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负面情绪与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论文_周智飞

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医院 417100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癌切除术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与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肝癌切除术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因子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不良反应、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癌切除术患者积极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个性化护理;负面情绪;术后生存质量

原发性肝癌为临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领域常见病理类型,近年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其病发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手术为临床主要对本病治疗的手段,但受过分担心预后、疾病本身及手术侵袭等多因素影响,患者多有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对护理质量有更高要求[1-2]。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肝癌切除术患者100例,均与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31.2-79.5岁,平均(57.5±1.9)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29例,肿瘤直径平均(6.4±2.9)cm。对照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31.4-79.3岁,平均(57.4±2.1)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2例,B级28例,肿瘤直径平均(6.6±3.0)cm。两组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自愿签署,并排除严重肝性脑病、精神疾病、肝功能障碍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针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密切病情监护;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并发症防范。观察组重视在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

1.2.1 术前个性化护理

(1)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家庭、社会等因素均可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面对因疾病引发的绝望、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加大家庭和社会支持力度可发挥一定的缓解作用。患者入院后,即建立与其的良好沟通,就和谐的氛围进行营造,对心理问题积极疏导,以增强患者信息,对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提高配合依从;(2)健康宣教:针对因缺乏疾病基础知识而有负性情绪或错误认知者,可通过一对一交谈、发放宣传册、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势展开宣教。也可发挥榜样的力量,结合患者病情和自然特征,举同类型经治疗预后良好的案例,以提高患者热爱生活热情,全身心配合治疗;(3)经济问题疏导:因肝癌属重大疾病,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病例,顾虑心理更为严重,故需重视患者困难的解决,尽量节约医疗费用,或帮助其寻求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医保的支持,以消除负性情绪;(4)放疗疗法:可采取散步、听轻松音乐、和亲友交流等方式,将患者注意力分散,紧张情绪放松,强调多参加社会活动,指导深呼吸方法,以属内心压力缓解[3-4]。

1.2.2 术后个性化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需对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至平稳,对腹部疼痛情况密切观察,了解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等情况,及时对敷料更换。对腹腔引流管明确标识,保证引流通畅,对引流液的量、性质、色细致观察,记录24h尿量,引流袋需及时更换。建立正确饮食行为,协助下床活动,并做好引流管的保护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状况评估,正常:<50分;轻度焦虑、抑郁:50-59分;中度焦虑、抑郁:60-69分;重度焦虑、抑郁:≧70分。(2)生存质量: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不良反应、心理功能方面,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理想。(3)并发症率:对比两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并发症率。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如心理状况、生存质量评分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

观察组肝癌切除术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s,分)

注:*P<0.05。

3 讨论

肝癌切除术患者因过分担心病情,有焦虑、抑郁等严重负性情绪,重视在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保障获得良好预后价值显著[5-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引入个性化护理模式,首先,重视在术前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可为各项护理内容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行健康宣教、经济问题解除及应用放松疗法,可着力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提高其遵医依从。术后重视并发症的防范及病情密切观察,以保障临床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肝癌切除术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因子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不良反应、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针对肝癌切除术患者积极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琴,庞永慧,叶甲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3):193-195.

[2]Hagan H,Pouget ER,Des Jarlais DC,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people who inject drugs[J].J Infect Dis,2011,204:74-83.

[3]刘翠花,潘晓梅,潘丽莹,等.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7):910-911.

[4]薛峰,尹继炜,易超.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8):5182-5183.

[5]陈烨,曾群,陈根生,等.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57-158.

[6]朱梅珍,朱燕蕾,叶建英.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10-911.

论文作者:周智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负面情绪与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论文_周智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