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全球化发展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4文献标识码:A
1 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基本背景
新的世纪对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1)从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看,随着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的扩展,科学研究所涉及问题的空间尺度、投资强度和复杂程度都标志着科学研究已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随着涉及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的跨区域的问题和全球问题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在未来的世纪中将会越来越扩大,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普遍方式。这就要求我国的科学研究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把国际合作交流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2)从国内科技发展趋势来看,面向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已经开始进入第三个战略阶段。第三阶段的基本国内背景是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将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要对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的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对科学研究做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内外发展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研究和利用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大趋势,把科学研究领域内国际合作与交流放在战略的位置进行规划和组织,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带动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展和科学信息交流工具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性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将更多地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将不断扩大,全球化将对科学研究的对象、方向、范围、水平,以及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方式以及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科学研究全球化的特点、动因与基本形式
2.1 科学研究全球化的特点
(1)学术论文的国际合著明显增加
1993年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刊物入选论文中,约有一半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共同署名,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论文来自国际性合著。(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学和工程指标(1996).)合著论文数从1981年121000篇(占总数的33%)增加到1993年的195500篇(占总数的47%)。国际性合著的论文数从21000篇增加到52500篇,增长了150%,而相比之下,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在同一时期只增长了20%。因此,国际合著论文在论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81年的6%上升到1993年的13%,翻了一番。2学术论文的国际合作在我国同样表现出增长的趋势,据对1991-1998年期间我国学者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统计,在SCI收录的77672篇论文中有21338篇论文是我国学者与外国学者共同署名的,占27.47%。
(2)大科学的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大科学与国家的长远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外交实力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科学研究,不管是大科学设施还是大型综合型研究项目,已成为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组成力量。虽然整个科学领域还分布着小科学研究,但大科学将逐渐占据着科学事业的主导地位。在一些领域中,大科学为小科学提供着强有力的平台。如今,全世界各类大科学计划不下100项,仅美国就30多项,在1991-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R&D预算中占30%。
由于大科学项目需巨额投资,且投资的效益是长期的,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大科学本身的特性要求国际合作,由不同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获益。在西方先进国家的大科学事业发展中,除了财力雄厚的美国主要依靠“单干”外,欧洲各国在有选择地建设自己的个别大科学设施的同时,主要依靠的是国际合作。
在1992年举行的OECD组织部长级会议上,提出设立大科学论坛(Me-
gascience Forum)的建议,这一建议被会议采纳。(注:中国科技信息所译,P181.大科学论坛设立时正是大多数OECD国家经济处于衰退或经济增长缓慢时期。参与建立这一新的机制的各国政府是基于下面一些共识:(1)需要国际合作来克服资助大科学项目的困难;(2)必须共享资源,不仅共享资金,而且共享智力资源,合作有助于相互理解;(3)避免大科学项目不必要的重复。大科学论坛是OECD组织之内的政府间实体,目的是使政府高级官员、来自基金组织的代表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聚集在一起,讨论资助大规模科学项目正在变化的条件。大科学论坛也评论一些科学领域,最初是天文学,之后是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和大陆钻井、粒子物理、海洋学和中子源。在最初三年来的实践中,根据专家会议和咨询工作,大科学论坛取得一些成果。1995年10月,OECD组织部长会议对三年来的努力进行了评价,决定把已到期的大科学论坛延长三年。)大科学论坛的设立显示出大科学的国际合作更加受到各国的重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使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一起交流、讨论科学领域的发展,也使不同国家的政府在一起讨论每个领域的发展机会和挑战,交流和了解各自的现状和想法,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对国际大科学计划,西方国家都在参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如印、巴、韩、泰、台湾地区等等),领域涉及物理学(高能物理学、核物理)、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中子源、同步辐射)、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等等。随着全球性科学问题的日趋紧迫,各国政府对采取多边行动的意愿也在增强。不失时机地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我国科学研究能够在21世纪占有一席之地的必要部署。
(3)人才仍将是未来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当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将逐渐成为生产要素中的首要要素,而知识的载体是人。
