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 26611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护理效果、治愈有效率等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愈的有效率为89.80%,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焦虑程度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高血压;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高血压已经是目前威胁我国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长时间控制血压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老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差,主要体现在家庭、社区以及医院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不佳导致[1]。鉴于此,我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做了深入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行普通护理模式。其中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51~73岁,平均为(68.91±8.7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为53~72岁,平均为(69.05±7.92)岁。两组老年患者在性别、年龄、用药史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几点措施:(1)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常识并耐性回答患者的问题,对于有消极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2)指导患者的家属给予患者鼓励,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并随时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若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及时指导患者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放松,控制情绪;(3)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高血压患者应有的良好生活习惯,对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应给予提醒,并由家属进行监督,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比如酗酒以及吸烟等;(4)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饮食指导,有患者家属进行监督以及控制,保证患者的糖、淀粉等容易引起血压增高食物的摄入,尽量多进食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事物。
1.3 效果评价[2] 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或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为显效;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或收缩压下降小于2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患者舒张压或收缩压下降不明显,或未达到正常范围则为无效。同时采用问卷对患者躯体功能、焦虑程度、睡眠障碍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实施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对比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在干预后研究组的血压更低,这说明优质护理模式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更好,这比常规护理模式更能达到护理本身的目的。医院应做到以下几点以保证优质护理模式的有效实施:(1)重视技能培训和考核,培养护理人员的主动护理意识;(2)落实责任制,改善排班制度和工作模式;(3)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广泛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4)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治疗,及时跟进患者情况,及时根据变化修改护理治疗措施。同时,研究组患者治愈的有效率为89.8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1.43%,这说明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治愈率。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焦虑程度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优质护理不仅在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上具有良好效果,在降低患者焦虑状况、改善患者睡眠以及对提高护理方案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瑾,陈忠丽,唐娴.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6):1927-1929.
[2]裴姚菊.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作用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24-25.
论文作者:吕香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收缩压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