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其对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贸易壁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机理应该是一致的,就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贸易主体的比较利益。过去国际贸易研究的主体,更多地倾向于将一国作为分析单位,假设各国内部是均质的(注:这里的均质,是指各国内部的同类商品价格趋于一致,政策协调一致,国内贸易主体间差异趋无。),而现实告诉我们的却不是如此,尤其是区域较为广阔的国家,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价格结构往往体现出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注:该差异,除了要素禀赋给我们带来的自然差异性外,更重要的还有体制因素(包括各地方政府间的经济博弈规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规则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间的博弈规则)导致的人为影响差异。)。以往国际贸易研究大多脱离了对国内微观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尤其忽视了区际贸易壁垒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国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孕育和成长,很多企业就是先通过国内的历练之后才走向国外的,然而,正像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状况一样,国内各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相竞争,地区间贸易的壁垒还是相当高的(注:据法国学者庞赛特的研究,在1997年里,中国跨省商品面临的贸易壁垒相当于46%的关税,这一关税水平和欧盟各国间的关税水平相当。我们认为,他的数据有失偏颇,比如没有充分考虑产业内贸易规模迅速提升的影响,但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区际间贸易是存在一定的壁垒的。),这无疑不利于国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不利于形成竞争性的全国市场,进而也不利于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进入大国区域内部进行分析,没有哪个贸易主体是完全内部均质的,一来要素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导致各地产业结构设计的一定差异(比如,地区间产品和地区内产品的生产比例不同),二来地区基础设施环境的差异和地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区际间开放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三是普遍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制度层级框架给予了地区内部次级经济主体成长的空间,作为自我加强的经济体,其行为决策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和经济转型时期)带有短期性和人为性,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地方分割和地方贸易保护现象,从而使得大国整体经济缺乏协整,比较优势的提升和发挥受到了阻碍,进而经济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难以充分发掘出来。所以,对于区际贸易壁垒问题的审视,需要站在时代和区域的背景下,重视区际间专业化分工的协调以及制度上对地方政府、企业等利益主体的激励兼容,并能够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下进行研究(注:开放体系下区际贸易保护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a.国家开放,地区间保护;b.国家开放,地区间开放。c.国家保护,地区间开放;d.国家保护,地区间保护。这样两个维度的考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但这部分分析内容不是本文的重点,后续会有专门文章来处理。)。
二、中国区际贸易壁垒现状
对于区际贸易壁垒的考察,无法得到像对外贸易那样系统而完整的资料,本部分将就我国近十年来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观察目前制造业区际分工和贸易的现状来考察国内区际贸易壁垒的现状。需要说明的是,按照部门分解总差距及区际差距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
1.中国国内生产布局状况
中国国土资源辽阔,国内区际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产业的集中化趋势较为明显,比如航空制造业集中于陕西,自行车集中于天津,汽车集中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化工纤维集中于浙江绍兴,计算机制造业集中于江苏苏州,光纤制造业集中于湖北武汉和深圳,小商品和低压电器集中于浙江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地区的集中化优势尚不明显,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依旧为主导,仍未形成拥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品和行业(注:这里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换汇成本较高、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规模经济明显以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制造业竞争优势。)。
通过对1987和2001年我国主要制成品的生产集中度指标进行观察,发现:(1)整体区际分工协调程度变化不大,但趋于合理化。近十年来,大部分行业的生产地区数目变化不大,反映了全国制造业生产的地区协整性不高,但生产集中度指标有所上升,我们把其理解为一种动态优化的过程。比如,自行车、家电等初级产品行业已经通过前几轮的竞争从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中淘汰出局。(2)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贸易壁垒趋于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各地竞相引进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部分程度上又在这些行业上向产业趋同化方向发展。比如汽车、合成橡胶和饮料等行业虽然规模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产业集中度指标却明显下降,反映了各地区在这几个行业生产上发展较快,但仍缺少地区间的合作和分工,现实中这些产品的地区间贸易也往往会受到壁垒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对外地竞争性产品征收一些不正当的租税或费用,严重阻碍了地区间贸易的开展,比如1998年武汉神龙汽车到上海销售时要交纳一笔昂贵的证照费,而像木材、黄金、卷烟等商品又由于受到各地方指令性计划的保护而无法形成全国性的供应基地,既阻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又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当然,产业结构的提升往往受到初始投资沉没成本的影响,以至于部分行业的专业化分工的合理化发展需要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过程,但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国许多产业(比如自行车、家电、摩托车、布、纸制品等)的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产品的生产集中度也有所提高(注:熊贤良(]993)和钟昌标(2002)虽然也用了类似的方法观察我国的产业分工状况,但局限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变化,得出了我国省际专业化程度低的结论,但实际的观察显示出90年代以来我国虽未摆脱生产布局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但整体的产业布局结构趋于合理化。)。