科学研究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专心致志探索的创造性的活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活跃的科学思维和高度的献身精神。个人的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科学史上许多伟大定理和发现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许多学科的形成中都是大科学家起到了核心作用。出色的科研领导人还可以带动和影响一批人,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研究群体或学派,在某一研究领域不断做出重大的发现。例如,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卢瑟福培养出波尔等出色的人才,而波尔又带动和影响一批青年人才,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可以说,没有优秀人才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因此,没有与优秀人才的交流也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同行保持密切交流和合作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基本保证,保持科学人才的国际开放和流动是任何研究组织、地区和国家赢得国际科学竞争和获取科学研究所产生的利益的基本保证。
科学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研究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更为重要。培养、利用高水平青年科学人才,同时也要利用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大趋势,通过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吸引外国的科学人才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作贡献,是我们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应给予高度重视战略问题。
(4)科学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成为科学研究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科学研究对象、范围、规模的扩大和研究深度的加强,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地跨越国家的疆土边界,面对全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如南极、北极、海洋、大气、空间。因而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全球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科学研究活动不仅需要自然资源,也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如人才、资金、设施、组织、信息等。人类科学研究活动规模的扩大也使得所需社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资源供给的及时与有效性都将对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强化,促进了科学研究资源国际大市场的孕育和形成,国际科学人才、国际科技资金、国际科学设施、国际科学信息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各国部署和开展本国科学研究活动时都非常重视的资源来源。
(5)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要求科研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
科学研究管理必须根据科学研究活动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科学研究活动从资源获取、资源配置、研究项目、研究机构、研究设施、研究成果、成果应用、产权分享等各个管理环节都出现全球化的趋势,因而,科学研究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在所难免。科学研究管理适应科技全球化趋势所进行的调整不是简单地、被动地适应,而必须在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家的科学研究在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显示出更高的效率。
科学研究全球化对科研管理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已经不仅仅是反映在原有的国际科技合作层次上,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在战略层次上进行战略性的部署。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特别是国家基础研究战略层次上的调整与布局,国家级科技计划层次上的调整与布局,国家科技资源配置层次上的调整与布局,以及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层次上的调整与布局。当前,则特别应当注意加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工作,将国际科技合作从配属地位上升到战略层次上来认识,加大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专项基金,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将现有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向外开放,大力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国际科技合作。
长期以来,国家利益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军事和外交等,科学技术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政策。随着科学技术在国家整体发展和国家利益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已经不再仅仅是配合的作用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和重要的转变是:从为了外交的科技正转向为了科技的外交。为此,国家科学研究的管理应当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站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层次上进行部署,并从这样的高度出发研究制定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
2.2 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获得对自然现象规律性的新认识,研究的思路、手段和方法必须跟上世界科学前沿的发展;同时,研究成果必须在国际科学共同体中得到承认;
(2)研究项目的复杂化,需要不同国家的不同知识结构的科学家智力优势互补;
(3)研究活动手段的技术化、特别是大科学研究所需的昂贵仪器设备,使科研成本不断增加,需要不同国家分担成本,资源共享;
(4)有些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涉及到超越国家界限的大尺度范围,必须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互相交流、协作完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通常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考虑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的国际合作: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提高其成功的可能性;充分利用国际同行智力和仪器上的优势或互补性;瞄准具有区域和全球意义的研究课题;扩展国家的研究能力;同其他国家共同承担研究成本和分担风险,特别是大科学项目。
