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为什么让人反感论文_支伟丽

“备课”为什么让人反感论文_支伟丽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 264100

领导常常说,不备课就上课,是对学生极大的不负责任。我完全同意这一观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一个老师,走上讲台,心里没底,说了上半句不知道下半句,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收获很小或者没有收获,那么,这个老师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反之,如果一个老师走上讲台,胸有成竹,侃侃而谈,秩序井然,学生乐学,那么,这个老师就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老师。

事实上,课已经上过了,效果也很好的话,还有必要补“备课”吗?真的没有必要。可是,不补“备课”行吗?答曰不行。如果业务检查时没有纸质的东西,这个老师就会被扣分,这还是小事儿,最关键的是,该老师还可能被扣上一顶大帽子,背负“不备课就上课”的恶名。但是,不备课就上课,其实是一个悖论。如果没有备课,那课是怎么上的呢?老师们反感的,不是备课本身,而是备课的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用一生来备课”,说得多么好!这种备课的境界又是一线教师多么欣羡的境界!我想,15分钟备一节课,时间足够了;但是如果要把这15分钟备课的内容落实到纸面上,可能要耗费一到两个小时。那么,作为老师,就又失去了批改作业、读书学习、找学生谈心的一到两个小时,那又何必呢?

因此,备课无需拘泥于形式。应该用一生去备课:多读书,厚实自己的底蕴;多实践,增加自己的经验;多反思,正视自己的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备课的主要方式。如此,岂止是“备课”不会被抱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论文作者:支伟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备课”为什么让人反感论文_支伟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