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论文_刘希煊

南丰县中医院 江西抚州 344500

摘要: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7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实施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实施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HR、E/A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吲达帕胺;培哚普利;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功能

高血压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据统计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80%伴有心力衰竭(心衰),老年高血压患者患有心衰的几率较健康人高3-4倍[2]。目前临床治疗伴有心衰高血压主要以药物为主,但考虑到心衰特殊性,其选择的药物也存在不同。本研究选取就诊于本院的7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7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57.22±3.61)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7.03±3.59)岁。统计学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培哚普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82)治疗,1次/d,4-8mg/次。观察组实施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274)治疗,吲达帕胺使用剂量为2.5mg次/d;培哚普利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 评价指标

以患者心功能改善幅度及血压水平为临床疗效标准,无效:心功能未改善,舒张压下降<10mmHg;有效:心功能下降1级,舒张压下降<10mmHg,舒张压接近正常范围;显效:心功能下降≥ 2级,舒张压下降≥20mmHg,舒张压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显著(P<0.05)。

2.2 临床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HR、E/A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 )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衰疾病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衰,而控制高血压可降低50%的新发心衰[3-4]。因此,积极进行高血压治疗、减低患者血压对控制心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的LVEF、HR、E/A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减小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心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吲达帕胺磺胺类利尿药,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是一种强效、长效的降压药[5]。作用机制为前列腺素PGI2和刺激前列腺素PGE2的合成、减低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超敏感性等,因此起到抑制血管收缩[6-7]。培哚普利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心输出量和心率不变[8]。

综上所述,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衰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灏璟,张睿,蒋伏平,等.ACEI联合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08):1182-1184.

[2]杨雪梅,王卫平.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0例[J].中国药业,2015,24(13):102-103.

[3]牛丽霞,王虹,李文静.苯溴马隆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对血压和尿酸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4):563-565.

[4]孔涛,贺立新.儿茶酚胺抑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及培哚普利的干预疗效[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05):773-775.

[5]潘春奇,王琳,刘文民.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8):1335-1337.

[6]刘静娣.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4,23(08):874-875.

[7]马文韬,赵爽,樊晓寒,等.影响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6,20(03):224-228.

[8]崔晶,董建增,马长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05):375-378.

论文作者:刘希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论文_刘希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