2.3 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基本形式
科学研究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研究内容的全球化(选题的全球化)
许多科学问题本身就是跨地区、国际性的,如海洋、大气、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涉及多国利益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研究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积累全面的数据,并在大范围内进行比较研究。因此,这些研究课题的国际合作是不可少的。对一些涉及到全球利益的研究问题,如对南极的研究、对大洋海底资源的考察研究等都远远超出国家的范围,其战略地位为各国关注。
(2)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手段的全球化
研究内容提出了对国际合作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合作提供了可能。随着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科学研究的信息储备已经网络化、全球化,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适时交流(讨论课题、修改论文等)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可以说,在许多领域,接近科学前沿取决于在世界范围内接近数据基础的能力,尤其是跨学科研究更要求对信息有相当程度的占有、控制和处理能力。信息交流手段的全球化将对科研组织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3)科学研究组织和设施的全球化
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要求高强度的投入和跨学科的、甚至跨国界的有着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思维方式的科学家共同参与。以大科学为例:“分布式的”大科学研究,如耗资巨大的美国基因图谱研究、全球变化研究以及海洋与大陆科学钻探等,是不同专业的、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既要分工、独立又需相互交流、协作地进行工作;“工程式的”大科学研究,如美国空间站计划、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的大型对撞机计划(LHC)等,则需要集中建设一个大型装置或设施,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装置开展相对集中的科学研究。对这类大科学工程,需要从预研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合作,往往是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完成的,即使是象美国这样财力的资源大国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共同承担费用和风险。
(4)科学研究资源的全球化
科学研究的资源中最重要的是科学人才和研究资金。科学研究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也使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包括不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年龄结构和思维方式等等。科学发展之迅速使得满足科学研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人才的素质、水平和成本导致国际科技人才大市场迅速形成,跨越了一国一地的地理范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资金来源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科学研究的规模不断扩大,维持现代研究体系的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大科学项目,投资规模之大,已不是一个国家所能承担的。巨大的项目往往要求更多的资金来源,并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风险。分担科研成本和风险、成果共享是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前提。长期以来,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西欧,其中的基本动力是西欧希望保持其在某些科学研究领域(高能、核能和空间研究)的前沿地位和地域特点,而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单靠某个国家是无法承担的。如今,谋求分担成本、资源共享已成为国际普遍流行的做法,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惯例。一个实验室或研究组获得资金的能力反映了他们学术上的水平,对外国资金的获得也反映出其全球化的程度和水平。
(5)科学承认与评估的全球化(包括立项、成果以及机构)选题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评估机制的全球化,例如,科学基金制中同行评议的外国同行参与(有些国家组成的同行评议中要求必须有一名国外同行的评议意见),科研成果评审的多国机制,科研机构的跨国、跨学科评估等等。同时,科学研究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必须通过国际性的承认才能被科学共同体认可,要想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就要求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出必须拿到国际性的媒介(如国际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等)去公开发表,必须得到国际同行的引用。脱离开国际同行,自我封闭起来评价是不行的。要想获得科学界同行的承认,就必须全球化。
3 我国科学研究全球化的现状
3.1 我国科学研究全球化的态势分析
(1)我国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可以反映在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人数的不断增长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经费来源,这一重要的经费渠道中用于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的绝对量及其占基金总额的比例都逐年提高。“八五”期间,国际合作交流经费有了更大幅度增长,从1991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2900万元。1996年国际合作交流经费占基金总额的比例已超过5%(增长情况如图所示)。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的国际合作总规模一直呈现着增长的态度。在“七五”和“八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总体规模分别是29530人次和33881人次。
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规模的扩大,在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保持一定的规模、提高国际合作的水平和质量应该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八五”后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适时提出了进一步开拓渠道,提高国际合作的水平和质量的工作方针,并及时提出了今后国际合作工作要从数量管理向质量管理过渡、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的工作思路。
(2)不同合作主体在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政府组织的和民间自发的合作具有不同的特点,两者间形成互补的关系。我国主要负责科学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政府部门包括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以及相应的宏观协调管理部门包括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政府部门的功能主要在于:指导和规范国际科技合作;签署和发展双边协议;制定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组织和协调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对一般的民间合作进行宏观管理。
