天过2亿元票房的纪录,①另有成都传媒集团投资的《张居正》、《龙的传人》、《一品天下》等影视剧已经完成或正在有条不紊地筹拍之中。他们开发了全球营销项目。该集团借“可口可乐”全球换包装的机会,在百事大中华区发售“成都印象罐”,在宣传成都形象的同时,使得集团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己的品牌化和多元化战略。他们开发了期刊整合项目。将集团所属的期刊资源进行融合,成立了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推广,面向全国打造“先锋”系期刊品牌,推出的《榜样》、《评论》、《慈善》、《超级粉丝》、《成都客》、《高尔夫》等期刊均已上市,从成都向省内外和全国市场逐步推广。他们也开发了电视购物项目。集团经同韩国CJ家庭购物等有关企业公司进行了合作洽谈,正在进入新的市场空间。②
二、要利用信息服务业的优势,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形态,打造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组织形态
这种新的文化产业形态是以信息服务业的技术为载体,以信息化的文化内容为实质,以信息化的服务手段为拓展。在数字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今天的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手机短信、楼宇液晶电视、公交移动电视、3G或4G即移动声讯和移动音像服务等,都使用同样的混合多媒体技术进入互联网。在其原有媒体上完全不同的产品在互联网上看起来往往都类似。另外,受单位容量扩大的影响也会使服务内容发生结构重组。万维网可提供实际上无限的数字频谱,并消除印刷、邮资与分发成本,大大降低了准入壁垒,从而使服务内容制作大大增加。多媒体经营者与产品,以及新的订购与广告规定及编辑手续的出现,可能导致一个机构重组的全球内容服务业。
比如:一种媒体、娱乐、广告和电讯的“混血儿”——移动数字电视,最早出现在公交车上。早在2001年2月14日,新加坡巴士服务公司的巴士上进行世界首次移动电视节目的播出,作为新加坡走向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个建成全岛DVB-T信号单频网的城市和国家,当时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争睹一快。2003年1月1日,上海也奋起直追,推出以公交车辆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电视商用系统,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二个普及移动电视的城市;2004年2月,上海又推出以出租车为载体的移动电视商用系统,并且迅速地向轮渡、地铁、轻轨列车、磁悬浮列车等扩展,形成移动电视平台,广告收入为移动电视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该业务的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公司2004当年就收入4 200万元人民币,利润为788万元人民币,效益增长很快。从全国看,上海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03%,上海的户籍人口约占全国的1%,但是2006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581.38亿元,占当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5 123亿元的11.35%,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和上海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信息服务业密切相关。上海把这一新型业态作为体现上海科技自主创新的活力,提升科技内涵的信息产业。其增长幅度和规模优势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从2000年开始,上海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营造有利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条件。2000年数字内容产业被上海市政府列入城市信息化发展计划,2005年,《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对扶持从事数字内容产业研发和电子商务等企业,作出了具体规定。200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数字内容产业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营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和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主要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以及电子游戏等产品和服务,是智力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200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上海市的重要发展任务,包括“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等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基地和园区,加快文化功能区域和核心产业基地建设。”
由于上海具有良好的高新技术基础,IT服务业集中,商业环境优越,国际化程度高,而且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颁布扶持政策,建设产业基地,鼓励人才引进,使得上海在数字内容产业的主要分支领域,包括数码互动娱乐业、动漫产业、网络教育业、数字化图书馆业等方面,发展迅速,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2006年上海互联网游戏出版业实现销售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58.8%,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目前国内主要的大型游戏运营商,50%以上都集中在上海,2006年在中国网络游戏运营商市场份额的全国10强排行榜上,有盛大、九城、久游、征途、天联世纪等多家公司的总部集中在上海,而且盛大网络、第九城市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公司在境外上市的先河。这充分说明:敏锐地把握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坚决果断地发展具有信息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新形态,对于一个国际化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何等的重要。
三、要通过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催生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推动科技与文化的共同进步
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在文化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结合中,一开始信息技术是一种先导的力量,但反过来讲,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文化内容的需要反过来又要求信息服务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文化产业应该在文化内容和技术水平、内容生产能力和市场服务系统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和增长中,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这将是中国文化产业在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
近年来,香港数码港在香港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已经成为香港中小型数字化媒体和服务企业的孵化中心,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来打造公共技术平台,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各种数码产品的生产,其中如动作捕捉系统Motion Captor System等提供的服务非常有效。这一公共服务平台,十分适应香港数字化中小企业的需求。再比如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在2005年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称号,在2006年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它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市和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上海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集成了国际先进设备,能够提供集群渲染、后期处理、硬件测评和高端培训等服务,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领先的多媒体企业支援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推介中心(Information expansive release center)。它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多媒体企业开发数码内容产品,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比如:许多中小型的多媒体企业,过去做一个技术含量高的动画片订单,要花整整一星期的时间,现在通过这一个中心,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仅用4个小时就可以高质量完成。这就鼓励了中国多媒体领域的中小企业,能够积极争取国内外市场的订单,在国内外的服务贸易市场上获得有力的一席之地。
