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 重庆 401120)
【摘要】目的:分析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妊娠带来便利,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淋巴细胞;主动免疫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152-02
习惯性流产属于妇科常见病,一般流产次数超过3次或以上,其有着较为复杂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等因素,也有较多的患者不明病因[1]。在实际情况中,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在总流产患者中占有较大比例,而且与免疫因素紧密相关,且患者血清中一般缺乏封闭抗体[2]。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常承受较大痛苦,存在多种负面情绪,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淋巴系统主动免疫治疗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为患者顺利妊娠准备条件,进而维护患者健康。本研究选取了110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对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为25~38岁,平均年龄为(32.5±4.0)岁;流产次数为3~7次。观察组年龄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31.5±4.0)岁;流产次数为4~8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具体如下:
在夫妻双方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丈夫维持空腹状态,抽取患者丈夫静脉血15ml,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离心后,获取淋巴细胞层。将生理盐水稀释,制作成淋巴细胞悬液1ml,在患者前臂内侧分多个节点皮内注射。注射周期为3周,持续治疗3次后进行复查。如果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则给予B超监测排卵,指导患者合理进行性生活,促进患者早日怀孕。如果患者怀孕,则需继续进行免疫治疗,次数为3次左右,直至患者怀孕3月以上即可停止治疗。如果患者未能怀孕,须延长免疫治疗。
1.3 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免疫状态改善、不良反应率降低、妊娠成功率提高。有效:患者免疫状态稍改善、不良反应率稍降低、妊娠成功率稍提高。无效:患者免疫状态异常、不良反应率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正态计数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在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主要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并统计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76.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治疗满意度为94.5%,由此可见,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妊娠带来便利,应用价值较高。由于不明反应习惯性流产患者与免疫学异常有着紧密联系,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免疫机制,提高妊娠率,从而促进患者怀孕[3]。
综上所述,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能起到较好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智,张珍,高天旸等.培养法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56例[J].广东医学,2012,33(2):252-253.
[2]张晨光,朱琳琳,庞桂芝等.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39-741.
[3]陈赞,汪运山.免疫治疗前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ACA、封闭抗体表达的变化[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3):1-2,9.
论文作者:杨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患者论文; 免疫论文; 淋巴细胞论文; 习惯性流产论文; 主动论文; 不明原因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