政府组织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集中在有选择的重要领域,一般是投资高、难度大、周期长的重大项目。例如,1979年我国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签署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以来,执行顺利,至今已四次延长。在该协议支持下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成功,成为中美两国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由此,我们在高能物理学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合作。如,1994年中国科学院与日本科技厅签署了“阐明沙漠化机制合作研究的实施协议”,双方共有20多个研究所参加了这一合作项目。这是中日科技合作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双方共派学者近三百人,在沙漠化研究方面有许多重要发现。
在我国,研究院所和大学等基层单位在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依靠研究所的学科集中和专业优势(尤其是开放实验室),可以和国外重点的对口科研机构建立持久而广泛的关系。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专业对口单位的交流。双方对专业发展方向、学科特点优势以及设备情况都比较熟悉,有利于各方面配套衔接和深入开展合作研究,也便于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及时进行交流;(2)利用研究所的科学家群体优势,围绕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对有关的国际会议和合作项目给予重点支持;(3)对口定向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因此,基层研究单位的优势在于可以全方位地和某一国外对口单位进行合作,主要做法是: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学术带头人互访;互相培养学生,联合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联合举办研讨会国际会议,等等。
研究者之间自发形成的交流与合作,始终是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家个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始于双方经常性的联系,彼此熟悉对方的学术观点和工作成绩,容易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因此,科学家个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伙伴进行合作,也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费用,在一些前沿问题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科学家个人自发合作具有很大的活力。科学家个人之间的合作容易发展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于同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在课题选择、研究兴趣、经验和占有资料上各有侧重、各具特点,长期与国外同行保持稳定交流与合作的科学家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所需的不同信息,并能增强申请项目和组织合作的能力。科学家个人之间的合作工作是组织国家级合作项目的基础。目前,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一些国外团体资助下的合作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
(3)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学科分布
国外科技政策界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学科状况研究是依据国际上通行标准,按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地学、生物学、生命医学和临床等八种学科分类的(注:参见Michel Leclerc etc.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tween Canada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Science
and Publ ic Policy Vol.19 No.1)。在我国,学科的完整统计数据是按科学研究的管理部门归类的,如国家基金委对学科的划分为数理、化学、生命科学、地学、信息、材料、管理等七类,中国科学院分为数理、化学、生物、地学、技术科学等五类,因此,我们相应的分析是在这两个部门的分类基础上进行的。
在国家基金委的七类学科中,国际合作有如下两个特点:(1)从总体规模上看,数理类项目一直保持着领先水平,各年合作交流项目和累计总量都名列第一位;其次是生命科学类项目,各年项目数和总量数维持在第二位(部分原因是生命科学涵盖的平均领域较广,包括医学、农学等一级学科在内);地球科学类项目和工程材料类项目相差不多,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信息科学类项目和化学类项目则大致相当,分别位于第五位和第六位;管理科学类项目和其他学科相差很大,远远地落在后面,位于第七位(因为管理科学只涵盖有限的领域);(2)从合作研究项目看,1991年至1996年科学基金合作研究项目数量多少的排序,依次为数理科学(356)、地球科学(291)、村料科学(255)、生命科学(241)、化学(196)、信息科学(169),最后是管理科学(28)。
对于中国科学院执行的合作项目,我们以代表科学研究的开放实验室(所、站)(注:开放实验室(所、站)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内外探究人员开放的、在学术上相对独立的研究实体,它包括国家计委在中国科学院内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内其他一批基础较好的研究实验室(所、站)。到1995年,全院共批准建立了126个开放研究实验室(所、站),其中有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3个院开放实验室,2个开放研究所,11个开放野外试验站。)的国际合作做一简要分析。
开放实验室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开展重要科学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定向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它们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除了纳入所属研究所的计划外,中科院还给予优先的支持。如果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则还有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给予的专项经费支持。除此之外,这些开放实验室(所、站)通过国际合作课题也能获得一部分研究经费,这笔经费的使用往往不同于一般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资助形式,其范围也不仅仅限于科研人员短期出访、留学、接待来访等支出。以下是中国科学院各开放研究实验室(所、站)1991-1995年承担国际合作课题的学科分布情况(表1)。
表1 1991-1997年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国际合作课题数与经费数
数学物理 化学 资源环境生物学 技术科学
课题数(个)205 254 443226 268
经费数(万元) 599 13531929
3525 917
