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学习力的高低影响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物理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根据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力方面暴露的几个主要问题,分析指出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力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从物理学习力的四个维度提出提升学习力的出路,以期能走出改变学生物理学习的困局。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学习力;对策
物理学习力是指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物理学习并完成物理学习活动的动力、毅力、能力和创新力等综合能力。物理学习力的高低影响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方方面面。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应“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几乎没有哪个物理教师会质疑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力的重要性,甚至大部分物理教师思想上都已把培养学生学习力提到了教育目标的高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这份美好的初心被忽视遭“丢弃”,就是操作不得法。是时候放下外在包袱审思这种困境及出路了。
一、物理学习力培养的困境
(一)注重知识积累,忽视智慧培养
众所周知,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掌握知识的“多”和“全”成为了物理教师们要求学生做到的目标。大多数教师总是着力于学生识记、积累书本上的知识,会把每个知识点讲得很细很细,唯恐学生不能掌握。至于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思想对知识的浸润则视为次要,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智慧培养更无从谈起。如此一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仅是识记而缺乏思考的过程,他们往往只能记住零散的信息,遇到具体问题依然不会运用思维去解决。
(二)注重机械模仿,拒绝冒进犯错
实验操作中,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规范标准进行训练,并拒绝他们在操作步骤上冒进或跳跃。在教师的步步指引下学生只知道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成功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积极的调动和激发,并没有机会去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深层次的东西被省略了。
(三)注重迎合答案,阻碍独立思考
按照思维惯性,教师们经常会下意识地以自己的思考为基础或标准来评判学生的观点及思维过程。这一心理倾向带给教学的不利影响是,教师会不自觉地对那些想法与自己相符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冷落那些想法与自己不吻合的学生。长此以往,所谓的好学生对教师的标准答案形成依赖心理,所谓的差学生甚至会讨厌学习这门课程。
二、物理学习力培养的出路
诚然,我们物理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力方面暴露了很多问题,那么要如何解决才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及思考,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一)引发学习兴趣,提升物理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杜威在其1913年出版的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中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学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多彩、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理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直观的、生动的强烈刺激中,从内而外地感受情境之美,情境之奇,情境之惊,从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中找寻能与之匹配的内容,发现共同点,寻找共同点,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自身的学习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迫切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比如在进行“光的色散”的教学中,我在教室的门外利用太阳光,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在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教室里的墙壁上。学生看到教室的墙壁上从上到下出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都忍不住发出“哇”的感叹,兴趣一下就被提起来了,所以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网红抖音上的歌曲来引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时,可以先播放一段皮影 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二)激励学习行为,提升物理学习毅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解惑就包括去除学生心中的畏难情绪,帮助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不断地去克服学习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坚毅的学习品质,收货成功的喜悦,积累学习的经验,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例如:我们经常在课堂中就某个问题进行提问,当学生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往往会让别的学生重新进行回答,或者干脆自己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能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以解释自己答案的机会,并顺势进行思路的疏导,帮助其回到正确处理问题的道路上来,这将会提升该学生的信心,纠正其错误的想法,同时也向其他同学释放出鼓励的信号,鼓励他们大胆思考,锐意进取。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通过动手进行物理实验,鼓励学生猜想、实践,学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课堂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允许学生质疑,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
例如:学生对于电压表串联连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这种错误的连接会相应出现的故障现象,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在课上让学生理解,总是效果不佳。后来我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学生就深刻理解了。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比起简单的说教多遍的效果要好很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增强了,学习力得到了提升。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教师界流行的口号。有人说:好的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到高速路口,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走上高速路,完成旅途。在新课改下,物理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走上高速路,还要教会学生走完这一旅途的方式方法,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古人说:“学贵有方”。达尔文曾强调要掌握学习方法,他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法指导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比如:物理上有很多概念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此与学生的生活或者是跟学生书系的现象进行类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它。比如:在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学生不知道表格中的“长”和“较长”到底谁更长?我就通过生活中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我问学生在生活中,“富”和“比较富”到底谁更有钱?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四)优化问题设计,提升物理学习创新力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人形象地把问题比喻成教学的“心脏”。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让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以磁石般的问题吸引学生,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方法也各不相同,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自己操作,独立思考;有的学生三五人一组,展开激烈讨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大胆探索,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仅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学习力得到了提升。
“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物理学习力的提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不断地关注,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戴伟.刍议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力[J].物理教学探讨.2015年第7期:47.
[2]王鹏.中学生物理学习力薄弱的成因和对策[J].数理化学习.2017年第2期:21-22.
[3]顾俊琪.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缺陷及形成原因[J].物理教师.2011(11):60-62.
论文作者:龚晴龙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学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思维论文; 《成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