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我国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就是中高职衔接问题。文章分析了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应对措施,希望对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影响因素;对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应着重围绕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应有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所应当具备的重要作用,而护理专业的教育不但是现今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护理专业教育的成功能够加快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为临床医学培养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更有利于响应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
中高职衔接是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机制。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就是课程衔接。我国当前的护理专业面临技能训练课“倒挂”、文化课脱节、专业课重复等问题。文章从其原因出发,探索解决方法,希望对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帮助【1】。
一、我国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虽然我国关于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过度工作已进行三十年之久,但仍旧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现就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诸多问题作出如下总结: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在我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是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之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两者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但是在理论研究方法还处于初步探索中,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含糊。
在现今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业教育最初是根据学生应该具备的学历的能力以及教导的课程复杂程度不同而划分开的两种层次的教育,但由于我国目前并未有关于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人员的就业政策,因此导致护士执业考试成为了唯一衡量护理人员的标准,进而导致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将培养能够获取护士执业考试的护理专业人才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
从目前来说,我国护理方面应用较为普遍的相关条例和办法主要为两项,分别是《护士条例》和《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其中《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只有护士在取得执业证书以后,才可以根据证书中注册的地点从事相关的工作”;而在《护士条例》中则是对其考取执业证书的条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所在学校必须为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是高等教育学校,所学内容必须是国家承认和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及其以上助产或者是护理等方面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具备在学校或者是医院8个月及其以上的实习经验,满足以上几大条件才可以开出执业证书。
我国目前还没有护理方面严格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就业准入制度,从上述可知,护理注册执业证书具备一定的唯一性特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多数的中高职院校均把获取证书作为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导致其培养目标相对模糊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欠缺精准性,没有具备清晰的层次性,部分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精力、学习时间乃至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课程体系缺乏“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有关护理专业的课程可教学内容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复现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没有采用分级教学,而有些学校过于一味的追求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反而忽视了基础教学,导致在训练方法、设备、学生实训和师资力量方面过于弱项,还因此出现了中高职技能训练课“倒挂”等情况,总而言之,大多数的中高职学员中将学生就业作为了教育的最终目标,忽略了其他的文化方面的教育,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过于薄弱。
在2010年以前,我国的大多数中高职院校是由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机构或部门来进行管理的,2010年以后,我国开始了相关方面的共同管理改革,但是具体到地方,其仍旧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职和高职院校之间具有相当高的相对独立性,没有完善且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特别是“分段式贯通”衔接模式中,由于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因此中高职院校护理方面的课程体系没有联合起来进行一体化设计,中职个高职院校分别从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出发进行课程设计,十分容易导致其课程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
虽然,我国近年来进行了一定的课程一体化设计,但是大多数院校仅仅只是停留在“中职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层面,具体来说只是将中职和高职的课程体系根据其教学标准,简单的将两者中重复的内容结合起来,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高职护理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三)课程评价层次不清
中、高职护理专业可列为同源教育,其宗旨都是服务发展,导向都是促进就业,在目标培养要求方面都要求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护理生源依然会和普高生源、中职生源并存,且中、高职也依旧会存在部分课程重复现象。存在内容上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
(四)知识点层次不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随着现今护士职业资格的相关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考试设计的问题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细节掌握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有些虽然层次不同但属于同类的题目需要一种的知识点表述,如果缺乏这一种教学方式的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会导致学生混淆相关的考试内容,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五)中职生考试通关率低下
有关政策规定,学生需至少学习三年以上的护理或助产等专业课程,且必须获得相关的学历证书后,才可以具备护士执业的考试资格,而中职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属于软肋,导致其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概率低下,对学生以后的顺利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护理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促进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针对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目标培养定位不准现象,仅仅依靠院校层面单一的自身力量无法解决该问题,必须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行业以及国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
从行业和国家角度出发,要加强推进研究分析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各个护理工作岗位任务的工作,针对不同工作岗位技术需求制定不同层次的任职需求,完善护理行业的就业准入制度与国家职业标准,有利于职业院校培养更出色、更优质的高素质人才。
从医疗卫生机构角度出发,在引进、聘用人才时,不仅要严格遵守《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与《护士条例》,也要严格遵守国家职业标准,采用按岗分配、就业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多样化起薪水平等手段,促进中高职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护理人才技能、知识与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带动护理行业的整体发展【3】。
要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中职护理专业教育只是入门教育,用于培养充分了解基础护理知识和实际护理操作、熟悉基础护理节能、了解护理职业特点、热爱护理职业的初级护理人员;高职护理专业中,目标明确为培养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们掌握较高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及疾病观察能力和急救能力,且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能够单独完成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和健康宣教的中级护理人员。
(二)加强中、高职院校沟通交流,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课程体系
针对中、高职课程脱节与重复问题,主要是加强两者间的交流与沟通,遵循“一体化”理念,一起设置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主要有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分析以及工作任务分析三个核心内容。所以,在构建开发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共同开展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分析工作,对各自的、共同的工作岗位以及涉及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准确定位,制定课程标准。这种做法有效解决了课程脱节与重复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中、高的职业能力标准不同,因此要求技能、知识学习水平实现水平差异。
为了确保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明白中高职教学中的连续性,避免中高职教育中的衔接错误和内容的重复性,例如进行一项疾病的护理工作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疾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和主要症状,能够对患者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掌握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和特征外,要了解治疗方式的原理和机制,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所需要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并作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同时具备治疗中对治疗方案和步骤的准确评估,并具备治疗中和治疗后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三)突出课程评价的层次性,正确把握重复内容传授的层次和程度
目前我们知道中高职部门课程是避免不了存在重复的。但是可以在课程内容方面实现区别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课时合理区分与把握。我们具体可以参考美国俄亥俄州的做法,在课程标准的设计过程中就实现了区别教学。
同理,也可以将该方法应用到护理专业课程中。以人体解剖课为例,对于中职毕业生可以要求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名称以及主要形态结构;而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这些,还要掌握关于护理工作的肌性标志与骨性标志的活体定位、临床插管、肌注部位、穿刺静脉、较为常用的压迫止血及测脉搏和血压的动脉以及导尿和急救等技术的准确解剖部位等。
(四)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衔接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在护士这一行业,大多数医院的分工并不明确,很难达到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方面可向国外医院适当的借鉴经验,之后结合我国医院中关于护士工作分配的现状,制定合理的方案,例如对护士划分登记,科学的设置护士的工作范围和任职标准,确保动态化的岗位管理,确保科学化的人力资源分配,多个部门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的协作关系,建立合理的资格考试体系,确保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顺利。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护理专业面临着更大的心挑战,临床中对护士的综合职业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但需要他们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高的护理礼仪素质,中高职课程的成功衔接可有利于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这与社会目前的需求一致,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可以为医院提供更为优秀的护理人才,帮助医院提升整体的护士形象,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高职课程衔接其实就是基础知识、技能和护士的职业素质的衔接,这样可有利于提升护士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以后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陈若冰.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现状与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5):64-66.
[2]王冬梅.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6,(3):101-103,104.
[3]佘佐亚,温彬斌.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10):5-7.
【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能力核心、系统培养”视角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7C1618)。
论文作者:周艳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高职论文; 护士论文; 课程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职业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中职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