从表中的数据情况可知,在1991-1995年五年期间,研究课题数量最多的是资源环境,基本上是一枝独秀,而课题研究经费最多的却是生物学,特别是在1994、1995两年是一枝独秀,超出其他学科很多(见分报告)。和一般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表现差别最大的是数学与物理,它无论是研究课题数量还是研究经费都不多。生物学和资源环境是最吸引国外伙伴的两个领域,投入到这两个领域中的经费最多,占到了总经费的75%以上。
(4)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国别分布
对国家基金委的数据分析表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是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主要九个国家。
3.2 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模式分析
(1)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形式
我国现有的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通常有合作研究、在国内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互访、邀请国外学者讲学和研究等多种形式(注:为了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积极为国家效力,国家基金委从1992年特别设置了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其中,参加国际会议和合作研究是两种主要的形式。这几种形式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功能。
(2)参加国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一种高效的、强化的国际交流活动。国际学术会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系列性、学科综合性强、覆盖面广、能反映相关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如国际统计物理会议、国际晶体学会议、国际催化会议等;一类属于研究领域新、专业性强的有关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生物分子学原理会议。国际学术会议集中反映出相关学科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参加国际会议的一个基本作用是使我们能更快地了解相关学科世界前沿的进展,同时也是为研究成果获得承认、扩大国际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尤其是后一方面,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因为,真正有益的交流是双方实力和水平平等的交流。仅仅去获取别人工作的信息是不够的,只有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发现,并进一步双向反馈式交流,达到相互了解,为今后的合作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平等的交流,了解正在进行的工作和我们之间工作的差别,有利于捕捉研究热点,形成下一步的研究课题。
国际学术会议是专家集中、学术气氛热烈的场所。通过会上、会下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许多科学家自然地开始建立联系。因此,参加国际会议也是科学家建立联系和合作的一条重要渠道。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科研人员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生动的事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的经历。在十七年前,杨福家院士在各方的大力帮助下,适时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正是在这次国际会议上,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被国际科学界了解,并被选为有关国际学术机构的重要成员,从而进一步开拓了合作交流的渠道,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并使他的学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论文选集》(下卷)第293页)
“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参加国际会议的项目呈增长状态。
(3)在国内举行的国际会议
在一个国家举行某个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这一国家在该领域达到了国际学术界承认的水平。同时,在国内举行国际会议,可以吸收国内更多的单位和人员参加,从而使更多的人员了解该领域的信息,掌握该领域的动态,并为国内研究单位和国外建立学术、人才交流和合作关系创造条件。
(4)互访
在我国科学水平欠发达的现实情况下,派遣人员到发达国家进行长期学习和访问仍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科研人员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且在长期互访中建立起来的联系对于今后的合作也是非常有益的。经验表明,我国宜多派高级访问学者外出进行科技合作,一般来说,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清楚国外同行的研究热点、达到的水平及尚存在的问题,得到具体的收获。
(5)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指双方就某一课题进行实质性的合作活动,即双方分担研究课题的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研究某一课题。合作研究是国际科技合作中实质性的合作方式。
合作研究有多种多样的实现方式,如定期交流与互访,互派研究人员到对方定期从事研究,共享数据,共同发表论文等。
合作研究既发生在跨越国界的领域,例如海洋学和气象学,或对几个国家来说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诸如热带农业、疾病控制等,也出现在科学家都感兴趣的领域,例如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是物理类(包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等六个二级学科)的国际合作。这是因为物理学科有如下特点:属于国际前沿的项目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是这些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利用大型实验设备的项目多,这些大型设备是国际性的;不受保密限制的纯科学研究项目多。虽然,核物理、核技术和等离子物理涉及保密性,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加速器物理等学科的研究基本上是纯科学研究,论文公开发表,信息交流通畅,建立合作关系便利。我国在物理学领域有一支较强的研究队伍,并建造了一些大型设备仪器,因此在这方面的合作研究是很有成效的。
象所有的合作形式一样,国际合作研究源于合作双方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先期的交流很重要,它可以加深彼此学术思想的沟通,使双方了解对方的长处,为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也有利于选准后续的合作研究课题。因此,合作研究一般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即从具体有限的课题出发,在合作中彼此取得信任和研究工作初步获得成果的基础上,将合作规律扩大。
合作研究的首要一步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抓住重点,选好双方都愿意开展的项目。因此,国内的研究工作是有效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只有自己有实力,才能吸引对方;同时,对合作对象的选择要仔细,首先是要有高的研究水平,有新的学术思想,做到取彼之长为己所用。国际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长期开展下去。首先应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确定研究内容、选择合作伙伴,实现双方成果的共享。
