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代经济减速六大规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时代论文,规则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曾经辉煌一时的网络公司再也威风不起来了,一大批网络公司的员工遭到裁减,这些新经济的“庞儿”现在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然而,美国经济更大的麻烦远不至此,微软公司在10年内第一次发出季度收益低于预测数的警告,著名的百货业集团公司Ward宣布关闭250家商店、裁员37000人,太平洋铁路联合公司解雇2000名员工等等。所有这些消息令人感到今年的冬季特别寒冷,挂在嘴边最多的词就是“衰退”。许多经济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未来走势不太妙,随时可能滑入衰退,新经济将彻底否定经济周期的预言不攻而破。然而,事实上,此次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种种表现确实与传统经济下有所不同。尽管利率、能源价格、债务负担等传统因素仍在起作用,但是究竟此次经济下滑的深度及广度是多大,可能将取决于一整套新经济下的规则。
涨得快跳得更快
新经济时代投资者的热情往往是投资风险的具体表现,在股票市场处于一定高位时,任何一条朦胧的利好消息都会被几何级地放大。但是,当某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其收益的数十倍时,该公司突然宣布公司经营中出现某些极小的差错,此时这家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会遭到连续打击,一路下滑。例如,近斯著名的网络公司思科系统公司宣布,“准备划出2.75亿美元以预防某些客户可能到期无法支付”,此言一出,华尔街马上给思科股价颜色看,一下子跌去了12%。
在传统经济时代,股票市场是一种保持稳定的渠道。有钱的老人们通常在早晨阅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及昨日收盘情况,了解其手中股票的小幅涨跌。现在的股东们拥有因特网和“NCBL现场报道”,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到股票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切,并预测当天的走势,然后通知其经纪人追逐这一走势。在股市处于牛市时,股价的剧烈波动带来无比的欢乐,毕竟当你昨天买的股票今天就涨了30%之多,心情绝对是好的。但是,若股市处在下降通道,任何风吹草动的利空消息足以使股民们“血流满地”。这就是为什么在纳斯达克市场2000年成为其创立29年以来,表现最差劲的一年之一。
股票市场历来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现在它仍发挥着这方面的作用。可是,当今的股票市场在影响美国经济表现方面的作用已远胜于过去,它已开始决定美国人愿意购买多少玩具、汽车等日常生活品。这是因为目前拥有股票的美国家庭不管是直接购买股票,还是通过互助基金和401(K)退休计划投资股市,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49%,而在1925年,该比例仅为4%。当股市不断攀升之时,美国人感到钱包也鼓囊了。1999年,道·琼斯指数上涨了25%,纳斯达克指数飙升了85%,美国家庭的资产也随之膨胀了5.5万亿美元。这一“财富效应”迅速转化为不断增加的消费支出。据统计,美国人在股票市场中每获利1美元,就会花费其中的3至5美分。因此,消费者的支出几乎构成了美国经济活动的2/3之多,这对美国经济是相当重要的。“财富效应”无疑已成为新经济的强大支撑力量,可如今这一趋势正朝相反方向演化。随着股市的下挫,伴随而来的是“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尽管美国失业率现在仍为4%,但是最新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却令人担忧。使美国人消费谨慎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股票价值不断缩水。自去年道指和纳指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到现在美国人的财富几乎减少了2.5万亿美元。正如投资者在股市上升时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锐增一样,股市的下跌也使他们大幅减少了消费支出。商业存货与销售的比率(用于测算商品未售出时间的方法)现已跃至1.35月,是1999年以来最高的数据。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丽丝·利弗林指出,“目前的关键是信心问题,一旦人们失去了信心,那么美国经济很有可能一下子滑入衰退之中。”
增长放慢并不意味失业增加
随着新经济热潮渐退,大批员工失业的锣鼓声已经敲响。去年下半年,网络公司就有36000名雇员收到退职通知书,仅上个月就有10000名雇员遭到公司解雇。可是,公司大幅裁员活动并非仅局限于网络行业,面临失业的限影已笼罩在全美各行业。去年11月份,就有480000人失业,通用汽车裁员15000人,惠尔浦减员6300人,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然而,令世人吃惊的是美国失业率至今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虽然去年纳指重重下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失业率仍徘徊在3.9%至4.1%之间。该波动范围与传统经济的失业率相比显得相当健康,毕竟美国失业率至1982年曾到9.7%,1992年也达到过7.5%。因此,按照传统经济的经典理论,只要“自然失业率”低于一定水平,经济当局实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美国自然失业率一般界定为6%,故目前的失业率尚处于低位,实施经济政策仍有充分的余地。
为何对美国就业前景抱如此大的希望呢?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新经济造就了偏紧的劳动力市场。雇主们在经济景气时通常难以觅到和挽留有经验的劳动力人才,他们深知构建一支本公司的劳动力队伍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大。因此,除非雇主们确认一场大的衰退不可避免,否则他们不会轻易裁减公司雇员。
