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余毅的语文教育思想_课堂教学论文

略论余毅的语文教育思想_课堂教学论文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思想论文,于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于漪老师是我国首批评选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也是最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之一。她从教40余年,曾担任过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她还多次参加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关于语文教育的著述,多达一百多万字。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80年代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大的影响。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内容,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文育人”

阅读于漪的语文教育论著,我们会发现其中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教文育人”。于老师心目中的教文育人绝不是一个笼统的目标或者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她曾经说过:育人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有针对性,有时代的物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促进今日语文教学的实践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于老师通过分析明日建设者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认为语文科教文育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里的素质,包括“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的精神,有追求真知的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等等。这里的能力,指的是“读、写、听、说的真本领。”这里的智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通过“点拨,开窍,把学生教得聪明起来。”根据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这一特点,于老师在阐发语文科教文育人的内容时,还特别强调语文科的文化内涵。她认为,“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只讲形式,就架空内容,语言形式就失去灵气,失去光泽,变成任意排列组合的僵死的符号。”(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语文教学,语文研究切不可忽视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否则,讲出来、写出来的东西苍白无灵气,单薄无支撑。”(注:《要重视文化背景》,《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以下凡只注明篇目者,均见此文集。)

在教文育人的方式方面,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熏陶感染,渗透滋润,而不应是架空的说教或生硬的灌输。于老师多次讲到:要善于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分析,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在这方面,于老师有很多具体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她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常常采用“娱目”、“动情”、“激思”、“励志”的方式;采用“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变换提问的角度,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联系扩展,增添情感浓度,形成余音缭绕的气氛”等做法。这些都不失为教文和育人相统一的好方法。

考察于老师“教文育人”思想的来由,大致有三个方面:(一)这是正确认识教育本质和教育使命的必然结果。在于老师看来,教育,就是培养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她曾这样说:“国家把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学生交给我们教师培养,这意味着对教师极大的信任,我们如果不尽心尽力,岂不是浪费学生的青春,对国家、对人民的大不敬?为此,我经常警戒自己、鞭策自己兢兢业业,考虑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的大目标。”(注:《奉献,教师的天职》)(二)这是正确认识语文科性质的必然结果。虽然于漪老师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有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是她始终认为语文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70年代末,作为对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一种否定,在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一种纯工具论的倾向,于漪老师对此不以为然,她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要表情达意,那么,用它组成的作品,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两种作用。”(注:《素质、能力、智力——我的语文育人观》)90年代,于漪老师进一步提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她特别提出:“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必然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三)这是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于老师认为,传统语文教育在思想和精神方面有三点值得借鉴:一是传统语文教育既教书又教人;二是传统语文教育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重视民族气节、民族操守的教育;三是传统语文教育很重视学养,不仅见识要广,而且讲究思想修养,道德文章。于老师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中这些精华的认识,自然会影响到她的“教文育人”观。

二、全面、有序、科学地培养语文能力

于老师在强调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智力的同时,又特别强调首先要抓语文能力的培养。她指出,有一点必须十分明确:语文教师教学生学语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须牢牢抓住不放。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哪些方面的语文能力,这是于老师几十年来一直在关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她在这方面的主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全面训练,循序渐进,突出“内核”,语、思结合。

全面训练。于老师认为,训练能力要树立全面培养的观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体。就语言训练而言,听、说、读、写都很重要,不能重读写,轻听说。就整个语文能力而言,其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语言能力本身,还应该向外拓展。于老师对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曾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使学生具有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新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能只注重学习的近期效果,轻视适应社会的长远需要。须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会交际,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扩充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发展思考力,丰富感受力。”(注:《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这种全面训练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需要人们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而绝不只是读和写的能力。全面训练既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益,又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长远需要”。

循序渐进。于老师曾说:“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拾级而上。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是训练的全局,这个全局是由初中与高中两个大阶段,六个年级分年要求的小阶段组成,每个小阶段有听说读写能力各自具体的要求,四种能力之间又互相渗透和穿插。故而训练时力戒笼统混沌,要有合理的布局,要安排好恰当的‘序’引导学生步步登攀。”(注:《素质、能力、智力——我的语文育人观》)于老师还多次谈到不重视训练序列的危害性。例如,她说:“不探讨科学的序列,教学中有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很难解决。比如重复劳动的问题,对某一语文知识小学教,初中教,高中还教。……”总之,于老师很重视能力训练的序列,主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知识、能力、智力,来安排科学的序列。这种主张,体现了她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

突出“内核”。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虽然以全面为好,但是语文训练又不能过于繁杂琐碎,得有个重点。于老师指出:“语文教学要革除琐碎,得弄清楚语文双基中‘核’与‘壳’的问题,‘核’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讲外壳正是为了弄懂‘核’,切实掌握了‘核’能力就强,‘核’往往四十年、五十年不变,‘壳’变化快,易老化。”(注:《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因此,语文教学要教最基本的。”哪些应该是语文能力的“内核”呢?大而言之,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应该是内核,所以,于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小而言之,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以及其它各种具体能力本身又有一个“核”地“壳”的问题,于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应作深入的科学研究。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于老师关于语文教学要突出内核和她的全面培养语文能力的观点并不矛盾。全面培养是为了防止“以偏概全”,突出内核是为了防止“喧宾夺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误、思结合。于老师最反对进行单纯的语言技术训练,她既主张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不可分割,又主张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主张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语言训练的全过程。她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而这些教离不开思维。无论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无论是记事、写人、状物、说理,都须臾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增进和发展他们的思考力。”(注:《我和语文教学》)“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读,就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不得要领;写,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注:《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这是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她反对用“嚼烂了知识喂给学生的陈腐办法”,“把思维方面应有的锻炼‘转嫁’到记忆上。”提倡“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运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们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注:《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于老师还总结出了许多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三、注重学习兴趣,突出情感教育