合作研究的一个作用是,通过优势互补,推动那些国内缺乏条件而对方具有或可以争取条件实现的研究工作,以解决国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最新资料,请外国专家进来讲学、指导;利用对方的先进设备进行研究。
3.3 我国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成效分析
(1)通过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一批大型实验设备的建造 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水平。
我国先进的大型实验设备,如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离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加速器、重水堆冷中子源、遥感卫星地面站等的建造,都与美国、西德、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开展了广泛深入合作。利用这些大型实验设备,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如て-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新核素的合成(铂-202等六种丰中子新核素的合成),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
(2)通过国际合作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的一些大规模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环境项目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成果,例如,中英青藏高原考察、中德冰川考察、中日沙漠化防治等。通过国际合作,我国科学家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例如,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洪国藩,在美合作期间,提出了新的DNA碱基顺序测定法,受到了国际分子生物学界的普遍重视;中科院天文台艾国祥研究员和美国大熊湖天文台合作,在世界上首次进行了太阳局部地区磁场的“日不落”连续观测,这一课题被列为世界太阳22周年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沈阳药学院陈英杰教授领导的“人参抗癌及抗心律不齐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研究工作,通过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两个构效的新规律,这一发现被选为1994年国际人参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叶笃正先生直接倡导的“七五”国家重大基金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研究”于1989年列入中日两国政府间交流协定合作项目之一。该研究揭示了欧亚大陆腹地典型的干旱气候地区陆面过程的基本特征和机理,被纳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3)通过交流信息、思想和技术手段,提高了科研水平的起点
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博采众家之长,从而使我国的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或前沿。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使国内的研究者置身于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中,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所在领域有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恰当地选择科学意义重要并有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课题,以及根据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进展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这样,无论是以国内研究为主,还是通过选择高水平的合作者以利用国际上的有利条件进行合作,都有利于我们的研究保持在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在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上汇集的180多篇论文中,对这一作用的认同程度是最高的。
(4)有利于学科建设
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最初阶段,新兴学科的发展在思想观念、涉及的有关知识、实验设备和工具等方面都需要做许多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吸收和综合国际上的智力资源,促进新的生长点、新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成长。通过积极参与有关研究领域新、专业性强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及时了解有关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促进国内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国内首先开展研究而兴起的新的生长点,通过国际上高水平的同行进行专门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明确有关概念、模式系统、技术路线,并借助国外的技术工具,完成国内难以进行的工作;同时,有目的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样,可以使在国内首先生长出的、有特色的新研究领域健康地成长,避免走到“起步早反而落后”的老路上去。这方面的例子有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研究所的“低能重离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国际合作,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5)改善了实验手段和实验设备
有效的国际合作,不仅可以使我们在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上取得进展,而且还可以将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法向国内实验室转移,建设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和课题组。尤其是在能从国外渠道获得国际合作经费的情况下,利用国际合作渠道,争取对方支持,对建设我们的实验室是很有益的。这些益处包括:一是通过引进实验设备,请国外专家来讲学、指导,安置和掌握先进的实验工具;二是通过在对方实验室工作,利用对方实验室的特长,及时引进最新的信息、技术和图文资料,装备自己的实验室;三是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到国外的有效的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和方法;四是学到对方在研究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和方法,而这仅仅从发表文章中不可能得到。同时,从合作中还会获得双方都获益的新的思想(新动态、新概念和新技术)。除此之外,在条件适可时,双方的合作还可能发展成共建实验室这一新的形式,并在课题的设置、人员和设备的交流、研究生的培养、研究成果的鉴定等方面扩大双方的合作。这方面的例子有大连理工大学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分院合建的中俄高科技联合实验室。
(6)有利于培养青年人才
