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钧俊叶卓丁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广东东莞523770
【摘要】目的: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探讨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湿热困脾证型胰岛B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并为中医证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WHO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选择80例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4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007±691岁),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空腹胰岛素、C肽,通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上述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关系。结果: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空腹胰岛素与C肽水平在湿热困脾型明显高于非湿热困脾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湿热困脾型小于非湿热困脾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胰岛素、C肽水平高,胰岛素敏感性小,提示胰岛素抵抗严重,从而为的中医证型进行客观化研究提供诊断依据。
【关键词】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51-02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中青年的发病率近年来则更高,已经严重危害了我们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中青年人群的身体健康。但是,目前我们很少针对中青年这一特定人群初诊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研究,因此研究中青年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择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为对象探讨其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胰岛功能情况。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的来源:入选病例共80例,均来源于东莞市大朗医院2006年~2008年期间住院和门诊病人。
12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选择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符合中医辨证湿热困脾型的病例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955±584岁;非湿热困脾证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885±658岁。另设正常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025±716岁。各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病例诊断、入选、排除标准
131病例诊断标准:①糖尿病诊断标准: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1],糖尿病症状典型者凡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以上为静脉血浆测值,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天的重复试验所证实)。②2型糖尿病(T2DM)分类标准:参照WHO(1999)分型标准[1]。③T2DM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试行)中治疗糖尿病的指导原则,湿热困脾型辨证原则:
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
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2病例入选原则: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在2年之内,未经治疗,年龄在20以上~50岁以下(包括20岁和50岁),可纳入观察病例。
133病例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①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低血糖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急性感染)。②经确诊为1型糖尿病,其它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者。③年龄在20岁以下或50岁以上(不包括20岁和50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明显糖尿病临床症状超过2年的患者。⑤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⑥中医辨证分型不在以上三个证型之中,或并见两个证型、证型复杂者。⑦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不全的患者。
2观察指标的检测、实验方法及统计学分析
21指标检测:①记录病程:取第一次诊断为T2DM时患者主诉出现明显糖尿病临床症状,如口干、多饮、多尿、乏力和消瘦症状出现的时程。②血液标本:所有受试对象均于上午8时前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ml,分别用于测Fins、C肽、取其平均值来进行统计分析。
22实验方法:①Fins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计量单位:μu/ml;②C肽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计量单位:ng/ml;③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色谱法,单位:%;④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按公式ISI=1/(FPG×Fins)[3]计算,因经D'agostino法判定为偏态分布,故取其负自然对数,即ISI=-㏑(FPG×Fins),再作统计分析,ISI越小,胰岛素抵抗越大;ISI越大,胰岛素抵抗越小。
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当方差齐性时用Bonferroni法进行比较;当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 T2法。性别构成采用χ2检验。
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 for windows。
3结果与分析
31各组证型入选病例性别、年龄均衡性比较:符合中医辨证湿热困脾型的病例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955±584岁;非湿热困脾证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885±658岁。另设正常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025±716岁。.各组患者的性别构成,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4讨论
41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立论,分为上、中、下三消辨治,认为消渴病是以阴虚、燥热为主,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认为本病初期以积热伤阴,阴多由先天不足,饮食失节,劳逸失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耗伤肺、胃、肾之阴,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初期以阴虚燥热为主,病情发展,则燥热伤阴,日久必致气耗,出现气阴两虚之候,病至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肝、脾、肾皆受损。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古今学者提出的气滞、痰湿、血瘀学说在消渴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标与本的认识上不局限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单一观点,进一步提出了气虚(脾、肾气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标的概念,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对消渴病的辨证理论。
笔者近年观察到湿热困脾型亦不少见,一是先天禀赋,也就是说湿热体质的人容易病患糖尿病;二是饮食的原因,如过食甘肥、醇酒厚味、煎炒油炸、高糖饮料等等,都会使人体产生湿热;三是脾失运化,湿浊停聚,湿浊郁久化热,湿热而生。且南方气候多湿热,故本地区湿热困脾型亦不少见。
湿热困脾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现代中医2型糖尿病证型客观化研究最多的是2型糖尿病的不同辨证分型与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以及胰岛素抵抗等的关系。淦家荣等[4]通过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分析结果显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各证型间有递增之势;餐后2h胰岛素、C肽以瘀血内阻型为低,与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湿热内蕴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敏感指数则表现为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瘀血内阻型>湿热内蕴型>气阴两虚型。陈思兰等[5]认为,T2DM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现象,且IR随证型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而逐渐加重。刘承琴等[6]认为: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肥胖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之一。高志扬等[7]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各证型胰岛素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湿浊型。以上研究证实脾虚湿盛型、湿热内蕴型、痰湿型以及血瘀型的胰岛素抵抗严重,但各种研究中因病例的选择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别。本研究课题发现空腹胰岛素与C肽水平在湿热困脾型最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湿热困脾型最小,提示湿热困脾型患者胰岛素抵抗最大,因此,我们认为可将ISI作为中医辨证湿热困脾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43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特点:我们在近年观察到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之中湿热困脾型证型并不少见。我们选择的病例是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且无任何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更能真实的反映2型糖尿病发病时“证”的实质。空腹胰岛素与C肽水平湿热困脾型较非湿热困脾型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湿热困脾型最小,提示湿热困脾型的胰岛素抵抗最大。而中青年人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近年来发病率很高,因此研究中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对我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WHO Dept.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Geneva,1999,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4
[3]李光伟,潘孝仁,Stephen Lilioga,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指数[J].中华内科杂志,1992,31(1):42
[4]淦家荣,刘红英,鲁丽,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糖及胰岛素、C肽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7,24(04):23
[5]陈思兰,林兰,楚晓燕,等.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6):4951
[6]刘承琴,赵建群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重视从脾论治的思路[J].新中医,2003,35(9):2829
[7]高志扬,钱少平,易向明,等.2型糖尿病中医分型与B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85.
论文作者:吴钧俊叶卓丁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胰岛素论文; 湿热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中医论文; 中青年论文; 病例论文; 燥热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