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与分析_收入差距论文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与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差距论文,居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人们明显地感觉到收入差距扩大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城乡分割、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要理解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需要分别考察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因为这四个方面的收入差距是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组成部分。

1、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改革以前的农村收入分配具有很浓的平均主义色彩,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资料,1978年的农村基尼系数估计为0.21-0.22之间,收入差距处于相对均等的区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逐渐扩大趋势。从表1的资料可以看出,1981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24,1990年上升为0.30,1999年继续上升到0.33,收入差距扩大明显。中国社科院经研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利用1988年和1995年两次住户抽样调查的数据,按照国际规范的收入定义,在对农村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以重新定义和估算的基础上,估计出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在1988年为0.34,1995年为0.42,收入差距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相对合理区间,到90年代中期已经演变为收入差距偏大的区间。可见表1的数据对农村收入差距可能存在着低估。

表1 中国各种居民收入分配基尼

资料来源:(a)胡日东、王卓:《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转移支付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4);(b)潘胜文、欧阳国文:《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别程度的判断及其变动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2);(c)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d)向书坚:《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1);(e)曾国安:《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表1转引自林幼平、张澍、关艳:《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

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16.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均等区间。改革初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几乎保持不变,1984年的基尼系数仍为0.16。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转移到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呈逐渐扩大趋势。如表1所示,1985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9,1990年上升到0.23,1995年上升到0.28,1999年上升到0.295。而中国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估算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在1995年为0.33,显示90年代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显著高于80年代中期,基尼系数比改革之初扩大了约1倍。

3、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名义收入比率为2.56,1984年这个比率缩小到1.84。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实际人均收入比率经历了近10年的上升期,这个比率从1985年的1.86上升到1994年的2.59,尔后经历了3年的下降,到1997年下降为2.21,1998年以后又开始攀升,到2000年上升到2.46。总体上看,尽管改革之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是偏高的.

4、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三大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85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比率为1.15∶0.88∶1,到1995年这一比率扩大到1.42∶0.97∶1,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致使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就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来看,1986-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倍,其中东部地区增长5.9倍,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4.7倍,收入增长的差距是明显的。就农村来看,1985年西部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2.88%和74.14%,这两个比率到1995年下降为57.02%和67.11%,到1999年又进一步下降为46.96%和63.60%,收入差距扩大明显。

综合上面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判断: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由这些差距构成的总体居民收入差距也将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从表1数据可知,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1981年为0.288,1984年为0.297,1990年为0.339,1995年为0.388,1998年为0.403,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很多机构和学者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判断。中国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利用1988年和1995年两次住户抽样调查的数据,计算出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1988年为0.382,1995年上升为0.452,同改革初期相比,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同时,该课题组计算的十等分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收入比例,在1988年为13.5倍,1995年上升到17.7倍。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33,1988年为0.388,1995年为0.415,收入差距上升的趋势也很明显。另外,根据两次全国规模的调研数据计算,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1994年为0.434,1996年为0.458,比改革初期明显扩大。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这一结论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认同。

二、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扩大,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和主导着转型期的收入差距变动?我们认为,要更好地解释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演变,需牢牢把握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这两个因素(这也是转型的主要涵义);同时政府政策对收入差距具有非常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另外,对外开放的因素(如对外贸易、外资流入等因素)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日渐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因素。因此,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和对外开放是影响和主导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动的四个主要因素,通过对这四个方面因素的深入分析,可以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

1、体制改革因素。经济体制改革是导致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消除了平均主义分配的体制基础,带来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土地承包制中的分配机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户的收入取决于“剩余”的多少,而“剩余”的多少又取决于农户的努力程度、生产条件以及经营能力等等。由于农户之间在努力程度、生产条件以及经营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承包制的背景下也就必然出现农户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城市,以国有企业为例,放权让利的改革把越来越多的分配决策权交给了企业内部人,企业内部人主导的收入分配,其分配差距通常大于由国家统一进行的“计划分配”。随着奖金制度、岗位津贴制度、企业年薪制度、分红制度等多样化分配制度的推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及其家庭收入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可从体制改革中得到解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当局在配置资源时通常会照顾地区发展平衡,这有利于控制地区差距。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比重不断下降,内地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大量流向收益率较高的沿海地区,地区差距逐渐扩大。另外,沿海地区是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试验”的先行者,较早地获得了体制改革的好处。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沿海地区的制度“先发优势”日益明显,市场经济制度比内地更为完善,这些都有利于沿海地区更快地发展,从而拉大了沿海与内地之间的收入差距。