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带动人才成长是国际合作交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合作交流中对研究水平的关注似乎侧重于眼前,而对人才培养则着重未来,意义更深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使青年科学家在开拓学术思想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获益,并且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汲取整个科学界的学术营养,从而使自身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国际合作交流对于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有多种形式,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生;有针对性地派遣人员到对口单位学习;让优秀青年人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选择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等。(注: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以下两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一是吸引海外青年学者和留学生为国家的科学研究作贡献;二是联合建立研究组织,例如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
3.4 科学研究全球化对我国科学研究的挑战
科学研究全球化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国际科技合作上,与合作伴随而来的是竞争,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研究国际化趋势的加强,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必须紧密地参与到国际性的研究活动之中,而参与国际科技活动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其中,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人才、相应的科技资金和必要的科研基础设施等都是最起码的条件。特别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人才更是重要的因素,而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又需要许多基础条件。发展中国家的大批青年学子流向发达国家求学,学成后又有相当部分留在发达国家工作。科学研究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流失为发展中国家在科学研究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全球科技合作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90年代以来,人类发展所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对各国政府和国际科学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全球生态问题、疾病、人口、资源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只靠少数国家来解决,需要更多国家科学界的参与。这些重大问题的受益者是全人类,许多重大问题相关技术的解决可能带来新的技术标准和巨大的商业利益,如果想分享这些未来的巨大利益,就必须早期介入。国际科技合作中存在着严重的竞争,没有实力(包括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就没有参与国际对话的资格,要想分享未来的知识产权和重大经济利益,就必须动员大量高水平科学界和相应的科研经费,作为一个平等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在国际科技合作的门槛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要想跨越门槛平等地进入国际科技合作的殿堂显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在以往的国际合作中,在真诚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例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科技合作之名行窃取他国经济秘密、宝贵资源之实,偷窃我国宝贵的生物种质资源、考古文物、保密科技资料等的事件不断发生,导致我国一些独有的技术流失,影响到国家科技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军事安全。
科学研究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内科学研究与国际科学研究日益融合,许多研究领域的战略部署不能仅根据国内的情况进行,必须同时考虑国际发展的态势,这可能对国内的科学研究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国内许多科学研究活动的必要性将受到质疑。在一些敏感的科学研究领域,国家将面临两难的处境,即如果不开展这些领域的研究活动,将可能对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如果开展又面临自身科研实力和资金保证能力不能支撑。科学研究虽然具有公开性、基础性等特点,但由于科学研究自身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日益紧密的联系,使许多科学研究活动对国家和企业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国家长远发展战略中,必须对这些关键性的科学研究领域进展战略性的布局。科学研究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国家在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的战略布局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全球化的因素,既考虑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科技合作,列要充分考虑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
科学研究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还反映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科学与技术基本特征上存在的差异,使得发达国家在进行国际科技合作时,常常将科学与技术分割开来,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不仅没有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对象,反而成为严格限制的对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些发达国家总是将我国视为意识形态、军事、经济和技术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因而在涉及军事或军民两用的高、技术方面,对我国采取限制和封锁的基本策略。由于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技术上的封锁和竞争会影响到科学研究领域,使得一些科学研究领域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总之,科学研究全球化的趋势为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存环境,地球已经开始进入集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和资源,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时代。世界各国将共同投入资源解决重大问题并共享研究成果。然而,科学研究全球化趋势带来的除了积极的影响之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实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科学研究全球化对本国科学研究的影响,集中自己的科技资源构建自己的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国际竞争。科学研究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有关我国在科学研究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战略与对策,作者将在下篇文章中论述。
收稿日期:200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