2.中国制造业的区际分工度
一般来说,一国各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越大,区际分工程度越高,国内不同行业间的区际贸易也越发达(注:这里仅仅是从产业间分工的角度来观察区际分工和贸易程度,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产业内贸易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间贸易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多较大的全国性生产企业,地区间产业内贸易也大多局限于生产要素和初级制成品及日常消费品,故对制造业区际分工的考察目前来说对于分析我国地区间分工和贸易现状是较为合理的。)。因此,通过对一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考察,可以推知其区际分工的程度和区际贸易的大小。我们将使用克鲁格曼地区专业化指数衡量区际分工程度(注:参见范剑勇、张涛:“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2003,(1)。),其中分别为地区j和地区k的第i部门就业水平,分别为地区j和地区k的总体就业水平。如果等于零,表明地区j和地区k之间完全没有分工,两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他们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状态;如果等于2,表明两地区完全分工,两地区拥有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对1990年和2001年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和新疆14个地区17个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度进行计算(见表1、表2)。
注:这17个制造行业依次是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制造业。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91》,第203页-355页,《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2》,第262页-375页。重庆市于1996年被列为直辖市,但为了统计比较的一致性,这里将重庆市和四川省合在一起计算。
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的区际分工程度较低,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三省的分工度指标最低,东部整体分工度水平低于西部,基本反映了资源禀赋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这种状况十年间没有多大变化。同时,吉林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部边境省份与三个直辖市之间的就业结构差异较大,区际分工水平也较高,超过了0.4。东部苏、浙、鲁三省及四川省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度均较低,小于0.25,也基本反映了我国产业分工结构倾向于以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为主导,故而这些结构近似的省市间产业间贸易壁垒较高,如果产业内贸易的通道打开的话,不但可以实现地区规模效应,也有利于这些地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表1与表2的比较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十年间区际分工度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余省市区际分工基本都呈上升态势,其中吉林省上升了0.11,近40个百分点,而三个直辖市及新疆、云南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区际分工度,尤其是新疆2001年的整体区际分工度达到了0.4,位于全国之首,这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效,地区间分工朝着趋于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综上可见,全国范围内开展产业间贸易的空间还是巨大的,它必将随着区际分工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加大,同时,作为以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的大地区内部开展产业内贸易,鼓励地区性及全国性规模企业的发展,也是有着较好的基础的。
3.中国各地区的贸易外向度
由于地区间贸易数据的获得难度,我们将通过我国各地区的贸易外向度指标对区际贸易壁垒进行间接衡量,如果某一地区的贸易外向度过高而区际分工度又较高的话,则反映了该地区市场化改革与外贸接口的通畅,如果贸易外向度高而区际分工度低的话则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对本地区产品实行贸易保护的倾向较高。表3根据我国2000年31个省市七大行业及各行业汇总的数据计算得出,其中贸易外向度指标是根据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总额中进出口额所占比重计算得来,其中IP为进口占购进总额比重(%),EP为出口占销售总额比重(%)。
表3
2000年中国地区贸易外向度
注:数据中空格为进出口及购进销售额均为零的情况,0代表外贸所占比例非常低或者根本没有外贸项。
资料来源:《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1》第106-156页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整体购进外向度低于销售外向度,尤其体现在纺织、服装和鞋帽批发业(该行业具有非常高的出口偏好),而汽车批发业却呈现购进外向度高于销售外向度的情况,这与我国多年来鼓励出口政策是相一致的,也反映了我国大部分产业(基本为劳动密集行业)都将销售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中,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利用,也说明了我国区际贸易的不发达。同时,食品、饮料、烟草批发业及药品、医疗器械批发业的整体贸易外向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其行业特征所致,比如运输上的困难、针对国内地区市场的生产特性、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偏好结构差异较大以及部分产品的国际贸易壁垒较高所致。
地区数据显示福建、北京、上海、山东、广东五省市的贸易外向度较高,与表1、表2的数据对比,这些地区同时也是区际分工度较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贸易外向度均较低或者为零,这些地区也大多为区际分工度较低的地区,故可以认为市场化改革和对外贸易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进而也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生产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注:可以说,基于全球视角的专业化分工才是地区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仅是通过对国内市场这一部分的观察分析,对全球范围分工问题的考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四个直辖市显示出了粮油批发业的购进进口倾向较高,表明这些地区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偏好水平与其他地区的销售品供应水平有较大差异,故各地区消费偏好结构的较大差异也构成了区际贸易的自然阻碍。此外,安徽、新疆、吉林、江西、广西五省的纺织行业销售出口外向度高于0.9,反映了这些不发达地区能够较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实现比较利益,但也说明其对国内市场的忽视,严重束缚了区际贸易的开展。
