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时代论文,德育工作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越地域或时间限制的网络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更快捷、便利和无限,使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小,激发了人们无法估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开辟出了新观念指导下的网络生存新天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和道德失范行为,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网络时代给当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网络时代下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网络无中心与非中心、无重要与非主要之分,它的多元性为道德相对主义找到了佐证。个体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中,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感觉自己是否有能力对任何行为负责,这成了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的口实。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的普遍性,将个体视为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对历史上的优秀道德传统与他人高尚的品德持怀疑态度。在网络中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种为所欲为的冲动,个人主义倾向被强化。在网络中,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管理者。因此,网络是一个真正自由、彻底“民主”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做任何事,说任何话,无政府主义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场所。网络的高度自由很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淡薄甚至消解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道德冲突和失范现象严重。网络延伸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尽管网络中有自己的语言和约定,但由于网民的民族、国家、地区、角色不同,接受传统道德教育差异巨大,对同一件事情的道德评价是迥然不同甚至完全冲突的。国际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造成不同文化、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碰撞,谁对谁错一时间很难令人做出清醒的判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妄图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发展中国家。由于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如果长期接触网络文化,则很容易受到网上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贪恋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西方的价值观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并最终走向认同和依赖,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产生民族虚无主义。网络的发展速度是超乎想像的,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新环境,即使制定了网络规范,由于跟不上网络升级、换代速度,也会造成大量的冲突和失范现象,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进而可能导致部分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和错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相异思想冲击。计算机网络将全世界各个国家联系起来,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使文化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网络信息的自由形成了信息的无政府状态。一些信息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它们的文化、思想成为大学生在网络中接触最多的内容,与大学生头脑中积淀的中国文化观念形成冲突,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倾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网络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还要大。
3.道德监督和评价困难。在现实社会中(物理空间),与法律规范的刚性相比,道德规范的柔性特点更多地表现为非强制性。尽管网络是开放的,网上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但网络的交往是间接、虚拟、符号化的,交往主体的身份很难明晰。交往主体的符号化、封闭化和部落化使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监督和评价作用消失殆尽。从新闻宣传媒体舆论导向控制力来看,信息全球化改变了传统媒体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而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舆论控制的局面。这不仅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主权,同时也增强了受众对信息的发布能力,从而增加了舆论导向控制的困难。可见,在网络化境遇中,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固有阵地,正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舆论宣传的侵蚀。网络在扩大大学生的主体性之际,我们的主体性却在这场传播技术变革中消蚀。
4.道德人格扭曲。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它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相互磨合后留下的“烙印”,是个体很好地适应相应社会环境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网上许多具有地域性、本位性的道德文化体制和范式通过网络的强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而影响个体人格的形成。网上的多元道德构成只会使个体经常性地处于矛盾的、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给个体健康的人格形成与发展造成强大的挤压和扭曲。在网络世界里,人们不必以自己的真实面目来进行网络交际和信息传递,那些在现实交往中备受关注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网络技术得到隐匿和篡改,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戴上“假面具”,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面具被揭穿。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要受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的约束。这两种存在之间有着十分巨大的反差。大学生要保持健全人格就必须处理协调好网络生存在物理生存的关系。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空间,就有脱离社会现实而成为奴隶的危险,就必然会使大学生人格发生扭曲和异化。长期的“人机对话”会使大学生迷失情感自我,在现实中懒得表露自己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交流会被忽视,变得越来越疏远,甚至会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产生抗拒心理,个人也容易产生紧张、孤僻、冷漠、情感缺失等症状,造成人格障碍。这不能不说是网络对人的异化,网络还可能导致人格虚伪,甚至造成人格分裂。
二、网络挑战下的德育工作创新思路
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影响并积极寻找对策,进行德育工作创新,是当今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1.强化网络道德教育。鉴于网上大学生道德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必须加强网上的道德建设,这是一个崭新的和极其重要的课题。随着网络日益发展,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如美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Internet”的课程。而我国大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中,学生学的是技术理论,基本不涉及网络道德问题。而在德育课上,所讲内容同样远离网络道德这一新领域,许多学生在网络上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网络的使用是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导致出现网络道德盲区,这是一种带有共性的错觉。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因此,学校教育应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此外,要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媒体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开展网络道德评价,通过网络管理部门来监督、引导网络道德,并把网络道德教育切实融入教育系统之中,形成注重网络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在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网德”教育,必须让大学生懂得,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有一整套道德规范,网络才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忘记了起码的行为规则,从而努力做到:不抛信息垃圾、不传播黄色下流的图片、不在网上有恶作剧的举动、不乱放电子炸弹、上网聊天时语言要文明、自尊自重、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要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和识别,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
2.强化校园网建设,占领网上德育工作阵地。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即:谁能吸引住网民的注意力,谁就会在互联网上取得获胜的优势。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迫切需要高校加强校园网的建设。高校在建设校园信息网站时,要精心设计网页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学生所需的信息,设置学生喜爱的栏目,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于乐的内容引导学生远离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促进其健康成长。建立大学生网站的首要因素就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住青少年学生的“眼球”,没有点击率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增加吸引力就是要加强服务力度,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能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形式服务学生、凝聚学生。因此,要开辟更多的为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网站,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3.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有多种形式,如:电脑病毒的制造和传播、非法访问、电脑经济盗窃、电脑欺诈、制作、出版、传播非法作品、电脑软件侵权等。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刑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文本,也有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安全的条款。但是,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的情况,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青年学生是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青少年学生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对于保护青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学生网络犯罪都有重要作用。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时代的来临必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该做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对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创新工作方法,开展耐心细致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能实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4.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要保证网络道德规范的切实执行,必须建立起行为的监督机制。一是要发展对网络行为的技术监督系统。高校应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剔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调阅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入网,或利用网络服务器对访问者的地址、访问时间和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罚。二是要加强对网络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可通过法律课程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调整、控制、矫正其在网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