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体系萎缩与工业品流通矛盾之实践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品论文,矛盾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36(2011)03-0118-04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的普遍观点,还是我国流通改革的实践结果,都基本支持了“批发体系萎缩”这一论断。本文力求透过工业品流通的各种经济现象,解析中国工业品批发体系萎缩的实质及影响。
一、流通改革反思:工业品批发体系何以“萎缩”
关于流通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已不必过多论证,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流通体制由于从本质上排斥了价格规律和竞争机制,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1]。以“三多一少”为起点,我国的流通体制改革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打破了一、二、三级批发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初步形成了多流通渠道的竞争环境。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原本应“搞活”批发的市场化改革却只是在实践中演化为“精简”批发。
我们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实践中,上述改革并未有效地深入展开。在传统的批发体系瓦解、非国营批发主体纷纷成长的情况下,传统国营批发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经营方式转换一度陷入困境,使之未能有效应对多渠道的竞争而节节败退[2],而新型的、能够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大批发商却没有及时成长起来。尽管在随后的改革进程中,政府及商业主管部门多次将批发改革提上议程,但很多的改革方案要么未能采纳,要么收效甚微,关于新型批发体系构建的问题在实践中一度呈现“打乱仗”的局面[3]。工业品批发体系也就由改革前“全国一盘棋”的僵硬模式转为改革后“全国一盘沙”的松散局面,实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品流通领域呈现更加复杂的市场化竞争,专职批发的“分解”之势不断加剧。制造商争先向渠道末端延伸的“一卖到底”态势几乎不可逆转,零售企业凭借横向连锁及分店复制实行全国联采、统一进货并自建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大规模兴起并承担起专业化的工业品集散和中转,在批发市场的“摊位制”模式没有根本改观的情况下,“摊商”依然大量充斥工业品批发领域,使专职批发功能在规模和集中度方面进一步降低。
总结起来,尽管工业品流通改革在实践中表现为“精简”批发,但改革初衷却是为了破除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伪”批发,其实是迈出了“搞活”工业品批发的重要一步,当前的批发体系萎缩与原大型国有批发企业的不恰当改革有很大关系。当前的批发体系萎缩也是在传统“伪”批发体系破解之后,新型批发体系未能崛起之前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实践“真空”,并不能就此否定新型批发体系的必要性。
二、实践问题审视:工业品流通主要矛盾解析
1.工业品流通体量扩大与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与1978年相比增长幅度达26.7倍之多,年均增幅约为11.8%,工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基本维持在40%的水平上。在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表现出总产量的逐年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消费品及生产资料的销售额也表现为迅速增长且增长态势较好。
在我国工业品流通规模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下,我国的工业品流通成本也随流通体量增加而不断上升。《中国物流年鉴》数据显示,1991-2008年间,我国的物流成本年均增长14.9%,尽管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以后就基本维持18%的水平而未有显著变化,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同时,中国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仅为2次多,商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为3次多,而发达国家的年周转次数则一般在10次以上。
尽管在工业品流通总量扩张的情况下,流通绝对成本的随之增加不可避免,但是流通成本的相对比重不减却反映了效率和体系层面的问题,对于当前工业品流通体量扩大与成本增加之间的上述矛盾须进行及时的反思。
2.多元化流通主体与组织化程度偏低之间的矛盾
在流通主体日趋多元的趋势下,除批发、零售等传统流通主体以外,工业企业、物流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工业品流通重任,“流通主体多元”已成定局。但是,目前承担工业品流通的主要组织机构却普遍存在组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分别以CR4和CR8来衡量的市场集中度,批发企业为5.89%和8.34%,商品交易市场为5.24%和8.41%,而零售企业仅为1.1%和1.59%。
整个流通环节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容易导致流通的整体力量分散,在我国制造企业品牌化程度不高而生产和消费又相对分散的情况下,流通领域本应成为一个品牌孵化中心,也应成为一个集中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的领域,但目前过于分散的流通力量显然不足以承担上述重任,也容易使各种渠道模式的主导力量呈现混乱局面,影响到流通领域很多应有功能的发挥。
3.流通环节减少与流通秩序下降之间的矛盾
在目前流通渠道不断实现“扁平化”的趋势之下,既没有因为流通环节的减少而带来流通成本的明显节约,也没有因此而增进渠道成员之间的协调程度,反而使工业品流通体系面临秩序不断下降的问题。
近年来,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的各种名目繁多且数额巨大的“通道费”几乎成为零供冲突的焦点。名目繁多的“通道费”不仅损害了供应商的利润,也使消费者间接承担了部分费用冲突的成本。除此以外,零供冲突中也有竞争扭曲加剧的问题:零售商对买方势力的滥用,难免会加剧供应商为获取产品通道而产生的寻租行为,而缺乏品牌和资金优势的中小供应商则会在竞争中变得弱者更弱;同时,在某个品牌的供应商支付费用后,其他品牌供应商就可以不付费,造成不同品牌间不平等的费用承担。零售商买方势力的滥用及其所引致的竞争扭曲,产生了一种两级分化的“惯性”,导致零供冲突难以化解,流通秩序混乱成为工业品流通中的长期问题。
