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萍[1]2002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已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全国人民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作为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却存在严重的失信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围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本文第一部分对诚信的内涵进行分析,指出诚信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诚信问题自古就有,并被重视。同时还将诚信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对诚信、企业诚信、企业诚信建设的涵义进行了介绍。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搞好企业诚信建设对企业本身及对社会的重大意义。搞好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立足于世界舞台的根基;搞好企业诚信建设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信用互动、可促进市场经济走向完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本文第叁部分对企业诚信现状、后果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我国企业失信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主要存在的制假贩假、不守合同、恶意负债等失信行为,已压缩了人们正常的消费需求;致使资金得不到充分的运用,投资萎缩;妨碍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妨碍了我国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导致市场信号扭曲,影响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我国企业失信的原因有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不成熟、政府职能转化不够、法律体系不完备、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大众信用观念的淡薄等方面。 本文第四部分对如何塑造企业诚信进行了探讨,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守信意识;健全法律体系,增强法治保障;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价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企业主体功能的发挥。
何虹[2]2004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文中指出在大力发展经济之际,如何倡导有信用、讲诚信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保证政府机关的信誉权威、企业发展的稳步前进、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显得特别重要。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加强诚信建设进行探讨。
刘恩泽[3]2016年在《论社会主义商业诚信道德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的商业经济大环境当中,某种商业行为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管是社会主义型社会或者是资本主义型社会,当社会处在比较稳定平稳的时期,一定会有一个影响并引导当前社会商业行为价值观的教育行为。其中主要的行为方式就是全民拥有和谐完整的商业价值观念以及一个有效的行为措施和整个社会大环境都进行道德教育建设。并且持续性地将整个道德教育建设工作完善,使其更完善、更规范、更有效。而这,正是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有力方式。在目前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讲诚信”叁个字已经离“商业化”越来越远,逐渐成为一种稀有的资源。同时也因为我国有着比较独特的国情和悠久的文化背景,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缺失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而这种缺失尤其表现在商业方面,它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改善这种现象,也为了能够使中国的商业经济重新回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当中去,我们就要直面地面对诚信缺失的这一问题,并且将这种认知融入到中国的整个商业经济环境当中去。针对不同的商业诚信缺失问题实施不同的解决办法,对其展开深刻地研究,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起到制约和助推的作用,并且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及方式展开新的认知和建设。由于我国尚不存在一套完善的市场信用机制,使得金融机构在应对较为恶劣的失信行为时无章法可循,这样不但会助长失信主体的违规意识,为正常的市场运作带来不良的风气,而且会一定程度地削弱信贷机构的约束力。然而,市场信用机制的完善是一场持久战,短期内难以甚至无法实现,那么就需要从最基本的市场道德与诚信教育入手,将信用等级优劣的影响灌输给企业及个体商户,使其在创业之初乃至成熟期均处在积极向上的道德准线上,引导各商业主体形成自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警线,从根本上提高信用主体的道德素质,从而就能使其信用行为附带上了相当程度的自我约束。总而言之,市场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施能够为我国现阶段的商业经济悬挂上厚重的信用砝码,也一定程度地引导着市场道德伦理的形成。
梁萍[4]2006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问题》文中提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缺失问题非常突出,它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和体系,加强社会的调控机制,强化市场的监督管理,来实现建立诚信社会的目标。
邓桂兰[5]2006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诚信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诚信缺失既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导致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和完善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涵盖全部企业的社会诚信体系;强化企业自身诚信制度,积极打造企业诚信品牌;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黄明理, 刘小华, 张秀芹[6]2009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诚信信仰危机呈现主体多元化、原因复杂化、手段科技化等特点。这一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诚信的制度保障不健全、政治生活中实事求是作风缺乏、诚信教育运动化和个人利益本位化。因此,当前需要进行诚信信仰培育。本文认为主体深刻把握诚信对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价值和社会建构,充分体现善恶因果律的合理制度机制是诚信信仰培育的基本路径。
倪中莉[7]2007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步显现。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世界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非伦理行为。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诸多不道德现象进行反思和借鉴国外企业伦理研究,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试图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伦理建设问题作以论述。本文在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从我国中小企业伦理现状出发,论述了中小企业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产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关于中小企业道德失范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淡化和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伦理文化缺失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欺骗广大消费者、企业内部的诚信危机、企业逃避债务严重等。社会责任淡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淡薄、雇员工作环境恶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伦理文化缺失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排外倾向严重、不关注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企业伦理道德被忽视等。从对企业自身、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叁个方面阐述了道德失范的危害。中小企业道德失范的原因,着重从市场体制不完善和法制不健全、价值观念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两个方面论述建立逐步完善的中小企业伦理体系的现实途径。在内部建设上,强调了企业要树立诚信的伦理理念、有社会责任感、塑造优秀的企业伦理文化来加强企业的伦理建设;在外部建设上,从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等叁个方面进行论述。
未潮坤[8]2011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的任务之一是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哲学的透视和剖析,并对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诚信缺失。体现为:一是信用危机,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诚信价值的认识模糊,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失信行为;二是信任危机,表现为人们对任何事都持怀疑态度,缺乏安全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对以诚实守信为特征的经济诚信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但是,在社会上又不断出现失信现象。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社会对诚信有着极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社会对诚信的有效供给却极为有限。那么,何为诚信?为什么会有失信现象发生,为何会有诚信悖论?诚信在市场经济中有何作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市场经济诚信。首先,揭示诚信的本质及其特征,然后,分析市场经济对诚信的诉求。最后,分析了市场经济诚信的基本要求,即诚实、守法、守约、守时等。第二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缺失的各种现象进行列举、剖析,并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第叁部分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的途径和方法。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本文紧紧抓住诚信问题,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积极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具有实践意义。
朱献周[9]2005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价值》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公民个人、企业和社会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一、诚信是公民
管宪平[10]2003年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其外在规制是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备,其内在的约束机制是社会信用。于是,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道德经济,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可是,我国社会特别是经济领域广泛存在的失信行为,不仅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削弱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信心。因此,培育信用观念,加强诚信道德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前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D]. 张翠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J]. 何虹.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论社会主义商业诚信道德的建设研究[D]. 刘恩泽. 吉林财经大学. 2016
[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问题[J]. 梁萍. 中州大学学报. 2006
[5]. 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诚信建设[J]. 邓桂兰. 湘南学院学报. 2006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J]. 黄明理, 刘小华, 张秀芹.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
[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小企业伦理建设[D]. 倪中莉. 重庆师范大学. 2007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建设[D]. 未潮坤. 新疆大学. 2011
[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价值[J]. 朱献周. 商场现代化. 2005
[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J]. 管宪平. 改革与战略. 2003
标签:伦理学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商业分析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企业信用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经济学论文; 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