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视角下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探究
黄春霞
(亳州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优质教育的推广,公平教育问题逐渐引起重视。随着我国对于城乡教育的不断重视,能保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是其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主要原因是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全,资源配置制度不成熟以及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只有重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才能够更好实现其不断发展,提升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本文基于制度视角,对于我国城乡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进行探究,重点分析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在配置上失衡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旨在提高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制度视角;城乡义务教育;教育资源
教育的公平在我国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公平的关键点。但在我国教育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教育与城乡教育仍存在一定不平衡性,城乡学生根本做不到平等水平上接受义务教育,根本原因就是不同地方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现象。若无法解决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就会使乡镇尤其是乡镇以下的义务教育逐渐落后,极大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当前城乡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哪些失衡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为提高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城乡总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已测定的Lut-SD和Lut-PC-SD适量,加入Lut对照品,置于25 mL量瓶中,乙腈超声并定容,进HPLC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ut-SD样品中Lut回收率为98.67%,Lut-PC-SD样品中Lut回收率为97.84%,RSD值均小于0.91%。
一、“城乡失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1.教师资源配置的城乡不均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核心力量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师资力量配置严重不均,由于县镇、村镇逐渐递减,城镇化比例越来越大,出现了师资力量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此外,城市、县镇和乡镇学校教师资源相对而言丰富一点,师班比较高,超编现象严重,而村所的教师则缺编现象较为严重,师资力量存在不足,很多村所不得不靠招聘特岗教师解决师资薄弱的问题,因此村所普遍存在义务教育水平较弱的情况。
2.教师高级职称比配置的城乡失衡
目前,从城乡学校汇总情况来看,县镇的师资力量整体较高,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且不同学校的整体教学资源分布较为平均。与高级职称比类似,被调查学校的骨干教师比从城市到村所呈逐级递减之势,而且村所教师职称评比指标少,高级职称评比资源少,压力更大,导致城乡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配置失衡,不利于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
3.财力资源配置的城乡失衡
财政经费是城乡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财政经费充足,才能够不断提高城乡义务教育水平。虽然我国对于城乡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逐渐增多,但仍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所需经费的要求。此外,财政经费存在分配不合理现象也是教育水平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国城乡教育中,人们对于财政经费短缺有过多关注,对于财政经费分配不合理现象并未充分重视,反映出教育的贫困首先是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贫困。
二、“制度之变”: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策略
1.秉持公正教育理念,强化政府问责制度
第一,隐私权保护。这一保护模式为美国法所推崇,是将个人信息置于隐私权中加以保护。美国《隐私法》(1974年)规定了对各类信息的收集、持有、使用和运输保护之条款。⑫“个人信息本质上是一种隐私,隐私就是我们对自己所有信息的控制。法律将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隐私加以保护,界定其权利范围。”⑬大数据革命使信息收集、利用变得迅速并不易察觉,增加了控制难度,但并不意味着“隐私的死亡”。在美国,大数据保护论争通常在隐私权语境下展开,譬如责任规则的适用,究竟是适用侵权责任还是合同责任规制不当观察、捕捉、传播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在隐私权语境下探讨。这与美国实用主义的法治传统不无关系。
如前所述,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公共政策存在问题。因此,缩小教育差距和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是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由于我国城乡教育政策将义务教育认为是一种公共产品,存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这使得私营企业不愿对城乡教育进行大量投资。因此,我国教育资源事业必须向着公正和公平发展,并将教育中的公平作为教育的核心概念和基础决策。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有关教育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农村地区和边缘化群体,通过均衡教育资源实现城市与乡镇的平等发展和均衡发展,同时提高城乡地区的义务教育整体水平。
2.变革户籍身份制度,消解城乡二元结构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乡二元结构将城市与农村居民分为两类,导致对于社会资源获取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目前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地位较低,无法更好地获取资源。因此,若想降低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差距,首先应当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应当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进一步改革,打破传统的城乡分离模式,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能够整合城市与农村的资源。此外,对于统筹城乡财税、就业、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应当提高重视,例如创造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合理的人员流动,简化人员流动程序,减少资本流动,使农村基层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等。通过提高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水平,提升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更好实现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提高农村教育的综合水平,降低农村与城市发展间的差距。
按照同样方法,本文计算了不同岗位的起薪中位数,如表6所示。商务人员的起薪最低,为4 500元。管理岗、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起薪普遍较高,中位数达到9 000元,且管理岗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薪酬在10 000元以上的比例均超过4成。
3.改革教育财政体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在加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相结合的综合力量,在这一更广泛的背景下,国家必须改革教育财政体制,以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在中央财政对农村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从“以地区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为“以城乡结合为重点”的战略,实现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弥补了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资源差的问题,实现了义务教育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公平、合理和平衡发展。
4.建立政策导向机制,多管齐下助力教育均衡
“择校”在城乡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普遍,“择校”现象直接与义务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平等有关,反映了以往教育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政策导向机制,满足统一和标准化的要求,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合作。政府各部门建立合理的教育引导机制,向广大民众通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分配。
三、结语
提高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支持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背景下,相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制度不断出台,并在城乡义务教育中逐步推广。至今,我国城乡在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教育资源紧缺以及资源不平衡等。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城乡义务教育的逐渐重视,在各项制度出台后,有效地缓解了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在资源失衡方面的问题,缩短了城乡义务教育与村所义务教育资源存在的差距,提高了城乡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从而真正地向实现教育的平等性方面迈出了大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佳伟,顾月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实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
[2]黄海.教育公平视野下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峰林.基于城乡均衡视角的义务教育资源调查报告——以青岛莱西市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
[4]闫殊.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18.
[5]李颖.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状况及其影响路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7.
[6]张艳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下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基于比例原则的视角[J].财政监督,2017(6).
中图分类号: G5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12-0259-02
收稿日期: 2019-11-15
基金项目: 2015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研究”(AHSKQ2015D101)
作者简介: 黄春霞(1979—),女,安徽庐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