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素质_mol论文

以化学试题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思维论文,品质论文,化学试题论文,为载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中学化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势带来的模式化机械解答的负面影响,启发学生灵活改变思路,点评比较,从而获得较佳解题途径。

达到平衡时,平衡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0.91。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而不采用高压的原因是:常压下:三氧化硫的含量已达91%,从降低成本考虑,没有必要再加压(下划线部分为答案,下同);

(2)保持上述温度和压强不变,若向容器中只充入2mol并加入固体催化剂,则平衡时,的体积分数是6.0%,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2.06mol(保留2位小数);

(3)温度仍保持537℃,容器体积保持200L不变(恒容)。充入amol、bmol,并加入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仍为 0.91,体系压强为1.01×Pa。若a:b=2:1,则 a>2(填“>”“<”或“=”)。

解析:(以第2小题为例)由于是等效平衡

得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x= 3-91/97=2.06mol。

化简得n(平衡)=2.06mol。

【注意】若从正反应开始列此式:n(平衡)= 3-3%n(平衡),则错误!

因为3%n(平衡)=n(剩余的),而不是n (反应的)。

各种类型的试题解法均有繁简之别,许多学生满足于做出来,而不愿在解题技巧方面作深入探讨,致使解题速度缓慢。如果在解题中多留意各种解法,多启发诱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简捷明快的解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故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拓展思路,提升思维,发挥独创性。

二、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善抓本质,纲举目张。一题多变,逐步深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利于抓本质。

例2 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____7(填“>”“<”“=”)。

变形1 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____7。

变形2 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____7。

变形3 常温下pH=3的硫酸与pH=1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____7。

变形4 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____7。

变形5 常温下pH=a的强酸与pH=b的强碱等体积混合且a+b=14,溶液的pH____7。

变形6 常温下pH=a的强酸与pH=b的强碱按体积比1:10混合,溶液的pH=7,则a+b= ____。

变形7 常温下pH=a的强酸与pH=b的强碱按体积比10:1混合,溶液的pH=7,则a+b= ____。

变形8 常温下pH=a的强酸与pH=b的强碱按体积比1:100混合,溶液的pH=7,则a+b= ____。

“一字”之差,意义即变,有比较,善观察,会分析,抓本质。如关于恒容或恒压下的等效平衡。

例3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 (g)+D(g),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体系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BD。

A.4 mol A和2 mol B

B.3 mol C和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变形1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 (g)+D(g),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nmol,若维持体系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n mol的是BD。

A.4 mol A和2 mol B

B.3 mol C和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变形2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 (g)+D(g),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BD。

A.4 mol A和2 mol B

B.3 mol C和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变形3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十B(g) 3C(g)+D(s),达平衡时,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体积百分含量为N%,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仍为N%的是ABD。

A.4 molA和2 mol B

B.3 mol C和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变形4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 (g)+D(s),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nmol,若维持体系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nmol的是BD。

A.4 mol A和2mol B

B.3 mol C和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变形5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 (g)+D(s),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 mol/L,若维持体系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Wmol/L的是BD。

A.4 mol A和2 mol B

B.3 mol C和1 mol D

C.3 mol C+1 mol D+1 mol B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题组学习对正逆向思维的训练;对“一字”之差,意义即变,善抓本质的训练;对逐步深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握重点、化解难点的训练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正所谓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三、多题一解(法)培养思维的求同性

在化学解题中常用守恒法(如质量守恒、体积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差量法、估算法、十字交叉法、变式比较法等,多题一法,可培养思维的“求同性”。

例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是D。

解析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与否不仅要符合客观事实及质量守恒,还须使反应前后电荷守恒。

解析:A选项是学生计算电荷守恒时常易失误之处,即同一溶液中的离子数与所带电荷数的关系。

四、一知多题(用)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中可精选或设计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运用的题组,从而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如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可从下列几方面来设计组题。①正确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强弱电解质的反应速率;③加入何种物质可减慢锌与盐酸的反应,但又不影响氢气的体积?④比较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的浓度或相同pH值的强弱酸的中和能力;⑤弱酸盐的水解;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⑦强酸弱酸的稀释;⑧弱电解质的判断等。

举例说明关于弱电解质的判断的题组:下列说法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DEFGH。

A.HA溶液与锌反应放出很慢

B.H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呈浅红色

C.HA溶液在稀释过程中,逐渐变小

D.0.1mol/LHA溶液的pH=4

E.将通入NaA溶液,可得HA

F.将0.1mol/LHA溶液稀释1倍,未减半

C.25℃时,0.1mol/LNaA溶液的pH>7

H.在HA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NaA,溶液的 pH值变大

I.将pH=1的HA溶液稀释10倍,pH<2

J.HA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弱

五、巧解妙算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循序渐进,而是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未知。高考化学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全面扎实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取头脑中贮存的有关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不少考生答题时感到时间紧,不能答完卷,乃因解题速度慢之故。

思维和敏捷性还表现在善于抓住本质,加快对信息的吸收、筛选和运用。例如,对信息题、内容繁杂题、读理解题,解题时应首先理顺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每一步推理均要紧紧抓住反应过程中消耗和剩余的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居高临下,纲举目张。巧用守恒(如质量守恒、体积守恒、电子守恒等)出奇制胜,是提高解题速度的重要捷径。

例8 某苛性钾固体含水7.24%,含 2.76%,含KOH90%。将1g样品加入46m L1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盐酸用27.6m L1.07moL/L的KOH溶液恰好中和。最后蒸发得到的固体质量为A。

A.3.43 g B.3.73 g C.4.34 g D.7.45 g

解析:此题若用常规方法计算,数据多,计算繁,易失误。若整体考虑,无论是KOH还与盐酸反应最终都生成KCl,而其中的全部来源于盐酸,故可得:

n(KCl)=n(HCl)=C(HCl)·V(HCl),再由 m(KCl)=n(KCl)·M(KCl)即可求得。

为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日常教学中必须定时定量训练,使学生在多变、多解、多思中把握问题的本质,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当然,巧解是建立在掌握好常规解法基础上的,而不能一味追求巧解速算。

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化学试题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探刻性,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石,它集中表现在具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找规律,才能更好掌握知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助于灵活运用知识,抓本质,才能拓宽思路,巧解妙算,提高解题能力和开阔视野,最终达到提升思维品质之目的。

标签:;  ;  

以化学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素质_mol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