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904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胆结石患者作为样本,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其分为保胆组与切除组2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保胆组手术时间(30.69±1.69)min、术中出血量(14.00±2.37)ml、胃肠功能恢复(9.15±0.80)h、有效率97.73%、并发症发生率2.27%、生活质量(97.51±1.30)分;切除组手术时间(67.89±2.48)min、术中出血量(39.64±2.50)ml、胃肠功能恢复(15.00±0.30)h、有效率90.91%、并发症发生率6.82%、生活质量(90.13±1.27)分。结论: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率高、安全性强,患者预后更佳,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关键词: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生活质量
前言:胆结石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黄疸等。经手术将结石清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结石的两种主要术式,为提高胆结石患者的健康水平,本文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对比了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胆结石患者作为样本,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其分为保胆组与切除组2组。两组资料如下:保胆组:例数:44例。性别:男:女=23:21。年龄(29--85)岁,平均(50.71±1.75)岁。病程(1--20)m,平均(10.25±0.36)m。切除组:例数:44例。性别:男:女=24:20。年龄(28--80)岁,平均(50.69±1.60)岁。病程(2.5--21)m,平均(10.33±0.45)m。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胆结石的诊断标准。(2)患者胆囊结石无急性炎性反应。(3)胆结石为首次发病。(4)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胆囊壁厚度≥4mm者排除。(2)存在上腹部手术史者排除。(3)胆囊收缩面积<30%者排除。(4)依从性差者排除。
1.3 方法
1.3.1 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方法
保胆组患者均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1)全身麻醉,嘱患者取仰卧位。(2)于右上腹直肌胆囊投影处做纵向切口,长度2--3cm,暴露术区。(3)取3根牵引线缝合于胆囊底部,于线中央,做1cm切口。(4)经切口插入胆道镜,探查结石,采用吸引器将结石取出(结石较大者,应绞碎后取出)。(5)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清除残留结石。(6)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切口,关腹。(7)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3.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
切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1)全身麻醉,嘱患者取仰卧位。(2)于脐上缘做10mm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腹腔镜。(3)抬高患者的头部20°--30°,探查腹腔。(4)于剑突下体表投影处,建立主操作孔。并于肋缘与右侧锁骨中线焦点下方建立第三孔。(5)置入弹簧牵引钳,切开Calot三角后侧浆膜,暴露术区,将胆囊切除。(6)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与住院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3项指标。(3)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
1.5 评分方法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疼痛采用VAS量表评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正相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与住院情况
保胆组手术时间(30.69±1.69)min、术中出血量(14.00±2.37)ml、胃肠功能恢复(9.15±0.80)h,较切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手术与住院情况
3 讨论
受疼痛影响,胆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较低。采用手术方式清除结石,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均为两种常见的微创术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要求将胆囊切除,后者则要求于胆囊部位做切口,经切口将结石取出[1]。通过对前者手术情况的观察发现,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时间(67.89±2.48)min、术中出血量(39.64±2.50)ml、胃肠功能恢复(15.00±0.30)h、有效率90.91%、并发症发生率6.82%、生活质量(90.13±1.27)分。可见,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长,且预后效果欠佳。通过对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效果的观察发现,采用该术式治疗胆结石,手术时间(30.69±1.69)min、术中出血量(14.00±2.37)m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手术效率更高,出血量更少,判断与该术式无需切除胆囊有关、操作简单、切口小有关。通过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发现,该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9.15±0.80)h、治疗有效率97.73%。可见,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胆结石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更快。采用该术式治疗胆结石者,并发症发生率2.27%。44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了呕吐现象,判断由人工气腹的建立所导致。给予处理后,患者呕吐现象消失。治疗1m后,通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未切除胆囊者,生活质量(97.51±1.30)分。与胆囊切除者相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胆囊为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具有促进脂肪消化与吸收的作用[2]。胆囊切除后,患者的消化功能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生活质量一般较低。可见,就术后生活质量而言,两种术式相比,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率高、安全性强,患者预后更佳,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董尚进.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道镜和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135.
[2]向华,黄攀科,杨军.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1):1119-1122.
论文作者: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胆囊论文; 胆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手术论文; 微创论文; 切口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