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纲领文献--深入学习和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_党建论文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纲领文献--深入学习和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_党建论文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党论文,纲领性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四中论文,全会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科学总结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非常及时,极端重要。

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一贯重视自身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建设就成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从夺取政权转移到治国理政,党的建设也从革命党建设发展为执政党建设。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开辟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之际,在应对金融风险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的转折关键点召开的专门研究党的建设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取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第一,我国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表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使我们有能力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切身、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例如,有了支持“三农”、反哺“三农”的实力。有了进一步解决民生,如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问题的实力。

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改革开放转折的关节点,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向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折。二是由效率优先发展向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全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转折。三是由GDP的快速增长向坚持GDP快速增长前提下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转折。四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折。特别是遇到了去年爆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阶段性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

正如四中全会文件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发展广阔前景的新征程。在这个转折阶段,我们遇到了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矛盾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邓小平同志在1993年9月的一次谈话时说:“12亿人口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作为执政党,不仅要有做大蛋糕的本事,还要有分好蛋糕的能力。能不能解决好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正是我们党面临的新压力与新考验。

第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关键在于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每次代表大会届内都安排一次中央全会讨论党建问题。党的十七大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总体部署。

我们的党能否经受住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严峻考验,关键在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考验:一是执政考验。党在夺取政权后,先后经过过渡时期、和平建设时期,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挫折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特别是1989年的政治风波和苏联、东欧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相继垮台。这次世界性的金融风险,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党面临着战争年代所没有遇到过的考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经济上去了,但另一方面党的干部队伍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大案要案情况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说明党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新形势下糖衣炮弹的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现在整个世界处于大动荡、大变化、大改组状态,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决定》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结构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两大版块共八个部分。

在第一版块中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通过回顾党的发展历史,突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新形势来认识我们党面临的新任务。提出“两个没有变”和“一系列新变化”的论断,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认为在这“两个没有变”的前提下,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总的判断是一句话:我国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强调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

三是通过对党情做全面分析,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的紧迫性。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四是谆谆告诫全党,对全党提出总要求。第一,要求全党树立忧患意识,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二,要求全党要经受住“四个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第三,要求一定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繁重而紧迫的任务。第四,对全党提出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第二部分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基本经验,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强调党的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第一,提出“四个着眼于”的要求。要求党的建设要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提出加强“五大建设”的框架。即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第三,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标准和目标。标准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目标是成为“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措施

全文的第二版块分六个部分。针对当前党的建设存在的六个问题,提出在六个方面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措施。

一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我们党内目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腐败问题、官僚主义问题、形式主义问题、脱离群众的问题,等等,特别是一连串的党的高级干部腐败,纷纷落马,案情耸人听闻,说到底是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高中级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不信任,发生了信念危机,问题是出在思想信念上,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出在总开关上,而这些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信了,理论上的动摇引起了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建党初期,我们党的大部分领导人都是知识分子,甚至家庭出身并不好,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党的性质、宗旨,从根上来说,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真信,建立了牢固的理想和信念。而恰恰一些工人出身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理论上的学习,反而背叛革命。这说明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要解决的是党的根本建设问题,是学习问题,是学用结合问题。当然,这里的学习是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一是各方面知识的学习,首先是理论学习。

对症下药的办法,就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因为,加强全党的学习是保证党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把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相结合,既要有党内的充分民主,又要有党的集中统一。没有党内民主,调动不起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就没有生命力;而没有集中统一,党就没有坚强的团结,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按照正确的理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强调“四句话”,即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重申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四是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提出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

五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提出全党大力弘扬“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总要求,提出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大力解决突出问题的作风建设思路,要求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持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斗争。

告诫全党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强调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出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等四项具体措施要求。

标签:;  ;  ;  ;  ;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纲领文献--深入学习和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