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的两个方面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论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的两个方面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简论西方社会中妇女解放运动的两个片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片面论文,妇女论文,两个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

——沙利·傅立叶

在人类历史上,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一个起伏回升的变迁。原始社会中,妇女因在生产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享受女神的待遇。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私有制确立了男子的统治地位,妇女失去了维护女神地位的经济权,沦为家庭和社会的奴隶,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一直贯穿于男权统治的阶级社会中。妇女为奴隶的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死水微澜的变动,女性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女奴要求得到作人的权利,妇女解放的问题首当其冲地被提出来,女性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女权运动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随之激起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所以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妇女解放问题对当前妇女解决的实现不无关系。

一、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处境和妇女解放的两个层面

恩格斯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说过:“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方面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地位问题同样受这两方面生产的影响。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的大量生产作为全部社会的基础和目标,两性的社会地位也就由他们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来决定。私有制给予男子全部生产资料,这一条件确立了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全社会的男权统治中心,妇女在生产中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她们卑微、低下的社会地位。第二,这一时期的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自然分工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局势,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男子因从事物质生产而成为维持家庭生活的经济承担者,妇女在经济上依赖丈夫,成为家庭的奴仆,所有家务的承担者。家庭中丈夫成了资产者,妻子则是无产者。

在这两方面条件制约下的社会制度、文化形态、社会结构等意识形态都打着男权意识的烙印,女性没有权力表现自己的意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论在社会劳动中,家庭生活中,还是在意识形态的表现方面,妇女都处于男权统治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妇女要得到解放,要从两方面争取,第一,作为一个被压迫的阶级从男权统治中摆脱出来,得到基本的人身自由和平等的生存权利,这一解放实质上是妇女的阶级解放。第二,女性生存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被认可,也就是妇女的社会解放。

二、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实现阶级解放的现实条件和必要条件

真正具有社会运动性质的妇女解放运动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中孕育。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倡导人人平等,就必然提出男女平等的原则。尽管所谓的“平等”不过是资产阶级为确立另一种男权统治而借用的幌子,但这一口号的提出客观上启迪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要求用“平等”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说这一政治主张为妇女解放运动创造了政治条件。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运用高科技,使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高科技的运用使劳作简单化,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走出家门,走向社会,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的社会条件。为了获得了高额利润,资本家也确实雇用了大批妇女。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在无产阶级家庭中发现这一变化,妇女投入大工业生产中,和丈夫一起成为家庭经济的供养者,摆脱了在经济完全依赖丈夫的地位,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使她们获得了人身自由。

另一部分与无产阶级妇女相对的妇女,即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妇女,仍然过着没有人身自由的生活。资产阶级的婚姻家庭关系虽然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平等”基础上,但这种婚姻契约关系中男子对女子的压迫是无法被认虚伪的平等所掩盖的。这个阶层的妇女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优雅的生活环境,但为了物质生活的维持,她们需要付出最起码的自由,忍辱负重地顺从,奴颜媚骨地讨好她的丈夫,丈夫可以为所欲为,而妻子却只能囚在家庭的樊笼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不能投入生产,没有自给的经济来源。两个阶级的妇女生活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出,要实现妇女解放的第一步——获得人身自由,就要求妇女走出家门,投入社会生产劳动,为生存获得独立的经济收入。

无产阶级妇女虽然不再受到丈夫的压迫,但她们却不能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的奴役,以及家庭女仆的地位。整个妇女阶层仍然掌握在男权统治中,这一统治的根基是对私有制,所以,要实现妇女解放,首要的前提是私有制的根除。私有制的根除不仅使男权统治失去经济基础,而且使个体家庭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而只是社会的劳动部门,家务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一系列妨碍妇女走向社会的家务都会得到社会解决,这样妇女才有精力全心投入社会劳动。

三、西方妇女运动争取阶级解放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最初是争取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权利,以获得维护生存的经济收入,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妇女很快卷入大工业生产,这一权力的实现是比较容易的。而这一权力的实现伴随着的却是男女同工不同酬不平等待遇,为此,她们要求进一步争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平等权力,以保证妇女的劳动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力,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女子就业升学难等不平等事实。早在1971年,法国著名女作家奥林普·德·古日写了《女权宣言》;1792年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克拉夫特发表的《妇女权利辩护论》都明确提出了妇女应当在法律上享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妇女也应该有参政权,财产权,就业权以及受教育的权利。二百年来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猛烈地冲击着男权统治,在一些社会问题上统治者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让步,其中,妇女就业升学问题的解决最为明显:八十年代末美国女性就业者占女性总人数的42%,德国占36.9%,86年美国女性受教育者占52%,91年上升为54%,法国女性受教育者在八十年代初已占48%。在参政议政方面,妇女也被给予一定的地位。总之,妇女运动为妇女在各行业中都争取了立足之地。尽管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经济基础还是使妇女的阶级解放不能彻底实现。

妇女在法律上得到平等权是妇女的一次政治解放,然而单纯的政治解放对于妇女来说还是一种非常不彻底的解放,因为,政治,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只是妇女获得生存的外在社会条件,它肯定了女人做人的权利,却没有肯定做女人的权利。也就是说,女性只有在认同男权制文化,按男性生存方式塑造自己,积极地使自己符合男权社会对自身要求的条件下,才能得到父权给予的部分权力,所以妇女解放从深层意义上分析,除了争取阶级解放外,还需要得到社会解放。

四、妇女的社会解放及西方当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价值趋向。

妇女的社会解放是指,妇女不同于男子的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女性文化和女性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得到和男性意识形态平等的地位,社会承认女人作女人的权利。

妇女社会解放的实现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妇女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评价。尽管妇女运动已经搞得轰轰烈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处于男权统治下并被剥夺受教育权,大多数妇女,很容易产生一种对男权统治的认同心理,习惯了对男权妥协和屈从,她们认识不到长期受压抑的自身价值,不相信自己同样有能力、有智慧,甚至认为成功、伟大永远属于男性。她们的自卑心理还在意识深层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女人是弱者,女性应从属于男性的群体意识使她们很难跳出男权统治的樊篱。所以,要使她们得到社会承认,和她们心目中的成功者站在一起互相竞争,首先要打破她们给自己加的思想枷锁,实现女性自身的思想解放。

社会解放要求女性在意识形态上的平等地位,这意味着妇女运动的矛头应指向传统男性意识为中心的文化误区。西方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女权运动就把运动的目标指向争取女性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平等权利,要求根除性别歧视,充分肯定女性的生存价值,真正突出了妇女作为女人的权利要求。与新女权运动相互影响作用的女权理论也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学各个层面上剖析父权制文化结构,思维方式,力图通过妇女文化确定,改变现有文明的价值趋向和行为方式。可见,西方妇女争取社会解放在理论上,把妇女解放和妇女文化建构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上把妇女解放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争取妇女在福利,教育,情感等事实上的平等权利。

妇女阶级解放和社会解放虽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表现为两个阶段,但从人类社会变革的现实看,二者是互相交织,相互作用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因私有制的存在,妇女的彻底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二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扭转女性的奴隶地位,作出卓越的贡献,并取得巨大成绩。这一解放运动的浪潮开启了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风,唤醒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为其它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总结了经验,开创了道路,为全人类实现真正平等自由作出不朽的贡献。

标签:;  ;  ;  ;  ;  

论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的两个方面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