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_社区功能论文

浙江温州: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_社区功能论文

浙江温州: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积极探索论文,浙江温州论文,新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按照“保态势、抓整治、提素质、求拓展”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思路,力求在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上有大提升,在城乡共建上有大发展,在深化基层创建上有大突破,有效地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社区创建探索了新路子

召开全市创建星级文明社区工作会议,表彰文明示范社区和品牌社区,部署星级文明社区套改工作,努力让创建融入日常生活,服务市民百姓,社区创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社区服务产生新模式。乐清市顺应市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成立了 8890市民服务中心,建设8890网站,组织330家企业加盟,提供20508条信息咨询服务。经过一年的试运行,该中心已成为一个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受群众欢迎、影响面广的服务机构。截至6月初,受理求助服务1176项,市民满意率达到 100%,求助案例完结率达到99%,8890市民求助电话数量每天呈上升趋势,成为市民生活的“110”。

社区救助走出新路子。鹿城区江滨街道在全省率先成立以企业或个人名字直接冠名挂牌企业的社区帮困助弱援助站,冠名企业年初向社区捐助5000- 10000元,在街道的全程监督和指导下,用于购置向贫困居民提供的大米、食用油等基本日常生活用品。目前,温州市合瑞机器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援助站冠名。这种企业(个人)、社区“1+1”的帮扶形式,深化了“爱心超市”等社区传统帮扶活动,促进了企业的捐助活动经常化、定点化、品牌化。

“双千结对共建文明”不断深化

以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双千结对共建文明”为总抓手,大力推进以城带乡的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活动,结对共建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肯定。

加强管理,持续推进共建健康发展。启动“文明村镇百村行”活动,录制先进结对活动光盘,宣传报道100个共建有特色、见成效的村,以宣传的社会效益回报文明单位的奉献。评比、奖励一批结对共建先进组织、结对先进工作单位,调动他们继续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导制度,组织“双千结对共建文明”工作“回头看”,听取领导小组成员的分片督导和结对村的意见,及时掌握共建活动开展情况,教育、整改一批只挂钩不办事的文明单位和工作上不配合的结对村,取消一批文明单位和结对村的结对资格,调整和充实了一批结对单位,全市结对数从去年的1284对增加到 1431对,位居全省第一。

拓展领域,探索新农村建设新途径。以村企共建为切入点,一个企业帮扶一个村,鼓励企业积极捐资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实现村企互动、共同发展目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有109家企业与欠发达乡镇建立帮扶关系,招收2万余名农村员工。乐清柳市镇启动“村企共建新农村”工程,以5年为期,尝试用企业的管理理念、融资渠道等“无形资本”建设新农村,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

文明创建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

把各类创评活动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不断完善创建制度,深化创建活动,推进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制订《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管理办法》、《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考评标准》,统、文明社区命名标准,提升文明社区创建层次。制订《温州市文明服务示范点管理办法》,细化创建层次,夯实创建基础。在全国率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标准制订《温州市文明村评选管理办法》,指导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建立文明单位预申报工作制度,形成重在过程的创建导向。

强化督导,体现先进。加强对文明县城(城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指导,重点做好鹿城区创建示范文明城区和文成县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申报工作,复核公布和命名表彰一批市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和文明单位,推进市级文明服务示范点评选、复评工作,加强对全市38个创建重点村和30个创建重点镇的督导和对限期整改的12个市级文明村和4个市星级文明镇的考核验收,得到了省文明办的较高评价。

标签:;  ;  

浙江温州: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_社区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