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冠
41052619781202XXXX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这也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品质。由于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通过科学、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查,掌握地下水的结构及可能会对工程地质带来的危害,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因此需要重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问题;建议
引言: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所以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去更好的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的勘察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且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引进国外先进的方法经验及勘探设备。因为只有在得到准确的数据后,我们才能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问题做出相应科学合理的预判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1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探究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入手,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与归纳,了解到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表现为水位地质问题对岩土存在的影响。由于岩土具有水理性、渗水性、崩解性、给水性、胀缩性等特征,当岩土在水的作用下,本身性能发生改变时,将导致工程土地出现地质问题,如裂缝、沉降等,从而影响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知水文地质问题导致岩土工程形成为危害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地下水位上升危害。即,当地下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将对附件土壤性质产生印象,严重者产生沼泽形态,出现盐碱化现象,从而对工程产生腐蚀效应,严重影响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变化(强降雨)、人为操作(地下水的不科学利用)等;(2)地下水位下降危害。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当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根据工程实际水文条件,进行地下水资源不科学应用时,很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问题的产生,从而导致地面出现地裂、塌陷、下沉等问题的产生,影响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3)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危害。当地下水位出现反复升降问题时,将导致岩土出现不规律的膨胀,是岩土性质发生巨大的改变,出现岩土结构变形,进而引发地裂、地基塌陷等问题的产生。对此,在地质勘察工作中提升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情况来看,在地质勘查中普遍存在工程周围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工作不到位问题,对水文地质的分析缺乏全面性,无法准确判定与了解地下水对岩石土体以及工程建筑的影响。对此,在新时期发展下,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实现水文地质问题勘察工作的贯彻落实势在必行。
2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
2.1地下水位的升降
地下水位反复的升降,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及运营质量安全。地下水位反复的升降主要与自然气候条件及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而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大多是由于人类没有节制、过度地开采利用地下水而导致地下水水位急速下降,从而导致地面出现塌陷、裂缝,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倒塌等问题,这无疑会对建设工程造成巨大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一般是由于连续降雨雨水下渗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有时也会因为城市的供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发生泄漏而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会导致膨胀土出现胀缩、湿陷性黄土产生湿陷、盐渍土产生塌陷等一系列导致地基土性能变差的现象,从而对建设工程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2.2对岩土体的水理性质分析不明确
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地基岩土体的水理性质进行详细分析。岩土体种类繁多,有的透水性好(比如砂土、碎石土),有的透水性差(比如粘性土、完整的岩体),有的吸附水的能力强(比如红粘土),有的吸附水的能力差(比如砂土、碎石土),有的遇水易软化(比如粘土岩、泥岩等软质岩),有的遇水不易软化(比如灰岩、花岗岩等硬质岩),有的遇水易产生化学反应(比如灰岩等碳酸盐岩),岩土体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岩土体受这些水理特性的影响极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果在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未对岩土体的这些水理特性予以重视或提前预判做出预防措施,即使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问题,那也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3防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造成影响的相关建议
3.1明确勘察的标准及要求,学习相关制度
工程地质勘察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且内容十分复杂繁琐,是一项对专业性有极高要求的系统性工作。我国在工程地质勘察方面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及规范,但就目前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来看,很多勘察人员对规范和制度根本不够了解,单凭过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实施勘察工作,很难处理好水文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无法保证。工程勘察人员必须要对相关的标准和规章制度进行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术,熟练运用先进的勘察手段,提高勘察工作的整体质量。
3.2将地下水状态调查工作做到位
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中的核心环节就是调查地下水状态工作,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地下水的种类、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变化规律、水位变化幅度以及腐蚀性情况等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施工单位确定基坑施工的具体方案以及合理选择建筑的材料。除此之外,地下水状态调查还能对基坑突涌以及管涌灾害的发生起到预测的作用,针对发生可能性的情况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以上问题造成严重的损失。
3.3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及监督
根据相关的分析可以看出,水位的升降以及变化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所以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对地下管道等设施进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渗漏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修复。组织监察小组对于矿场以及厂房进行调查,严格杜绝违规抽水的现象,以防地下水位下降对建筑物和其他工程造成威胁。
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带来新的课题,工程师们愈发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近些年不断出现工程建设方面的地质灾害事故,这敲响了人们重视水文地质问题的警钟,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研究,保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永闯.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7(21):199-199.
[2]王立宝.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2064-2064.
论文作者:刘红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水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工作论文; 水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