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体系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作者论述了国企改革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关系,指出了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规模失控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诱因。提出了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手段,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既从事货币发行、又经办具体信贷和结算业务,是一种传统体制衍生出来的特殊的金融组织。改革开放以后,陆续恢复和重建了若干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开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应该说,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中央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不尽人意。突出表现在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规模膨胀等方面。
信贷结构不合理,即信贷资金配置失当,不利于本已失衡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基础产业的增长除个别年份外,其余一直滞后于加工工业的增长。资金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考虑到1984年以后企业流动资金由财政统供改为全部由银行贷款解决,而固定资产投资中70%来自于银行贷款,可以推算出我国产业增长的资金中银行贷款至少占70%,所以通过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增长的比例可以了解到银行贷款在两类产业中的配置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银行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偏低,导致我国科技投入不足。如表3所示,我国科技研究开发总经费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一点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也有类似表现。我国教育总支出占GN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5年为5.7%),更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985年为6.1%)。科技与教育投资摛期不足,固然是由财政投入不足造成的,但与我国银行信贷支持不力也有很大关系。科技与教育虽然更多地体现出外部经济的特征,但有些方面也可保持一定的微利水平,甚至个别部门可以达到较高的盈利水平,比如高科技产业等,这些部门具备引进信贷资金的基本条件。从表4可以看出,银行贷款已成为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来源除企业自筹外的另一主渠道,若再考虑企业自筹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较高的因素,银行贷款无疑是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超过70%)。如果银行贷款投入不足,将会导致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使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从表5不难得到验证。
表1 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增长情况(1984——1992年)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整理、计算。
表2 我国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与银行贷款情况(1990—1992年)
年份科技活动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占科
经费总额 (亿元) 技活动经费总
(亿元)额的比重(%)
1990403.2649.04 12.16
1991425.7764.67 15.19
1992556.0580.71 14.5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
信贷规模失控,不利于控制投资规模,从而不利于控制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明显高于GNP增长率,其原因是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企业粗放经营产生对资金的过旺需求,形成了“倒逼机制”,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贷币投放。从表7可以看出,我国的投资率一直很高,如果没有银行贷款的推波助澜,则这种高投资率很难支撑下去。
从上述情况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作用是不力的。在1984年以后的两次经济过热(1988~1989年、1992~1993年)中,改善信贷结构和控制信贷规模采取的均为行政性措施,凭借的是政府的权威,才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这种以行政手段为基础的金融宏观调控只能收效于一时,并且仅仅适用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前期。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如果仍然依靠行政性的金融宏观调控,势必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发育以及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
应该看到,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诱因。首先,因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所引起的产业结构不佳,使基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尽管市场低迷可以给企业带来压力,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但毕竟银行信贷规模紧缩、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所以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更新改造的投资活动。从财政角度看,由于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因而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加工工业的过度扩张并没有伴随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相反大量的生产能力被淹没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浪潮之中,所以这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表3 主要国家研究开发总经费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199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表4 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来源渠道
年份 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引进外资企业自筹
1982 11.422.10.9 44.4
1983 11.422.90.7 42.2
1984 13.223.50.6 44.8
1985 4.3 41.51.2 50.33
1986 3.340.241.3451.29
1987 4.240.4 2.3 48.29
1988 2.738.622.6 51.1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实务大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其次,因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所引起的投资规模膨胀,必然形成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市场需求旺盛,即使是以前滞销的产品此时也会畅销,这样,企业在不追求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单靠扩大生产规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益,“萝卜快了不洗泥”。在这种情况下,除少数有战略眼光和长远打算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增加对技术改造的投入,仍习惯于进行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外延投资为特征的粗放式经营。所以,从总体来看,投资规模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再次,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点,因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所引起的投资结构不佳,导致科技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投资不足,是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也是如此。我国的科技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除财政投入不足外,与金融作用发挥不够也有联系。科技与人力资本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资金回收和增殖的能力,应该引起金融部门足够的重视。
表5 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年份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比重(%)
35.5
31
28.4 28.2 27.7 26.3
资料来源:马洪等:《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4~1995),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二、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它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从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管理,转变为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1]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在其吸收的存款中应向中央银行缴存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调整这项比率,能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利用派生存款扩大贷款,从而调节商业银行信用。我国在刚刚设立准备金制度的时候,按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和农村存款分别确定上缴比例,高者40%,低者20%,中央银行控制了50%左右的信贷资金,后来又下调到10%,以后又多次上调,现为13%。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第一,忽视各种存款的不同流动性,将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按同一比率缴存;第二,对集中上来的资金,仍作为资金来源加以运用,削弱了存款准备金的调节作用;第三,不同的金融机构按同一比率缴存准备金,借差大的银行还要将准备金全部返还回去,等于不存在准备金制度;第四,现行存款准备金率过低,不利于信用调节作用的发挥。为此,建议对存款准备金手段进行以下改革:一是建立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按照存款的不同流动性和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适当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使其与发达国家大体相当,并且丰富其弹性,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三是存款准备金不能全部以贷款形式返还给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视情况将其部分作为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
表6 我国货币供给与GNP增长情况
年份 货币供给增长率(%)GNP 增长率(%)
198434.8 14.7
198517.8 12.8
198628.2 8.1
198722.4 10.9
198821.2 11.0
198917.7 4.0
199027.4 5.2
资料来源:刘海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特征分析》,万国学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页。
表7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和投资率单位:%
资料来源:马洪等:《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4——1995),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中央银行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的主要渠道。调整这项比率,可以调节货款总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西方国家票据贴现业务很发达,中央银行是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实现调控目标的。我国票据贴现业务不发达,中央银行只有通过贷款供给基础货币。这种方式的缺陷是贷款缺乏物质基础,有可能出现“空投”(无物质保证)现象。应加快发育货币市场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票据贴现市场,使中央银行调控手段由再贷款转化为再贴现,由一般信用放款转化为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融资债为主的贴现融资活动。与其相适应,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信用也应由调节中央银行贷款利率转化为调节再贴现率,作为过渡,未来一个时期应允许二者并存、配合使用。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活动。过去我国国债规模和结构不合理,缺乏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虽然近年来国债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但1993年底国库券余额占GNP的比重不到10%,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各大银行拥有的国债数量较少,1991年五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23124亿元资产中,国债仅占1.16%。到1993年底,各大银行持有国债尚不足2%。从国债的期限结构来看,缺少一年以内和十年以上的国债,不利于开展结构性公开市场业务。在国债交易市场上,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不能参与国债交易,这种制度从根本上排斥了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可能性。必须进行改革。1993年底,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持有国债占其资产的64%,对金融机构贷款几乎为零。同期,日本银行持有国债占其资产的62%,对金融机构贷款为12%。我国中央银行基本上不持有国债,对金融机构贷款为74%。[(2)]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在公开市场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改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降低中央银行贷款比重,逐年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合理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允许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参与国债交易等等。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银行贷款论文; 国债论文; 科技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