2、经济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效应。转型期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从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步向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经济转变。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产值比重迅速超过农业,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源泉。由于农民在技能、知识、资金及其他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他们参与非农产业的机会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就必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导致农村收入差距扩大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农民在资金、技能等方面的积累出现分化,收入差距势必继续扩大。在城市,随着个体、私营、外资以及混合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些经济成分以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为主导,分配形式复杂多样,其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积累的资金、财产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导致城镇居民在资产性收入方面的差距明显扩大。

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因为城乡居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起点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资金、财产、知识、技能等等,这是一场起点不同的赛跑,结果必然是差距扩大。随着经济发展中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马太效应”会日渐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城乡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发展中,由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力、技术等要素禀赋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快于内地,从而拉大地区收入差距。加上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内地生产要素受到沿海经济增长极的吸引,必然自发地流向沿海地区,从而惯性扩大地区差距。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又具有一些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会不断地流动,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城镇中的资本、技术、信息向农村扩散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另外,从长远来看,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升级和结构调整,一部分产业会逐渐往内地转移,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会逐步发挥作用,这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不过从总体上看,改革以来经济发展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是主要的。

3、政府政策因素。改革以来,很多政策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效应。在农村,政府实行的税费政策通常是按照人头或土地面积来进行分摊,这种税费政策具有收入分配的“累退效应”,即富者和贫者都交纳大致相同的税费,对富者而言,税率是相对较低的,对贫者而言,税率则是较高的,因此,这种具有“累退效应”的税费政策实际上扩大了农民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就城乡差距而言,长期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导致了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负担的税率较低,而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负担的税率却较高。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大力推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给了特区和沿海地区很多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这对地区差距的扩大有重要的影响。也有一些政策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比如,政府在改革之初大幅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在短期内明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人均名义收入比率从1978年的2.56缩小到1984年的1.84,但这种作用仅仅是短期的。另外,在世纪之交,中央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加速,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但这种缩小的趋势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4、对外开放因素。对外开放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观察到的一些因素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效应。比如,就对外贸易而言,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大收益,而缺乏竞争力的一些产业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显然会扩大不同产业之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我国农业可算是弱势产业,农民又是一个弱势群体,加入WT0以后,农业无疑面临着巨大挑战,农民收入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另外,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沿海地区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加之经济基础、人力、技术等要素禀赋优于内地,他们更多地获得了对外开放的好处。迄今为止,流入中国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份额也是由沿海省份提供,内地在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远远落后,因此,对外开放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对于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居民收入来源论、“公有制经济收入差异倒U曲线”及其“阶梯形变异”论、改革开放政策影响论、多重二元结构影响论、制度因素论、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论等六种。另外,一些论者还从地下经济、土地所有权、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发展、市场不公平交易、私人资本参与分配等方面探讨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些观点和论述分别抓住了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但似乎缺乏一种较全面的、在逻辑上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解释。

本文通过对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和对外开放四个方面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一个解释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动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体制、发展、政策和开放是主导转型期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主要“解释变量”,正是这四方面因素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有机组合”,决定了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发展、政策和开放这四方面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既有“扩大效应”,也有一些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扩大效应”是主要的,从而形成一种“合力”,推动了我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

最后,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未来趋势将如何演变?会不会出现类似于库兹涅茨“倒u假说”那样的演变趋势?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关于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倒U假说”,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即收入差距“先恶化,后改善”(参见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5,Nol, March,1955,p.18)。我们以为,尽管未来趋势还很难准确判断,但可以通过分析上述四方面因素在未来阶段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的“组合”及其可能的演变,来探寻我国未来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  ;  ;  ;  ;  ;  ;  ;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与分析_收入差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