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中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落小——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方针论文,教育部论文,基础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副司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申司长,《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十大措施的首要措施,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必要性有哪些? 申继亮:《意见》中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十大措施的首要措施,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研究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有利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为此,需要立足国情,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深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其次,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各国之间已从表层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的以人才为中心的竞争。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在此背景下,各国教育改革中无法规避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建构起符合本国或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完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方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此,为了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研究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最后,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素质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如何进一步深化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改革成效是显著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所培养出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素养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观念引导,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形成,导致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行遭遇重重困境。这些现状与问题都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质量观念,真正确立起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课程体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与落实。 此外,尽管“素养”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被频繁提及,凸显了其重要地位,然而却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和系统阐述,对跨学科素养的培养相对忽视。而且,由于缺乏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垂直衔接,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之间的横向整合也不够,导致素质教育目标难以得到落实,给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和目标,亟待开展相关研究,界定和遴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奠定有力的基础。 记者:您能否解释一下,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申继亮:《意见》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应该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其次,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最后,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具有整合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需要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等方面的客观规律。同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使每个研究环节均符合实际、尊重客观事实,确保核心素养指标从界定到遴选到总框架的建构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第二,时代性原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要反映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反映世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基于此背景下的新型人才观要求未来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21世纪人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必须考虑这一新时代人才观的要求,确保核心素养体系能与社会需求接轨。 第三,民族性原则。各国或地区在遴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的过程中不仅表现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共同趋势,同时也都强调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必须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之中。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民的锤炼与沉淀,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族特征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了社会运行模式与社会公民观念。因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对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做科学的分析,认真剖析中华民族文化本性并挖掘中华民族的教育智慧,继而建构起真正符合中华民族发展需要,能切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此外,应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申继亮: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视角的变化,是大力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这里,“素质”对应的主体是“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对“素质”的理解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素质”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上的天生的特点,也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本性。在素质教育中,“素质”是相对广义的内涵,主要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相对于“素质”,“素养”(competence或competency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其对应的主体是“人”或“学生”,是相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提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关于核心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要求在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二者都是指向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这三个目标维度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反映了同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核心素养则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它是一个多元维度的复杂建构,不仅包含知识技能,更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的综合表现。并且,核心素养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是过程导向,而非结果导向。总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视角的变化,主要强调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主要目的在于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以更加系统完善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记者: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培养问题,请您谈谈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具体到各学段、渗透到各学科? 申继亮: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育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融目标、过程与方法、评价为一体,贯通各学段的整体课程改革框架,是当前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问题。 其中,把核心素养具体到各学段,是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好不同学段之间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纵向衔接,即基于各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特点及水平,确定各学段的培养目标,这是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关键环节。目前,教育部已经先行启动了普通高中阶段课程修订工作,在课程方案的修订中,主要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以及普通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特点及水平,把核心素养体现在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在未来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修订中,也会把核心素养要求体现在小学和初中的培养目标中。 把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到各学段后,如何进一步渗透到各学科?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各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学科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要体现本学科特色。同时,在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时,也需要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与各学科的内容特点相结合,凝练出学科素养。其次,需要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是相对宏观且宽泛的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则主要界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具体学科中的体现。为此,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发需要根据各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和程度,并进一步丰富质量评估内容和手段,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最后,各学科需要结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安排学科知识,并且要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此外,在教育评价方面也要体现出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导向。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和内容标准相结合,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主要反映在考试招生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等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其中就重点体现了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尤其是跨学科、跨领域素养的形成为导向的评价改革思路的转变。 最后,我们也应当看到,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培养必须要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作用。其中,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和推进,必须重视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师培训及专业化发展指导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力的引导者、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并最终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内,一些关键性素养(如行为规范、态度、价值观等)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因此,必须要通过整合全部社会力量来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推行。标签: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育方针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