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咏梅[1]2004年在《维汉大学生的称赞回应策略: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旨在通过研究维汉学生称赞回应中的语用迁移现象来验证Giao的“语用与话语标记假说” (2002)。对称赞回应中的语用迁移现象做过研究的学者并不是很多,但即使在这有限的学者之中,也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声称当来自一种文化的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他们母语中关于称赞回应的语言与社会规则干扰着目的语称赞回应行为的习得。但其他一些学者却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在称赞回应的习得过程中,语用迁移并不起作用。Giao的“语用与话语标记假说”认为当母语中的称赞回应行为倾向于采取拒绝策略(标记性弱),目的语文化倾向于采取接受的称赞回应策略时,语用迁移更有可能发生。而当母语中的称赞回应行为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标记性强),目的语文化倾向于采取拒绝的称赞回应策略时,语用迁移不太有可能发生。 Giao的理论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是他的观察建立在有限的研究资料上,他本人没有做任何调查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同时,引用的研究都是关于英语和其他语言的称赞回应比较(汉语,日语,韩语)。还没有人对维汉的称赞回应言语行为作过这方面的比较。在语际语用学学科中,这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它能够通过对其他语料的调查来证实Giao的理论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本篇论文打算通过分析维汉的称赞回应言语行为来证明他的假说是否可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维汉学生所作的一些访谈,本文作者发现维吾尔族人倾向于接受称赞而汉族人倾向于拒绝称赞。但这还只是比较初步的观点,还需要系统调查数据的支持。因此,本文打算证实两个预设以及两个假说。 预设1:汉族人倾向于采取拒绝的称赞回应策略。 预设2:维吾尔族文化倾向于采取接受的称赞回应策略。 假设1:学习维语的汉族学生会把母语中的称赞回应拒绝策略迁移到维语中。 假设2: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不会把他们母语中的称赞回应接受策略迁移到汉语中。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来证实预设1和预设1。通过访谈来证实假设1和假设2。数据分析显示,Giao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维吾尔文化和汉族文化。研究结果如下: (1) 汉族学生的本族语数据中,38.80%的称赞语回应策略属于接受策略范畴,61.20%的回应策略属于拒绝策略范畴。这表明汉文化倾向于采取拒绝的称赞语回应策略。(2)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维吾尔族学生的本族语数据中,70.98%的称赞语回应策略属于接受策略范畴,29.02%的回应策略属于拒绝策略范畴。这表明维吾尔文化倾向于采取接受的称赞语回应策略。(3)汉族学生的目的语数据中,汉族学生没有采用目的语维吾尔语的接受称赞语策 略,而是和汉语本族语数据一样,拒绝了大部分受到的称赞,因此,学习维语的 汉族学生倾向于把母语中的称赞回应拒绝策略迁移到维语中。(4)维吾尔学生的目的语数据中,维吾尔学生采用目的语汉语的拒绝称赞语策略,拒 绝了大部分受到的称赞。当维吾尔学生用本族语回应称赞时,他们倾向于采取接 受策略,但当他们用目的语汉语进行称赞回应时,他们拒绝了大部分受到的称赞, 这表明,学习汉语的维吾尔学生倾向于不把母语中的称赞回应接受策略迁移到汉 语中。 当Gia。提出他的理论时,他所依据的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的文化只有一个一美国英语文化。他把所有倾向于采取拒绝策略的文化都拿来和美国英语文化比较,并由此得出他的“语用与话语标记假说”(2002)。为了调查Giao的理论是否适用于那些不属于美国英语文化但在称赞语回应言语行为中同样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的文化,作者选取了维吾尔文化来和倾向于采取拒绝回应策略的汉族文化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本族语和目的语的称赞语回应策略,作者发现Giao的理论也适用于维吾尔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称赞语回应策略。因此Giao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王海霞[2]2006年在《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维吾尔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南疆叁地州(和田、喀什和阿克苏叁地州占维吾尔族总人口的73.87%),其中农村人口的比例占80.44%。他们的活动半径比较小,往往封闭在一片片绿洲中,沿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社区情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人口学上表现为人口流动率低、男女性别比低、通婚半径小、早婚率高、离婚率和再婚率都高等,社会行为表现为自杀率低、交际分工性别化、家庭财富外在化、内部认同感强、“面子”观念和宗教观念强等。 在序论中,笔者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在前人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虚拟假设。事实上,有不少学者开始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角度入手(如亲属制度、经济生活、民居等),研究维吾尔族的生活现状,而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文章和专着却不多。笔者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把库车县牙哈镇克日希两村的维吾尔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维吾尔族男性和山东省一个汉族社区(张村)的女性为参照,旨在发现农村维吾尔族女性在其生命历程中,由于角色的不断变换和适应,其行为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力图从性别社会化和社会文化背景中探讨其成因,找到这些行为特征背后的情境化影响因素。 笔者借鉴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瑞克逊(Erik Erikson)的全程发展理论,对维吾尔族农村女性的行为进行分阶段考察,根据当地特点,考虑到“社会心理阶段”,把她们的生命历程划分为四个
参考文献:
[1]. 维汉大学生的称赞回应策略:对比分析[D]. 孙咏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04
[2]. 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D]. 王海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