同时,尚有一些劳动力“搅伴器”正发生着作用。员工因公司经营不佳失去了工作,可是他们通常能够很快地找到新工作,互联网行业现在盛行为辞退人员召开“离职晚会”,这些人虽含泪而去,它通常在离开原公司时就已收到了新公司的就职邀请。这种“工作搅伴器”使经济运行更为有效:即使得劳动力逐渐转到最能充分施展自身才能的岗位。其不利之处则在于劳动力频频地调换工作无疑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也使传统经济下员工与公司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荡然无存。
世界实在太小
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坚称全球化是最近几年来经济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由于贸易壁垒的拆除,商品在全球的流动更为有效,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收益。可是,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风险。当世界市场较大,而各国市场相互依赖性较弱时,抵御和化解全球经济衰退的能力就会相对较强些。
在传统经济下,世界各地区所经历的经济周期往往是不同的。因此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将总资产的10%至20%投资于国外股票市场,这种分散化可降低总风险。而在新经济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之间几乎是同步的。最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现在按平均数计算,国际股票基金的波动与美国标准普尔500种指数的相关度达到了66%。尤其是一些在大型公司的股票表现日益相似,比如投资者投资于芬兰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与投资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几乎没有差别,根本用不着考虑芬兰的经济实力,随着通讯的改善和全球范围计算机管理存货量的普及,全球各企业顺应同一经济周期的趋势日益明显。
前几年,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尚能通过干预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的影响降到最小。但是,现在各国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摩根·斯坦利添惠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指出,“世界经济的紧密性势必增加全球经济同步进入经济衰退的风险,事实会证明这一点。”
消费者“买无可买”
“消费者厌倦”可能是今年零售业萧条的原因之一。近来讨论的热门话题是猜猜今年购物旺季中有哪些值得买的商品。答案则是:没有。这不能怪罪于发明者、生产商、市场营销商及零售商们的无能和懈怠,因为毕竟大多数美国人感到他们现在的生活中还不需要最新的个人数据辅助器材或是机器狗这些新玩意。
实际上,新经济在将高科技转化到市场化,使之家用化方面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可是,也许是太出色了吧,当你已经拥有DVD、MP3等商品后,你还会购买什么商品呢?高科技产业清醒地认识到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必须不断制造出新产品,加快原先产品淘汰速度。近来,计算机销售量下降的关键原因是计算机销售商无法使消费者确信新推出的机型在功能等方面远胜于消费者正在使用的个人电脑。此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消费转移到非商品方面,比如旅游、上馆子及个人教育培训等。
经济繁荣太长,忘了经济衰退究竟是啥模样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期间经历过一次衰退。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起,美国几乎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的经济衰退,其间出现的种种衰退迹象也是持续时间较短、影响面较小。因而,当前这一代新生的银行家、证券商、股票经纪人实际上从未真正领教过银行出现大堆坏账、股市长期处于熊市的“厉害”。
尽管在1987年、1994年、1998年股票市场曾出现过重挫的一幕,但是每次都奇迹般迅速回升。由此留给众多投资者的是这样一种信念:市场任何一次的重挫都是“可以买入”的邀请,该信念迄今仍在股票市场根深蒂固。随着股市不断直线上冲,传统的投资理论、建议如在股票与其他投资产品间需进行分散化投资等被视为过时和荒谬。同时,银行拧松了贷款的“水龙头”资金借贷明显自由多了。
如今,许多投资者都为上述做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些一度视投资分散化理论为“粪土”、狂热地冲入高技术行业等部门的投资在最近股市下滑过程中遭受的打击最重。那些大量出借资金的银行们也在为自己的冲动和鲁莽拒腕痛惜。去年,信用评估等级下降的公司数量与信用评估等级上升的公司数量之比是4:1,该比例是1990年以来最差的一年。
这里有一条新经济的规则现已被证明错误的:即技术革命将彻底否定经济周期的存在。该论点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其论证过程是新技术将提高生产力,高生产力将增加工人的工资而并不带来通货膨胀,高收入的工人会增加消费者支出,从而促使更大的产量,这似乎是一个永远上升的良性循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周期规律仍在发生作用。
有一点必须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演变成明天的经济衰退。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性仍很小,这也要归功于新经济带来的好处。毕竟,技术革新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增加了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例如,油价上涨曾三度将美国踢进经济衰退深渊。而这次油价飙升,美国经济影响面小多了,这得益于新经济下数字技术的出现使石油勘探技术大幅提高,大大增加了全球石油生产量。因此,新经济带来的高技术使传统经济下的产业如石油、钢铁、汽车制造等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利润率。
事实提醒了世人,不能将“新经济”看作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重要的是,如何使全球经济保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