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刘洋

试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刘洋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地基工程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使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特征

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相较于普通建筑地基处理而言,具有以下特征:①繁杂性。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广阔,地区与地区之间地质环境差异性极大,因此由此衍生出了多种地基处理工艺,大大提升了实际施工期间地基处理的繁杂性;②联系性。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地基处理与后期每项施工流程均具有联系性,一旦地基处理发生问题,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基于高度重视,针对地基处理联系性特征,做好施工风险预测及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地基处理期间存在的风险性,并以此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高层建筑施工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③困难性。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困难性不仅体现在施工及管理难度上,还提升在工程的返修工作中,由于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序所涉及到的施工流程较多,因此返修难度极大,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高层建筑自重力较高,因此一旦地基抗剪强度不符合设计规定,则极有可能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而应用地基处理技术可有效摒弃侧土压力及荷载力使得建筑结构整体倾斜问题出现,提升地基自身的抗剪能力,确保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安全;②在高层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会因受到较大的荷载力出现沉降现象,而此种现象具有不可避免性。而将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其中也可基于沉降标准及模量的压缩指标,控制地基沉降发生几率;③有效应用地基处理技术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地基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④上文介绍我国地质结构种类较多,因此高效应用地基处理技术业能够满足软土地基等特殊地质结构处理需求,提升地基处理水平。

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3.1护壁施工技术

护壁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中的主要构成,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人员经常要进行护壁施工,以此保证施工质量。因此,保证护壁施工的质量,也就是保证地基处理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桩基混凝土的内部强度与护壁混凝土强度相匹配,这样才能确保护壁施工的质量不受影响。

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护壁的高度高于地面,还要随时对护壁加以检验,定期检查护壁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渗水、漏水、断裂等现象。若施工人员发现护壁质量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保证地基处理的安全性与整体质量。

3.2高压旋喷技术

高压旋喷法在对高层建筑基础有特殊要求时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利用钻机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一定位置后,使用高压设备将浆液在20~40Mpa的高压流作用下向周围喷出,使周围的土体发生破坏,同时,钻杆旋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升,然后将浆液与土粒充分混合,待混合后的浆液凝固后,将会形成一个固结体,以达到加固基础的目的,提高高层建筑基础的抗剪强度,减小土的变形。

3.3混凝土的配比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经常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因此,混凝土配比也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之前,相关人员应当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现场进行样品提取,还要对地基加以仔细勘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制。此外,相关人员在配制混凝土之前,还要分清钻孔桩与人工挖孔桩之间的主要区别。与人工挖孔桩相比,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塌陷,因此,相关人员在为钻孔桩处理形式配制混凝土时,要更加重视配比质量。

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混凝土达到工程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还要重视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应着重保证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

3.4混凝土灌注技术

在结束混凝土配比之后,就要进行灌注。在灌注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对孔底进行严格检查,将积水、杂质、沉渣等加以清理。其中,处理积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若是混凝土与积水相融合,地基处理会受到严重影响。若地基处理位置地下水量较多,施工人员除了要利用吸水性物质加以清理之外,还需要选择转孔桩来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若是地基施工位置的地下水量并不多,施工人员在首次灌注混凝土之前就要利用一些吸附能力较强的物质将积水及时清理,待积水清理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此外,施工人员应当增加首次灌注的混凝土数量,还要对相应的灌注高度加以把握,以免混凝土灌注环节出现严重问题。

3.5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对高层建筑基础进行处理时,主要应用特制的搅拌轴的叶轮,从地面开始进行对所需加固的基础进行搅拌直到所需搅拌的深度,然后将阀门打开,以利于水泥浆或水泥粉通过搅拌头注入到土体中,最后,采用搅拌头进行强制搅拌均匀,并使水泥等胶凝材料与土充分混合,待强度足够大时,桩体和桩周围土将共同承担外部荷载形成复合地基。在使用水泥土前,必须做水泥土强度试验,只有试验结果满足强度要求后,才能将水泥土用于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合格的试验参数进行配比。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基础处理时,水泥的掺入比越大,其强度也随着增加,当水泥的掺入比不大于5%时,其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为了确保水泥土强度,应控制水泥掺入比大于5%,在实际工程中水泥掺入比通常采用10%~15%。

3.6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方面,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预应力管桩,也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以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不同类型。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较多选用的是先张法类型。施工人员会应用离心成型措施加以辅助,确保具体的施工模式与施工效果达到预想的空心筒效果。施工人员在应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时候,会应用一种钢套性质的模式,其中包括了端头结构、桩体结构等,保证了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切实应用。施工人员在应用这种方法处理高层地基时,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桩基,且需要在沉桩完全结束的2周之后进行后续施工。施工人员在挖掘基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在施工位置留有边坡,切记不可将挖出的土方堆积在基坑旁,以免基坑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出现严重的塌陷,给地基处理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施工人员若是需要挖掘相对较深的基坑,需要采取分层挖掘的形式,以保证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合理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管桩倾斜这一现象,无法保证地基处理环节的质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施工位置的平整度不够、坡度较大、承载力较小等,此外,施工人员如果在操作时没有保证管桩的垂直性,也会导致管桩出现严重倾斜。若想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应当着重对施工场地加以平整,在打桩机的工作范围内应用垫木等,保证打桩机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施工人员如果是在土质较软的施工位置进行管桩作业,就要对施工位置进行土方回填,还要保证回填土方的紧实度达到0.94。这样,打桩机在工作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严重下陷,管桩也不会出现严重倾斜。这样才能保证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得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结束语

高层建筑目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人口密集,并且危险性高于一般的建筑,为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

参考文献:

[1]周鹏,汪乐锋.试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5):118-118.

[2]王君木.试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引文版:00251-00251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试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