4.制造商渠道延伸与利润减少之间的矛盾
在各大制造商渠道延伸的趋势下,厂商在获得更多渠道控制权的同时也面临利润空间下降的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及《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8》计算,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利润为3.45万元,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相对应的利润值分别为6.69万元和6.09万元,工业企业的利润水平都明显低于流通企业。
制造商进行渠道延伸原本是为了通过“节约”渠道环节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但制造商的渠道延伸却在实践中引发了零售商对主营业务的不断偏离,各大零售终端越来越多地推行“保底扣点”、“出租柜台”等形式,各大卖场也利用制造商的“进场”需求而抬高或控制进场费。可见,一旦制造商的渠道延伸动机被零售商所“操控”,生产方的利润空间自然就有不断被挤压的趋势,这就形成了制造商渠道延伸与利润减少之间的矛盾。
5.商品交易市场总量增长与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在流通渠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在近几年依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通过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单个摊位平均成交额的增加应主要归结为其平均营业面积的增加,说明商品交易市场虽然总量不断扩大,但经营摊位小而散的特点依然存在。
“摊位制”的长期存在及摊位分割所导致的主体分散,使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呈现“重市场建设、轻商人培育”的发展格局,很难从专业市场中孵化出有大进大出职能的专职批发商。并且在大多数工业品交易市场中,尚且缺乏信息传递、剪切、配送、仓储、价格发现和增值服务等职能。因此,尽管商品交易市场始终作为重要的批发载体而存在,但其功能却还只是停留在为批发提供交易“场所”的层面上,呈现出总量扩张与定位困惑之间的矛盾。
6.内需持续扩张与出口转内销困难之间的矛盾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每年我国约有35%的产能是销往国外市场的,而金融危机之后,其中大部分都面临着出口转内销的“卖难”问题。但国内经济的稳健增长、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消费的结构升级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出口加工企业在国内并不缺少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
对于出口转内销过程中的“卖难”问题,直接原因是没有品牌。在原有的外销体系下,企业只需提供生产能力、加工技术及质量保障,而转向国内的消费市场时,由于缺乏自有品牌,产品难以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而更为根源性的问题在于没有强大的分销网络,从而产品无法在内、外销之间实现有效的转化。在外贸产品的“供”和国内市场的“需”之间形成结构断层,也是工业品流通的新矛盾。
三、批发“萎缩”引致工业品流通矛盾恶性循环
1.“甩”批发之后的渠道势力反差愈演愈烈
精简不必要的渠道环节原本可以提高渠道控制和管理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但我国的实践状况却是,在制造商和零售商“甩开”批发商呈现矛盾愈演愈烈之势。
问题就在于,为何在并不从根本上改善利润空间的前提下,制造商依然纷纷力争“一卖到底”?线索自然就落在了联结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批发中介上。从不断加剧的零供冲突看,制造商本应倾向于找到一个强大的批发中介来协助其组织工业品流通,但专职批发主体的萎缩或不振使其难于找到有效的“依靠”,从而很大程度上是被迫做渠道。只要制造商的渠道抢占不停止,零售业的“市”“场”分离现象就难以通过市场力量自然破解,“零”“供”两端越发不对等的势力也会使渠道冲突及竞争扭曲等破坏流通秩序的矛盾长期化。
2.批发企业与批发市场的“命运”反差难以扭转
在30多年的流通改革中,传统大型国有批发企业及新型独立批发商本应经过恰当转型而成为新型工业品流通主体,但却在市场化改革中表现为节节败退;而摊位制的批发市场本应视为一种过渡性的组织模式而实现适时转型,却在改革实践中经历着爆发式增长,并且“摊商”已成为工业品流通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事实上,这正是在实践中搞不好批发却又需要批发的体现。
在缺乏有竞争力的批发主体的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凭借投资准入政策宽松开放、盈利模式明晰和管理形式简便等优势而成为一种替代形式。目前之所以难以扭转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之间的命运反差,一是批发企业的不振为批发市场提供了继续存活的空间;二是批发市场未能及时转型而使“载体”的“主体”孵化功能无从谈起,又加剧了批发企业崛起的难度。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制度推动,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之间很难走出上述恶性循环。
3.国外品牌对国内代理的行为反差难以解除
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流通,前期往往倾向于与国内代理商合作,而后期倾向于建立直营店。对于国内代理商而言,其前期开辟的市场通路和积累的渠道资源就成为一种浪费,这样不仅无法打破国外的垄断利润,自身的存活和发展也面临问题,势力不对等和利润分配不均难以自然解除。
国外品牌商在品牌代理不同时期的行为反差除了与垄断利润有关以外,也体现出国内代理商自身的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国际名牌对代理商会的规模限制,实际反映了国内大型代理商的不足,国内在知识产权维护、店面装修及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也难以满足国外品牌商实现品牌形象最大化的需求,很多国外品牌在后期倾向于甩开代理商,其实暗示了国内批发代理层面的很多深层次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在批发体系萎缩之后,工业品流通在多个层面表现出难以自然化解的“恶性循环”,由于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批发不强,而这些矛盾又将最终导致批发更弱,所以单凭市场化力量无法期望上述矛盾的自然破解,必须通过制度推动打破种种恶性循环。总体上,我们既要肯定新型批发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又不能期望这一问题通过市场化力量得到自然解决,在尊重市场化规律的前提下,应在批发主体、渠道模式及利益协调等方面及时寻求适度的政府推进。
收稿日期:201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