总之,通过对各地区贸易外向度的考察,基本反映了我国各省份对于国内贸易的忽视,国际贸易有替代国内贸易的倾向,同时国内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在内陆地区得到根本的深入,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分工格局,束缚了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三、区际贸易壁垒与国际竞争力
由上文可知,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区际分工合理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市场化改革走在前沿的地区对其他地区的贸易壁垒设置也较低,故我们将利用市场化指数作为各地区区际贸易壁垒衡量的替代指标(市场化相对指数值越大表示地区区际贸易壁垒越低),来考察区际贸易壁垒同各地区外贸竞争力(注:这里我们对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做了简化处理,用各地区外贸额与世界外贸总额的比值作为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因为相关分析时分母项都相同,故略去,所以,文中的相关分析使用的是各地区的进出口和净出口额。)的相关度。
表4
各省市区市场化总指数:1999-2000
资料来源:樊纲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2000》,2000年数据为国民经济研究所提供。
指数计算方法: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这5个方面23个指标和分指标评价各省区的市场化相对程度,再由这5个方面指数合成一个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总指数)。
表4数据显示,我国1997-2000年,全国整体市场化改革稳步前进,三大块区中,东、中、西部市场化相对指数依次降低,但动态地看,西部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是快于东部和中部的,但2000年增加的趋势又明显地低于东部。按照假设,我们认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区际贸易壁垒是低于中西部的,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降低壁垒的动力出现了增加的良好态势。
将中国1997~2000年4年的30个省市的市场化指数与各地区进出口贸易额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见表5),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与各地区的外贸竞争力有着较高的相关度,说明继续深入完善政府职能和法律制度环境、保护私有产权、促进产品及要素市场建设和市场信息公开对于我国各地区减少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能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
表5
市场化程度与外贸竞争力的相关度
注: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样本数30
资料来源: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来源同上;外贸数据来自《中国对外贸易年鉴》1999、2002。
总之,我国区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各地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所以,区际分工和贸易应该在传统的资源和要素禀赋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制度建设对于国内市场统一、降低国内区际交易成本、完善价格机制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导向职能、实现各地区的动态比较优势的重要推动作用,深入市场化改革应是刻不容缓的。
四、文章结论及研究展望
本文就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壁垒问题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我国整体的区际分工趋于合理化,各地贸易壁垒因素虽仍较高但有降低趋势;就全国来说,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仍会在较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下一步有面临区际贸易壁垒增高的趋势(考虑到各地竞相发展高新产业,而又忽视了地区性的协调分工,很可能轻工产品曾经面临过的区际分割状况又会再次出现);我国发展国内区际贸易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无论是产业间的还是产业内的贸易。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地区市场化改革成效与外贸竞争力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如果市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将会有效推动区际贸易壁垒的降低,区际贸易的协调又会通过实现全国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效应,有效提高国家比较优势的发挥,促进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正如前文所示,本文对于区际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由于缺乏数量分析的支持而显不足,可以作为后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区际贸易理论进行拓展。其次,本文的区际贸易壁垒衡量对象是我国的制造业产品,而现实中产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又有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之分,作为无形产品的服务贸易在我国区际间呈现何种的分布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再次,本文研究的框架还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空间价格模型的探讨,目前认为在我国这种疆域广阔、内部市场巨大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现实的数据对我国区内产品转运成本及对外贸易的地区边界效应等方面进行考察,进一步分析市场协调对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作用。最后,我们认为区际贸易壁垒在一定时期内是有其合理性的,但究竟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开放时是否应该做出显然的取舍,还很难得出结论,因此结合中国现实分析区际分工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和采取壁垒政策的约束条件,其意义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