于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情感熏陶。有人据此把于老师划归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派,是不无道理的。

先说培养兴趣。于老师认为,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的推动力。学生对学习是积极寻求,还是消极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吸收,还是厌恶排斥?往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尤其就语文教学来说,学语文靠的是持之以恒地日积月累,勤学苦练,是件苦差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有鉴于此,于老师主张: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内部态度”,千方百计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于老师多次介绍过她在这方面的做法,基本的经验有四点:一是课要有新鲜感。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二是课要有趣味性,使学生迷恋。数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课上得有趣味,学生学起来就感到轻松愉快,而有了愉快感,就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三是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于老师认为,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语文教学就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高尚的情操,精彩的语言,带着感情教,带领学生阅读、思考、咀嚼、体会,学生心田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倍增。”(注:《拨动学生的心弦》)四是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学生的智力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于老师说: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在中学生学习兴趣上,实用性和肤浅性占有一定的位置,但由于他们大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接触事物日益广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和知识产生探讨的愿望。为此,于老师提出要把课上得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再说情感熏陶。如上文所述,通过情的感染,可以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于老师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还不仅仅在于此,在她看来,情感熏陶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因为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于老师认为,“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情是教育的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主要要凭借语文教材。“诗文本是情铸成”,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大多数课文,本身蕴含着作者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这是情感教育的源头活水。怎样凭借语文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呢?归纳于老师的看法,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披文入情”,即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发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在,做到“文脉、情脉双理清”。第二,发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自己必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阅读教学艺术谈》)第三,教学时,教师要“带着感情教”,要“选准动情点,满怀感情地启发,提问、讲述,剖析,郎诵,以情激情。”于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自身还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她说:“一个语文教师当自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育人的崇高职责紧密相碰时,感情就会发生井喷,势不可遏,课堂上就会闪烁火花,产生能量,推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向前迈进。”(注:《渗透与滋润》)二是语言要善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物,教师的语言更是应该饱含深情”。“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必弦,在学生心中弹奏,就要善于传情,善于注情。”(注:《浅谈教师语言的魅力》)

四、“立体化、多功能”的课堂教学效率观

于老师曾说:“现代社会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千方百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职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是我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注:《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确实如此,于老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做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认识与实践的体系。

首先,于老师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总的要求,这就是,课要上得“立体化,发挥多功能的作用。”她说:“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无论是哪种类型,往往以平堆的居多,以平面展开为最常见,以单打一的传授知识最手熟。尽管这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从时代的要求和今天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考察,语文课的职能远没有发挥。”(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论》)语文课是一门方面多综合性强的学科,因此,组织课堂教学必须顾及众多的因素,使教与学有机结合,知识、能力、智力协调发展。“不论是讲读课,阅读课,也不论是写作课,练习课,乃至复习课等等,都可以在教学目的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发挥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课由平面而立体,知识覆盖面就广,能力训练多角度多侧面,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培养,思想情操相应受到熏陶。这样,课的容量丰厚,效率会大大提高。”(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论》)于老师对于教学效率的这一阐述是非常深刻的。在谈到语文教学效率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忽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只看一堂课学生学到了几条知识,或掌握了几种技能,用单一的、而且是单纯量化的观点看语文教学的效率。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的综合效益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这才是抓住了根本。

其次,于老师提出了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课前精心设计,选择好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的最佳结合点。于老师对选点的要求是:在课文中能起‘点睛’作用或关键作用的;语言经得起推敲,内涵丰富而又咀嚼有味的;能在思想上给学生以启迪,能拨动情感的琴弦的;读、写、听、说能力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能切实获得训练的;能拉出联想或想象线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扩散点显明的,丰富的。所选的知识点或训练点应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方面闪光的,或辐射,或折射,使课堂教学充满明亮。

2.课堂教学要有鲜明的节奏。于老师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曲折,就会使读者兴趣浓厚,步入胜境,领略无限风光。课堂教学也一样,课上得平板,就会令学生昏昏欲睡;上得有起伏,有鲜明的节奏,就能引人入胜,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注:《课堂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为使课堂教学有鲜明的节奏,于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剪裁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过程要疏密相间,有起有伏,形成循序渐进的坡度;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运用,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其中的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轻点”、“重敲”、“连线成体”、“密集训练”等等。

3.适当充实课堂教学的容量。于老师认为:“学生课堂上常有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供不应求’是很重要的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语文知识海洋中乘风破浪航行。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思想活跃,就有充实教学内容之余地;而适当充实课堂教学的容量,又反过来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学习,收到相得益彰之效。”(注:《课堂教学的节奏与容量》)课堂的容量怎样才能得到适当的充实呢?于老师总结出了两条措施:一是从广度上开拓,扩大知识的覆盖面;一是从深度上探讨,加强学生理解力。

标签:;  ;  ;  

略论余毅的语文教育思想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