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之我见论文_田艳君

中考数学复习之我见论文_田艳君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 田艳君

如何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四年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结构化;如何加强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下面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谈谈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过三关”:过法则、公式、定理关,完整背述,灵活应用。过基本方法关,对课本中例习题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要掌握其方法与步骤。过基本技能关,灵活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建模思想等。

具体操作方法是:

1、依据《大纲》的要求,紧扣教材,不拔高,重基础,调动起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2、配备恰当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否则中差生、特别是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

3、在复习几何时,着重训练学生对定理的“三会”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几何语言),三者之间转化运用。

在这一阶段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能脱离课本,要把课本中的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2)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好高骛远。抓好课本上的原题和基础题的改造,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3)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定期检测,及时反馈。对完成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快、准。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 提升能力

第二阶段复习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也就是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达到再提升的目的。第二阶段复习用专题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考试说明》和考题形式,我把专题归纳为①化简求值题②图形变换操作题③二次函数综合题④统计与概率综合题⑤一次函数实际应用题⑥几何综合题及动点问题⑦方案设计题⑧学科综合题⑨开放探究题⑩规律探索题等。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逐一训练。在训练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与应用,让学生形成应试技巧,为模拟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操作方法是:

1、以专题为单位,以导学案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的专题,进行一一突破。

3、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线相结合,交织成知识网,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专题解决,切忌面面俱到,重要处要狠下功夫,舍得投入精力。

5、以题代知识,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多给学生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把握一个度。

在第二阶段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1、专题编写一定要有代表性,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2、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常会出现会而不对,会而不全的粗心、马虎、误解题意的错误时,要把学生做错的题目认真研究,找到根源,把所有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就能取得好成绩。

3、专题复习是学生提升成绩的最好阶段,问题解决的最好的办法是以题代知识,以训练思维为主,做到稳扎稳打。

4、还应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弄清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弄清它们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深入一步。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以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为主,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前两阶段的复习下,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过关,基本方法已经掌握,这一阶段是对前面两个阶段复习的总结。

具体操作方法是:

1、综合训练时,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贴近中考模式。及时批阅,趁热打铁,讲练结合。

2、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解决。

3、选准要讲的题,做到少、精,有针对性。

4、训练答题技巧,积累考试经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

5、对优生培养、中等生的提高、差生转化,做好分类教学、分类指导。

在这一阶段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及时纠正答题不良习惯,认真分析错因,把知识、能力两者结合起来,针对考试热点、学生的弱点再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训练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3、在复习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参照评分标准答题,做到容易题得全分,中等题多得分,难题能得分,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

4、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总之,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是一项重大的工程。科学有效的进行复习,才会使学生对数学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才会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以高度发展。在中考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论文作者:田艳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中考数学复习之我见论文_田艳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