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 中国传媒大学 农民日报
摘 要:在朗诵艺术创作中,朗诵者通过有声语言创作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将文学作品内化的审美意蕴转化为外化的声音表象,并且在朗诵艺术中融入音乐艺术的韵律美、绘画艺术的意境美、表演艺术的情境美、舞蹈艺术的体态美等塑造出可视、可听、可感、可知的声音形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感境界,并通过欣赏者能动的再创造,共同丰富朗诵艺术作品的内涵,获得多重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朗诵艺术 审美体验 艺术通感 情感共鸣
作者朱瑞,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农民日报社全媒体编辑、记者(北京 100024)。
一、引言
朗诵艺术是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一种,从古至今都备受推崇。朗诵所依据的文本多是国学经典,本身就承载着语言的美感。而在朗诵者的创作中,要充分发挥个人积累和语言创造的潜力,在语言上表现出新颖独创、富于情趣的个性,使传播更加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更加有效,并蕴含审美价值,是为语言个性的美学层面[1]。朗诵作品往往具有音乐的韵律美、绘画的意境美、表演的情境美、舞蹈的体态美等等其他艺术的美感特征,使得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常常把从一种艺术形式中获得的感受转化到另一种艺术形式中,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来获得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这种沟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美感的桥梁就是艺术通感。朗诵艺术也是如此,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可以在艺术通感中获得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正如方明老师所说:“语言艺术都是播音的姊妹艺术,播音与琴棋书画都有联系”。他在朗诵《岳阳楼记》等名篇时,总是大气磅礴,一气呵成,这与他在书法艺术中的造诣是分不开的[2]。朗诵者和欣赏者通过精神交流和情感互动共同完成了朗诵艺术的完美呈现。下面笔者从朗诵艺术的文化属性、形式美感、情感共鸣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朗诵艺术之美。
二、朗诵艺术的文化属性
(一)朗诵艺术是中国自古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
古时候的私塾先生带领弟子们“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地诵读四书五经,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最正统的经典研读模式,因此朗诵在中国确实可以被称之为一种文化。朗诵时必须出声,不是默念,也不是纯粹的背诵,南宋朱熹认为诵读时“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大声朗读是为了加强记忆,加深理解,从朗诵中体会作品的精髓。
(二)朗诵不是即兴口语表达,而有其稿件依据
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适合朗诵,像《诗三百》、《论语》这样的“国学经典”才更适合作为诵读范本。朗诵时不能见字出声,同其他有稿播音一样,要在认真备稿的基础上找准基调,划分层次,找出重点,运用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准确表达文学经典的旨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朗诵艺术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再创作。
(三)朗诵艺术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
信息时代给予了人们太多的碎片化的信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就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人们现在更倾向于使用移动媒体传播微信、微博上短小精悍的时评,而传统文化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反复揣摩。这时,朗诵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有声记录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伴随性的选择--在旅途中,在收拾房间时收听一些经典文章的“有声书”让我们可以更多元地接触到传统文化。
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国家语委选编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许多中小学也开设了诵读课堂,通读、精读、品读、美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诵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诗文、传说故事、名言警句等给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精神养料,使其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三、朗诵艺术的形式美感
(一)朗诵艺术中蕴含着音乐艺术的韵律美
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语言即音乐。在舞台上讲话,这是一种困难程度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中国的汉语言确实具有这种音乐性。古代汉语语音的平仄与对仗构成了格律的基本要素。而现代汉语语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再加上约定俗成的轻重格式,使得汉语有声语言本身听起来就节奏分明、起伏跌宕,儿化音又让汉语言多了些柔美细腻的表达。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朗诵艺术,通过粗、细、明、暗、厚、薄声音形式的变化来表达真情实感,宛如奏响出一曲曲激动人心的乐章。
朗诵者在处理格调清雅的文学作品,如《月光曲》时,通常用柔美的声音,像小夜曲般旋律舒缓,节奏轻快。在表现波涛汹涌的海面时,又通过声音上的抑扬表现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达到“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效果。朗诵者在处理格调稳重平和的文学作品,如《敬畏生命》时,通常用庄重的声音,像鼓乐声一样旋律深沉,节奏平稳,体现出声音的厚度和力量。而在处理情绪极度饱满的文学作品时,朗诵者往往大胆地在整个音域中纵横驰骋,像多重奏一般共鸣浓郁、旋律激荡、节奏多变。朗诵家濮存昕朗诵李白的《将进酒》时,大力渲染大开大合之情,语调随着意象跳跃,把李白忧愤抑郁又不甘沉默的情绪很好地表现出来,把诗词给人的强烈的视觉冲击,转换为给听者的听觉冲击,带给听众酣畅淋漓的审美感受[3]。
