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摘 要】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作为机场建设中的硬件基础,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尤为重要。文章将分析目前机场建设过程中,机械与电气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管理技巧,以保证机场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机场建设;机械管理;电气设备;重要性;技巧
现代化建设技术与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中[1]。然而其管理水平却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水平,这为工程进度与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机场建设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应全面加强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管理技巧,不断完善机场建设管理工作。
1.机场建设中机电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环境问题
机场建设施工一般位于偏远地区且环境较为恶劣。更有部分机场位于海边,从而使机械设备长期遭受海风侵蚀。机场在进行不停航施工过程中,施工地点位于机场禁区,造成设备之间、设备与机场建筑物之间不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另外,机场内不当的照明、过大的噪音与不平整的路面等制约了工程的正常施工,以至易于引发安全事故[2-3]。特别是在夜间施工过程中,由于照明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视线,容易造成误判而引发安全事故。
1.2人为问题
(1)人员缺乏安全知识
由于设备操作人员缺乏一定的设备安全知识,对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不熟悉,而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设备操作人员由于操作经验较少,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且对于潜在的风险也没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2)人员精力不集中
由于正常情况下个人的注意力并不能长时间的保持高度集中。特别是在高强度、快节奏的设备操作过程中,更难以维持精力的长时间集中,容易在某个时间段出现精神方面的疏忽,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人员责任心不强
根据设备安全事故的统计资料显示,事故发生率小的场所越容易发生事故;而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反而更不容易发生事故。设备操作人员往往认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而心存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使操作人员放松了对于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检测,在检测过程,对于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对于落后的设备不淘汰。操作人员的纪律松散、责任心不强等行为都会给设备安全带来隐患。
1.3设备问题
(1)设备材料不合格
由于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所使用的材料与标准的质量指标不相符,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使用劣质的燃油会给机械设备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电气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产品比比皆是,采购人员一旦受到高额回扣利益的诱惑,很容易采购回劣质的电气设备,进而影响了工程质量,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2)设备零部件缺陷
由于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内部拥有大量的零件,在质检过程中,容易疏漏对个别不合格零件的检查,而将其作为合格零件安装在设备上。尤其是一些较为隐蔽的缺陷。比如,设备材质成分的变化、设备内部的细小裂纹、热处理或铸造缺陷等情况,都非常容易逃过安全检查。
(3)设备的老化
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性能退化和老化的问题,均会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对于通过轨道移动的机械设备,在轨道两旁均会安装限位开关,以防止其在移动过程中脱轨。一旦设备老化造成失灵,将会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控制问题
在配电箱的安装过程中,存在箱体的开孔与导管的管径不一致、配线管在插入箱内后长短不一或不顺直、配电箱导管在入箱后随意排放导致位置不正确、箱体内保护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从汇流排接出等问题。
2.机场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管理的安全管理应渗透于机械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应采取各种技术、组织与经济手段,消除一切威胁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可能,降低设备的损坏率,最终尽可能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这种方式保障设备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机场建设工程中,面对日益现代化的施工水平,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管理的安全管理更是保证机场正常运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3.机场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管理技巧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
机场建设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需要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应建立完善且健全的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管理机构,明确人员的岗位与责任。应加强对设备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制定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制度并贯彻落实。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订立设备使用与维修计划,并对设备的运行进行预见性分析。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作为设备安全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是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教材。操作规范的编制应满足设备操作环境的要求,并具有针对性。安全操作规范的切实执行,对于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目前在机场的建设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电气化机械设备和一体化电气设备,使得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而现阶段大量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比较落后,难以满足高新科技工程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因此,应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并保证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应包含操作技能的培训,还应包含安全教育的培训。培训工作应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并定期检查与考核培训成果。
3.3加强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管理
(1)设备进场管理
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在进场前,应进行严格的进场检查,对于无法使用的设备应尽早报废,对于落后的设备应及时淘汰更换。严禁老旧设备、淘汰设备、性能状况不良的设备进场。应严格检查操作人员的资格证,按要求持证上岗。设备在进场后,应再次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宣讲。
(2)设备安全防护
在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安全防护装置,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一方面,操作人员应加强日常检查,有问题应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应在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比如,自动报警装置、自动显示装置、自动连锁装置以及自动停车装置等。雷电一直是威胁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一大危险因素,因此应做好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在接地装置上,应将建筑物超出屋面的水管、风管等金属物均接到地面上。通常情况下接地保护一般包括两方面措施,功能性接地与保护性接地。例如,卫生间等潮湿环境,点击发生率较高,应做好电位的连接工作,降低电位差。同时应加强雷击电磁脉冲的保护。
(3)设备的安全检查
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不仅应在日常的操作以及维修过程中实施,还应在非日常的工作中,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由于机动车辆在各类机械中具有机动性强的特性,较其他设备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加强该类机械的强制安全检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场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尤为重要的管理工作。随着机场建设项目施工的高度现代化,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已成为保障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不断加强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使其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以保障机场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军纪.机械设备在机场场道项目中的安全管理[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6):93-96.
[2]闫岷.航空地面设备的可靠性运行及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7):129-129.
[3]闻蕙.民航机场建设中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07-207.
作者简介:
王祥(1981-)男 ,陕西人,助理工程师,大专,从事工作:机场建设。
论文作者:王祥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机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