比如手机作为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是令人瞩目。1983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部手机,而2005年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20亿户,中国内地的手机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3.93亿户,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12月末,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7286亿户,普及率为41.6%。有人戏称为“天空的拥挤程度正在迅速赶上市中心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手机不仅仅是通讯的工具,而且是贴身而个性化的媒体(也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新浪网在2006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对于3G手机,43.52%的消费者认为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手机视频,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于纸质传媒、电子传媒、户外传媒以及其他综合传媒之外的新媒体,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实现了双向互动和自我选择,而且深得工作一族和时尚一族的喜爱。而今天,虽然还有体制和政策上的诸多瓶颈需要突破和创新,但是,中国三网合一,即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三网合一”使传统的广电网与电信网都可以改造成功能更全面的新网络,随之产生了业务融合的可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铺设光纤的成本大大降低,IP技术的运用日益成熟,网络改造的成本降低了;数字技术的运用使高清晰电视所要求的带宽相对降低。对传统的电信网络而言,使用新的接入技术改造后,宽带不再成为其传输广电节目的障碍,而IP技术的运用,使点播可以以自动寻找地址的方式进行,同样可以达到广播方式那种同时向千千万万个用户传输的效果,从而使电信网可以同时承担电信业务和广电传输业务。从国际大都市上海到西部中心城市成都,“三网合一”带来的变化,将使现有网络经过改造后,功能得到扩充,可同时兼容传统的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功能,是网络功能的融合。
新兴媒体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摩根斯坦利在2008年上半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培育全球最大的媒体市场(见下表)。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中国信息化的普及,以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媒体市场增长的速度和潜在的需求是惊人的。
可以预测,中国媒体在经历了用户市场的快速扩张之后,必然会带来对媒体内容的大量需求,这就必然推动中国的文化生产力获得又一次巨大的增长,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大量产品和服务。从战略的意义上看,通过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催生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创造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推动科技与文化的共同进步,将为21世纪的中国文化产业增添强大的引擎。
四、要通过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以有力的文化服务网络来覆盖广大的国土,加快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
从2000年开始,中国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这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又一杠杆。西部地区国土总面积68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6%;人口3.7亿多。西部的特点是:(1)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聚集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2)乡村人口比重最大,消除“二元结构”的任务最为艰巨;(3)文化结构多元,居住着中国50多个少数民族;(4)地广人稀,经济联系不便;(5)地处长江、黄河等多条重要河流的上游,是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带;(6)能源、矿产和其他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远景。从纵向对比看,2005年中国西部12省区GDP总量年比2000年翻了一番,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总量仍保持较大差距。这一差距在文化产业的比重方面也体现出来。中西部许多地区,其发展战略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整治,先低层次引进,再逐步淘汰的陈旧模式,而是要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使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形成并驾齐驱、融合互动的发展态势。而发展文化产业正是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说,靠近沿海港口,享有海陆空交通便利,靠近主要的市场中心,是降低生产成本,吸引要素集聚,建立文化产业中心的必要条件,那么,在信息化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要素快速流通的“扁平的世界”,地理空间不再是成本和效益的决定性要素[1]。中国的中心城市,即使不处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有可能利用信息服务业的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加强服务、改善基础设施等手段,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产业为重点的数字化服务业,在数码互动娱乐业、动漫产业、网络教育业、数字化图书馆业等率先突破,成为向西部地区乃至国内外提供大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中心城市,拉动中国西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这对于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目前的产业布局看,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分别在上海市、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等设立了30多个动漫网游产业基地,其中动画制作基地15个,并且在税收、房租和产业扶持基金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和给予具体扶持。2006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体规模达到140.7亿元,2007年中国国产动画片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19万分钟。中国动漫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北京地区、四川成都地区和湖南长沙地区等的基本格局。
以成都为例,这个中国西部的产业重镇按照“一基地、两中心”(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以高新区为载体的数字娱乐研发生产中心、以科技一条街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娱乐消费体验中心)的建设要求,推动数字娱乐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都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火炬计划数字娱乐产业基地”,被信息产业部宣布为“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成都市共有数字娱乐相关企业60余家,基地内全年将有60多项产品投入运营或收费,完成销售收入将超过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约30亿元。根据成都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将逐步形成以高新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主要依托的中国数字娱乐产品制造中心和以成都科技一条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数字娱乐体验交易中心。根据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的规划布局,成都市区内将建立4~5个动漫游戏创意展示园区,展示基地研发生产的动漫游戏相关产品,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与前沿的动漫科技亲密接触。
由于成都市享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荣誉,科技创业和人居环境在中西部名列前茅,所以成都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平台,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入驻。比如法国Gameloft公司正式入驻成都市高新区数字娱乐软件园,投资注册全法资手机游戏公司。这标志着欧洲头号游戏研发商开始向成都数字娱乐产业进军。成都公司是继上海、北京公司之后,Gameloft在中国设立的第三家分公司,主要从事手机游戏的外包业务,承接欧美游戏市场订单,完成在网游、PC、PS2等游戏平台上的游戏移植,开发最新型手机游戏。Gameloft是世界领先的手机、PDA、数字电视及电视游戏软件开发商、出版商,在欧洲游戏业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有利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把握全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将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强大动力。
注释:
①参看《成都商报》2008年7月20日报道。
②参看《在探索中发展》,人民网2008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