(二)朗诵艺术中蕴含着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意境”最早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创作中始有“意象”说和“境界”说,用来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时期,画家把对山水的情感诉诸画笔,在疏密相间、虚实相生、浓淡相宜中营造意境美。而朗诵艺术则是通过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等技巧来营造美的境界,用节奏的快慢对比呈现疏密相间,用语气的轻重缓急呈现虚实相生,在美妙的声流中再现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与声音形象,从而创造出灵动的画面,与听众共同感知朗诵的意境美[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朗诵艺术中蕴含着表演艺术的情境美
表演艺术中的情境一般是通过布景、道具等打造的真实场景,而朗诵艺术则主要通过声音来营造情境。情景再现是朗诵艺术的内部技巧之一,朗诵者在进行创作时,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看到”文字作品中所描绘、叙述、说明的事物,激活对象感与身份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这样既使自身的语言生动活泼,焕然一新,更有张力,又能更好地营造出愉悦、悲伤、愤怒等情感氛围,从而诱发听众的审美情趣,把听众代入到声音创造的情境中,获得感性刺激,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效果。
此外,舞台朗诵艺术中也借鉴了表演艺术中的布景、灯光、音乐、化妆造型等辅助手段让朗诵者和听众在情感上更容易进入到作品所设的情境中,但朗诵艺术的内核始终是声音,讲求“我就在”,而非表演艺术的“我就是”[5]。听众通过视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审美心理活动,感知到“弦外音”、“画外画”,获得美的享受和启迪。
在朗诵朱自清的《春》时,朗诵者需要用有声语言把“打两个滚儿”、“空气里还带着甜味”、“吹面不寒杨柳风”等感受传达给听众。在朗诵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时,朗诵者可以通过声音营造出在康桥边与水草、康河等依依惜别时的情境,赋予声音以画面感,让作品更加立体形象,使听众不仅能见其形,更能见其色、触其味、品其韵。
(四)朗诵艺术中蕴含着舞蹈艺术的体态美
在舞蹈艺术中,舞者通过优美的舞姿、专注的眼神、淡淡的微笑等来表情达意。在朗诵时,随着表达内容的变化,朗诵者的喜怒哀乐和朗诵内容的欢愁别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适当的手势、适度的摇摆,朗诵者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获得和观众的共鸣。手势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依照表达的内容、语境和情绪而定,做到大胆到位、适时而用、画龙点睛[6]。另外,朗诵者还要不时地通过心灵的窗户--眼睛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台下的观众并从观众的眼睛中获得一种反馈,了解他们对自己朗诵的感知程度。
朗诵者的动作、表情、手势、眼神都应该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都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装模作样、虚张声势,也不能脱离自我、机械模仿,而要优美、由衷、真实、质朴、自然、适度。
四、朗诵艺术的情感共鸣
(一)朗诵艺术追求“神”韵
朗诵艺术不仅是受众对播音艺术产生审美愉悦的主要方面,也因为涉及到的题材广泛,情感丰富、形式多样,成为朗诵者苦心修炼的重要技能。在朗诵时,初学者很容易受到朗诵大家的影响,刻意模仿其语气、声调。但是朗诵也最忌讳千篇一律,朗诵者要去认真体会稿件的深厚感情,形成自己的朗诵风格--或洒脱或飘逸,或隽秀或深沉,让人耳目一新。
上面谈到朗诵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的形式美感,事实上,整体而言朗诵艺术的意境美又是统一的,在朗诵艺术中处理人物旁白或对话时,并不提倡单纯模仿人物的声音,而是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声音雕琢上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神”是中国艺术的终极目的,中国艺术的关键也正在于“传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好的说话有三美,音美以感官,一美也;形美以感目,二美也;意美以感心,三美也。”朗诵艺术要达到意境美,就要在创作时既讲究技巧,又破除技巧,在“有我”的前提下进入“无我”之境,化有形于无形[7]。
(二)朗诵艺术注重情感互动
在优秀的朗诵艺术中,朗诵者的情感与文学作品本身表达的情感有机统一。朗诵者在创作中,通过不断揣摩,最终产生的是情感表达的冲动感,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进行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实现情、声、气三位一体的朗诵。
在朗诵过程中,朗诵者并不孤立,欣赏者可以积极调动自身的能动性,通过有形的声音营造出的无形的共鸣空间,拉近与朗诵艺术的距离。随着朗诵者感情充沛的传达,观众也感知到了朗诵作品蕴含的情感,享受着美妙艺术营造出来的此时此刻。观众不再将自己排除在一种高雅艺术的高墙外或是局限在一个历史的艺术空间中,而是将自己平等地投放到朗诵这种“时间的艺术”本身带给自己的无限释放中,感受朗诵者的表现力,关注此时此地个体的生命意义。朗诵者和欣赏者通过精神交流和情感互动共同完成了朗诵艺术的完美呈现。
五、结语
朗诵艺术既有文化属性,又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感,同时也是一个传情达意的过程。朗诵者要以生动的形象、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听众,不断地调动思想感情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通过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向受众传达稿件和节目的精髓。
另一方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艺术门类,要想具有美感,不仅需要创作者的艺术创作,还需要欣赏者的二度创作,二者达到共鸣才能“高山流水遇知音”。朗诵者在平时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涉猎、丰富的游历经验来加深自己的底蕴、增强表达能力,做到心中有形,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意,在听众和文学作品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与听众共同完成听觉形象的塑造,共同丰富朗诵艺术作品的内涵,获得多重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张诗曼.浅谈艺术通感对播音创作的启示[J].岁月,2011(5).
3.陈朝霞.浅谈朗诵艺术语言的美感生成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王巍.中国画论中的美学思想对播音创作的启示[J].现代传播,2006(1).
5.鲁景超.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J].现代传播,2010(9).
6.佟桂影.体态符号在舞台朗诵中的运用初探[J].音乐大观,2013(15).
7.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朱瑞(1988——):山西省侯马市人,汉族,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农民日报社中级编辑、记者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涉农传播。
论文作者:朱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艺术论文; 朗诵者论文; 情感论文; 声音论文; 听众论文; 美感论文; 语言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