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文艺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文艺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财务信息已悄然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并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受限于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的缺陷以及市场监督的不完善等制约因素,财务造假这一行为愈演愈烈。因此,对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深度剖析并对防范其措施加以研究,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财务造假;制约因素;造假手段;防范措施

1.前言

财务假造是一个更古不变的话题,并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世间万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关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会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甚至会造成我国经济市场的动荡,随之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2.财务造假形成原因分析

2.1财务造假形成的内部原因

2.1.1两权分离导致利益不一致

企业一般实行两权分离制度,即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不统一,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投资者拥有的只是企业所有权和收益,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样,企业管理层并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这样一来,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同,加之初衷和最终的目的不一致,从而造成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便捏造费用,虚高成本,私自对财务信息更改等各种财务造假方法随之产生。

2.1.2内部控制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审计机构,这些机构会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监管。然而有时董事会和监事会等独立机构事实上并不独立,他们跟管理层一样也想从中获取某些不正当利益。加之管理层权利巨大,会造成一手遮天的局面,对于普通会计从业而言,他们受制于管理层的控制。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和一般财务人员的独立性差,内部监管形同虚设。

2.2财务造假形成的外部原因

2.2.1法律环境的不完善

我国实行的《会计法》等法律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财务造假低成本的缺陷,相反,正是由于这些制度和法律上的缺陷往往会给造假者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于是财务造假现象会屡禁不止,越发的猖狂。

2.2.2、政府行政监督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数量也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尽管我国监督审计体系越来越完善和改进,但发展速度始终赶不上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于是受限于不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铸就了行政监督不到位的尴尬局面,这也就给财务造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这种不正之风有喘息之机。

3.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3.1高估收入,虚增利润——以“万福生科”为例

万福生科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农产品等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于2011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注册总资本为六千七百万元人民币。2012年7月公司法人代表龚永福在深交所坚定地说:作为一名扔掉了铁饭碗来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在这里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公司所有的业绩都是真实的。然而就在话音刚落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场闹剧就悄然上演了。2012年8月,湖南省证监局在例行检查时,居然发现这家公司同时拥有数套账本:银行帐、税务帐以及供公司管理层翻阅的记录着实际收支状况的业务往来账,至此,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慢慢浮出了水面。于是,证监会开始对该公司进行全面调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1虚假公开重要客户销售额

在万福生科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从2008年—2011年6月排名前五的客户情况,然而经记者调查,对这些客户的销售额存在虚假表述现象。如招股书中提到“东莞市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每年有约千万元的销售额,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家所谓的有千万元年销售额的经营部事实上是樟木镇一家极其普通的粮油铺,店面不过40平米,更可笑的是由于万福生科价格和工艺不合格,该店自2007年就终止售卖万福生科产品,由此可见招股书中的说明是无中生有。

3.1.2虚增产品收入

在万福生科提供的年报中显示,该公司主要产品有十余种,其中诸如葡糖糖粉和麦芽糖粉这种深精加工产品,就是虚增收入的主要对象,在财报中显示的收入要比实际虚增多倍,甚至凭空捏造。而且产品的毛利率也出现过分“注水”现象,且数额巨大,令人瞠目结舌。

3.1.3虚构合同

该公司2011年财报中表明,有三份与“湖南省傻牛食品厂”和两份与“东莞市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的销售合同,这些合同全部标注已履行且都有确切的合同编号。然而上文已说,这些商家早就跟万福生科取消了交易关系,因此,这些合同的真实性就不言而喻,也是假的,是配合虚假销售收入而衍生的。正是这些虚假合同,使以上虚假销售显得更为合理与真实。

4.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议

4.1增加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

对于企业这一经济体来说,效益和成本是主要考虑的两大因素。因此,财务造假成本的高与低将会对企业的最后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倘若造假成本高于预期效益,那么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不少企业会铤而走险,走上财务造假之路。相反,试想如果造假成本远高于预期会带来的效益,那么还会有企业来从事财务造假的违法活动么?答案可想而知。因此,遏制财务造假最为有效而且最简单的措施就是把处罚力度提高,使之远高于造假成本。

4.2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完善

企业之所以会发生财务造假的丑闻,内部控制一定会存在薄弱环节,如:管理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缺少一定的了解,对相应的规则与规律却不遵循;内部控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欠缺,十分不容易取得它应该得到的预期效果;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力度和执行力不足,奖罚不明;对于内部控制的审计管理制度跟不上形式的发展。企业进行自我监督的行为就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的,内部控制框架如何搭建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以本身的业务流程为基础,抓住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程序为手段来进行实务的设计,形成属于企业自身并具有自己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

4.3增强法制法规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财务信息已悄然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并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实行的《会计法》等法律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财务造假低成本的缺陷,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完善相关法制法规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会计行为,减少主观随意性的发生,使财务会计信息更加接近于真实情况,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5.结语

财务造假充斥在企业的每个环节,控制和遏制造假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至于更好的解决问题,以一颗毫不动摇的恒心来对抗这种非法行为,需要坚定地意志力,在增强法制法规建设、增加处罚力度的同时,还要做到内部控制的完善并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骆阳.刍议财务报表粉饰动机及其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2015(24):28-29.

[2]艾永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博弈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5(03):37-41.

[3]刘红英.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5(11):189-191

作者简介:文艺(1994.03—),男,河南省开封人,成都市武侯区四川大学Mpacc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论文作者:文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文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